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医护一体化管理的血透中心质量改进实践与成效分析

作者

唐小岚

桂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一、引言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它打破了传统医护工作的壁垒,将医生和护士紧密整合为一个协作团队,围绕患者的治疗、护理、康复等各个环节共同发力。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患者诊疗计划的制定、实施以及效果评估,确保每一个决策都充分考虑到患者的整体情况,每一项措施都能得到有效落实。

二、医护一体化管理的内涵与实施要点

(一)内涵

医护一体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医疗管理模式,打破了传统医护之间相对独立的工作界限,将医生和护士整合为一个紧密协作的团队,围绕患者的治疗、护理、康复等需求,共同制定诊疗计划、实施医疗护理措施、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方案,旨在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患者医疗服务的连续性、整体性。

(二)实施要点

1. 团队组建:根据血透中心的规模、患者数量及病种特点等,合理组建医护一体化团队,明确各成员的职责与分工,确保团队成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协作能力。

2. 沟通协作机制: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渠道,如定期的病例讨论会议、即时的床边沟通等,方便医生和护士及时交流患者病情变化、治疗方案调整等信息,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医疗决策失误。

3. 共同培训与学习:开展针对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的联合培训,包括专业知识更新、沟通技巧提升等内容,增进医护人员对彼此工作的了解,提高团队整体素质,为协同工作奠定基础。

4. 绩效评估: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绩效评估体系,将团队整体工作成效、患者满意度等纳入考核指标,激励医护人员积极参与一体化管理,促进团队协作的良性发展。

三、基于医护一体化管理的血透中心具体实践策略

(一)团队组建与分工

在血透中心,按照一定比例选取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护士组成若干个医护一体化小组,每组负责固定数量的患者。医生主要负责患者的病情诊断、透析方案制定以及并发症的处理等;护士则重点承担患者透析过程中的护理操作、病情观察、健康宣教等工作,同时协助医生收集患者信息,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二)强化沟通协作机制

1. 定期病例讨论:每周组织固定的病例讨论会议,医护人员共同回顾本周患者的透析情况,包括透析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共同分析原因,商讨解决方案,调整透析方案或护理措施。

2. 床边即时沟通:在患者透析床边,护士实时将观察到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主观感受等情况反馈给医生,医生根据反馈及时做出决策,如调整透析参数等,确保患者透析过程安全、顺利。

3. 信息化沟通平台: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搭建医护专属沟通平台,医护人员可随时上传患者的检验检查结果、治疗护理记录等资料,方便团队成员及时查阅、共享信息,提高沟通效率。

(三)联合培训与学习

1. 专业知识培训:定期开展联合培训课程,内容涵盖血液透析最新技术进展、透析并发症的防治、透析患者的营养管理等方面,邀请专家授课或由团队内部成员分享经验,促进医护人员知识更新,提升专业素养。

2. 沟通协作技能培训:举办沟通技巧、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培训活动,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形式,提高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沟通协作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

(四)绩效评估与激励

建立以患者透析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为核心指标的绩效评估体系,定期对医护一体化团队进行考核评价。对于表现优秀的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如奖金激励、荣誉称号等,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持续有效运行。

四、医护一体化管理在血透中心质量改进的成效分析

(一)透析质量指标提升

透析质量指标提升是医护一体化管理在血透中心应用的显著成效之一。在这一管理模式实施后,医护人员紧密协作,发挥专业优势共同发力。一方面,依据患者个体情况对透析方案进行精准调整,且在透析全程落实精细化管理。如此一来,患者的透析充分性指标表现良好,尿素清除指数(Kt/V)、肌酐清除率等均明显升高,意味着透析效果大为改善。另一方面,因能及时察觉并处理潜在问题,像低血压、心律失常等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下降,有力地保障了患者透析时的安全,让患者能更安心地接受治疗。

(二)患者满意度提高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下,患者能够感受到医护人员更加协调一致的服务,沟通更加顺畅,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的数据显示,患者对血透中心的整体满意度从实施前的 [X]% 提升至实施后的 [X]%,尤其在医护服务态度、病情告知及时性、治疗效果等方面满意度提升明显。

(三)医护团队协作与工作效率改善

医护人员在共同参与患者管理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彼此工作的理解和信任,团队协作更加默契,减少了因沟通不畅导致的重复工作和时间浪费。同时,医护一体化管理使得医疗护理工作衔接更加紧密,提高了工作效率,例如患者透析前的准备时间、透析方案调整的响应时间等均有所缩短。

(四)医疗风险防控能力增强

由于医护之间信息共享及时、沟通协作密切,能够更早地发现患者潜在的医疗风险,如内瘘闭塞风险、感染风险等,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血透中心的不良事件统计数据来看,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后,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保障了患者的医疗安全。

结论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血透中心的实践应用取得了显著的质量改进成效,通过优化团队协作、加强沟通交流、共同参与患者管理等举措,有效提升了透析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增强了医疗风险防控能力并改善了医护团队的工作效率。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可能面临如人员观念转变困难、团队磨合周期较长等问题,需要持续加以关注和解决。未来,血透中心应进一步深化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不断完善相关机制和措施,结合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患者需求的变化,持续提升血透中心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终末期肾病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高效的血液透析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 关萍 . 血液透析信息系统在患者管理和护理管理中的临床获益及展望[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 2023, 30(6):765-768.

[2] 刘海霞 , 杨荣芳 , 金晶 , 等 . 医护一体化管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分析 [J]. 贵州医药 , 2022, 46(11):1845-1846.

[3] 王静 , 岳荣铮 , 余少斌 , 等 . 医护一体化模式合作处理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失功一例 [J]. 华西医学 , 2023, 38(6):958-960.

[4] 卢璧云 , 陈翠红 , 梁羽 .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质量及并发症质控指标效果研究 [J]. 临床护理研究 , 2023, 32:166-168,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