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影响研究
黄豪
大埔县西岭实验学校
审美能力是每一个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中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审美教育的启蒙阶段,能够保障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审美教育资源,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延伸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设有利条件,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提升审美素养,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一、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起到的积极作用
(一)提高学生欣赏能力与艺术素养
通过音乐歌唱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在歌唱中宣泄自身内心情感,并且通过歌声获取更多的信息,这一过程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经,让学生可以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实现情感的传递,从而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审美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另外小学阶段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音乐欣赏课的开展陶冶情操,感受音乐的魅力,通过音乐中价值观的引导、内容的熏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实现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的高质量开展,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
(二)缓解学习压力养成积极心态
通过音乐合唱、音乐欣赏课能够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途经。比如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欣赏课是方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让学生欣赏自己喜欢的音乐,感兴趣的音乐,通过音乐欣赏提升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再或者是通过音乐歌颂的内容进行美德教育,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教育资源感受生活中的美、身边的美,实现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拓展美学教育的资源和渠道,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音乐教育中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一)通过音乐欣赏课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组织开展音乐欣赏课,在欣赏课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热情。比如可以在音乐欣赏课中选择学生喜欢的歌曲让学生欣赏,或者是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歌曲在音乐欣赏课中播放,通过这种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让学生欣赏丰富的音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另外学生欣赏不同题材的音乐可以提升信息获取能力、审美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实现了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再加上当今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这些音乐素材正好为教师开展音乐欣赏课提供了充足资源,教师可以借助流行音乐拓展音乐欣赏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欣赏课的兴趣,实现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二)挖掘歌曲中蕴含的德育教育资源
小学音乐教材中有很多具有教育意义的音乐素材,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应提高学生音乐信息获取能力,通过欣赏音乐了解音乐中的内容,拓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通过音乐传达的精神、信息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从而实现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比如在小学音乐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片段这节欣赏课时,教师可以挖掘其中蕴含的民族团结教育、民族文化教育资源,让学生能够在音乐欣赏课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开拓学生视野丰富知识积累,让学生在音乐歌曲中陶冶情操、欣赏歌曲传达的精神与文化,实现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渗透德育教育元素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三)歌颂教育实现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
小学音乐教育中歌颂和赞扬题材的歌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歌曲,让学生能够懂得美、发现美,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学习,并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思想价值观,实现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比如在《红星歌》这首歌曲欣赏中教师可以深入讲解革命先烈的故事,利用革命先烈的故事熏陶学生,让学生通过歌曲欣赏提升审美能力,能够从歌曲中感受革命先烈顽强拼搏、不怕困难的精神和品质,实现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另外歌颂教育还可以通过故事熏陶学生,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是渗透审美教育的有效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又或者是倾听《前进,快乐的少先队员》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歌颂少先队员的精神和故事,让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中认识到少先队员的责任与使命,从歌曲欣赏中发现少先队员的美与魅力。
结束语:
总之,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创新教育方法和教育思路,通过欣赏课程、资源拓展等方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让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中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保障学生未来学习与发展,推动素质教育实施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范晨 . 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J]. 环球慈善 , 2021,000(005):P.1-1.
[2] 鲁道川 . 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 [J]. 文学少年 ,2021(3):0253-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