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反思的初中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邓轩俊
徐闻县第四中学 广东省湛江市 524100
一、引言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与“双减”政策深入落实的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愈发受到重视。体育教学不仅承担着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更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部分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陈旧、课堂组织效率低、教学评价单一等问题,制约着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能够促使教师对教学实践进行深入思考,发现问题并寻求改进策略,是提升教学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研究基于教学反思的初中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教学反思与初中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关系
(一)教学反思是发现教学问题的重要途径
教学反思要求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回顾与审视,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的课堂表现等,都可以成为反思的对象。例如,在一次篮球运球教学课后,教师通过反思发现,自己在讲解运球技巧时,过于注重理论阐述,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体验,导致部分学生对动作要领掌握不扎实。通过这种反思,教师能够清晰地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改进教学提供方向[1]。
(二)教学反思有助于优化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与优化。如在教授排球垫球技术时,最初采用传统的示范讲解法,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动作掌握缓慢。经过反思,引入游戏教学法,设计“垫球接力赛”,将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中,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正如季浏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中指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2]。
(三)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持续的教学反思能够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拓宽专业视野,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王健等学者在研究中强调,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3]。教师在反思田径教学时,意识到学生在耐力训练中普遍存在畏难情绪,通过查阅运动心理学相关资料,将心理激励策略应用到教学中,有效克服了学生的畏难心理,自身专业知识也得到了丰富。
三、初中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设定缺乏精准性
部分初中体育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需求,目标过于笼统、模糊。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要求,教学目标应体现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4] 。如在制定短跑教学目标时,仅表述为“提高学生的短跑速度”,没有明确具体的速度提升指标,也未考虑不同身体素质学生的进步空间,导致教学目标缺乏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二)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不足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活泼好动,这对体育教师的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课堂组织混乱,教学环节衔接不流畅,容易出现学生注意力分散、纪律松散的情况。如在足球教学课上,由于教师没有合理安排练习分组和轮换顺序,导致部分学生长时间等待,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三)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很多初中体育教师仍以学生的体能测试成绩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情感态度、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基于教学反思的初中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一)构建系统化教学反思体系
1. 课前反思: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等进行预先思考。如在准备教授武术套路课时,需思考如何根据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2. 课中反思: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课堂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如在篮球战术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某种战术理解困难时,应暂停教学,采用更直观的方式讲解。
3.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要对整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全面回顾,分析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习效果等。记录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二)拓展多元化教学反思途径
1. 自我反思:教师要养成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日志的习惯,将自己在教学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并进行深入分析。
2. 同行评议:学校应组织体育教师开展公开课、观摩课活动,通过同行之间的听课、评课,发现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3. 学生反馈: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反馈对于教师改进教学具有重要价值。教师可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讨论、个别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的看法和建议。
(三)结合校本教研与跨校交流深化教学反思
学校应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围绕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并加强校际间的体育教学交流与合作,组织教师到其他学校参观学习,参加教学研讨会等活动 ,从而深化教学反思,提升教学能力。
五、结论
教学反思是初中体育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构建系统化的教学反思体系,拓展多元化的反思途径,结合校本教研与跨校交流,教师能够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升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在今后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教学反思的作用,将教学反思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实现自身教学能力的持续提升,从而推动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2] 季浏 .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解读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3] 王健 , 等 . 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J]. 体育学刊 ,2017,24(04):93-98.
[4] 毛振明 . 体育教学论 [M].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
[5] 汪晓赞 , 张秀丽 . 基于学生需求的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价研究 [J]. 中国教育学刊 ,2016(07):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