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作文“1+4”跨学科融合写作指导
刘国兰 吴玥
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教研室 佛山市南海区南海外国语学校
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中占比最重的是阅读和写作,尤其是 2022 年语文新课标对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更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为此,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地依据新课标的“跨学科”要求,勇敢地进行“ 1+4 ”跨学科融合写作训练的探索实践。
一、初中作文教学现状
在目前的作文训练课程中,教师往往没有系列的教学安排,往往只是按部就班的根据单元内容进行作文教学,学生的习作往往陷入套路化、格式化的俗套之中,很难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再加之近几年,学生接触自然的时间大大减少,往往困于现实的窘迫之中,难以发现生活中独特的真善美的小事情,常会因应试的需求,缺乏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敏锐的感知力,最终沦于同质化的作文里。针对以上现状,本文就初中语文“1+4”跨学科融合写作训练进行初步探索,并对此进行了一定的反思与改进。
二、初中作文“1+4”跨学科融合写作训练探索的策略
(一)“ 1+4 ”跨学科融合写作策略
“1+4”跨学科融合写作策略是指以语文学科为主体,兼具道法、历史、艺术(音乐、美术等)、信息技术的写作模式,通过向课本学写作,融合不同学科的跨学科方式进行学习。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时,写作单元目标为“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在此写作单元即可采取“ 1+4 ”跨学科融合写作的策略。第一步即立足于语文学科,向课本学习写作。从第一单元的导语“日月经天,……本单元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中确定教学两个目标:一是鉴赏优美的语言,感悟四季美景;二是抓住情感,亲近自然,热爱生活。从这两点出发,对《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进行整合,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出发,深度解析大自然的魅力,通过设置选取朗诵的配音音乐、设计不同的插画图的方式从艺术的角度感悟语言的艺术美。还可以设置人工智能 GPT 写作比拼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碰撞交流。在深度进行跨学科融合写作训练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让学生从课文中解析出写作思路,把握景物之美和情感之真,提倡以我手写我心,在反复修改点评中感悟真情实感。
(二)立足学情,开展项目式学习
作为任课老师,首先要关注的就是学情。因此,作为课堂的引导者,作文教学的引路人,我们需要从实际学情出发,结合初中语文“1+4”跨学科融合写作训练进行初步探索,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进行训练。如七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是想象单元,单元作文主题为发挥联想和想象。此时可以立足学情,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
项目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执行项目的教学和学习方法。从学生主体出发,通过选择、计划、构思,展示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解决写作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在想象单元中的《皇帝的新装》《天上的街市》《女娲造人》《寓言四则》中加入跨学科元素,如在《皇帝的新装》中设置道法知识:如果你是皇帝的法律顾问大臣,你会如何设置法律条款确保后续不再出现“骗子”?在《天上的街市》中展开想象,天上的街市如果有实际背景,你觉得依据地理常识,我们的街市应该设置在何处?在《女娲造人》中应该设置什么样的主题曲才能表达此时的情感?女娲造人的海报应该设置为何种主色调等等问题,通过一系列的项目式细节追问和环节设置,吸引学生开动大脑,充分发挥想象,展开思维的双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运用与创造能力。教师在此时更应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奇思妙想”结合跨学科的背景进行记录,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建立学生视角,开展情境化教学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建立学生视角,开展情境化教学。在进行作文“1+4”跨学科融合写作训练探索时,教师需要从“1”出发,以语文学科的课文为基础,通过“1+4”的跨学科融合写作的方式给学生指引,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情境化教学活动中学会“迁移”,如在《背影》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文本内容反复咀嚼,让学生进行情境模仿,尽可能描摹出人物的心理、神态、动作等细节,让学生具体地感知人物背后的情感,从而在自己的写作训练中达到“迁移”的效果。此外,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感受“动起来的文本”。此外,恰到好处的背景音乐也有助于学生对情绪的感知和应用。如在《秋天的怀念》里为了让学生把握“我”的复杂情感,可以采取不同的背景音乐,让学生沉浸在“流淌的文字”里。这样的情境教学模式中,教师为学生搭建好了情感的支架,再带领学生归纳学习写作方法,这样学生就能在自己的写作训练中进行初步的探索,进而减少学生作文的同质化倾向。
(四)开展分层教学,组织小组合作探究
孔子云“因材施教”。学生的水平不一、认知不同、兴趣各异,我们要从他们的学习能力水平和兴趣点出发,进行小组的划分,通过作文“1+4”跨学科融合写作训练的探索,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能力。如七年级第六单元的联想与想象写作单元的教学设计中,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训练任务以基础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基准,重点在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自信与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对于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则要根据“最近发展区”设置学生可以够得着的深度目标,如学生语言表达的优美度和情感表达力,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分层教学。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小组合作探究活动,通过主动分组和教师分配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同辈教育”中积极探索,进一步感受跨学科融合写作训练的魅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深入了解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和学生习作的不足后,响应“双减”号召下进行初中作文“ 1+4 ”跨学科融合写作训练的探索实践是很有必要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立足学情,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分层教学、项目式学习、情景式学习等教学方法的训练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提升自我的语文素养和核心素养能力,以此进一步改善学生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