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化教学理念下初中英语读写融合实施的有效举措
何世超
南雄市第二中学 512400
引言
初中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阅读与写作作为语言学习的两大核心技能,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然而,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将读写分离,导致学生难以将阅读中积累的语言知识和写作技巧有效迁移到写作实践中。结构化教学理念注重通过明确的框架和步骤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构建知识体系。将其应用于初中英语读写融合教学,能够为学生搭建读写之间的桥梁,实现语言输入与输出的有机结合。
一、结构化教学理念下读写融合的教材内容整合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不同主题和体裁的文章。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读写资源,以结构化思维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为学生搭建读写融合的框架。
从主题角度来看,教材中的各个单元围绕特定主题展开,如家庭、学校、朋友、节日等。教师可以以主题为线索,将阅读与写作任务串联起来。例如,在学习关于“节日”的单元时,阅读部分呈现了不同国家节日的庆祝方式、文化背景等信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结构,总结描述节日的常用词汇和句式,如“celebrate”“traditional”“take part in”等词汇,以及“Thefestival is usually celebrated on...”“People often...during thefestival”等句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以结构化的方式构思一篇关于自己喜爱节日的短文,先介绍节日的时间,再描述庆祝活动,最后表达对该节日的感受。这样,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素材和写作思路能够自然地运用到写作中,实现读写内容的有机融合。
从体裁方面分析,教材包含了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多种体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不同体裁文章的结构特点,并将其运用到写作实践中。以记叙文为例,教材中的记叙文通常遵循时间顺序,有明确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在学习这类文章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故事发展的脉络,提炼关键信息,如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主要情节。然后,让学生模仿这种结构进行记叙文写作,如写一篇关于自己一次旅行经历的文章。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从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使文章结构清晰、内容连贯。对于说明文,教材中的文章会介绍事物的特征、功能、用途等信息,采用总分总或总分等结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这种结构,让他们在写作说明文时,能够有条理地介绍事物,提高写作的逻辑性。
二、结构化教学理念下读写融合的课堂活动设计
课堂是实施读写融合教学的主要场所,教师应设计具有结构化特点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实现读写能力的提升。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例如,在学习关于“动物”的单元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有趣的动物视频,展示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然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best? Why?”“What are thedifferences between wild animals and domestic animals?”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够激活已有的语言知识,同时为阅读和写作积累相关词汇和表达。
阅读环节是读写融合的基础,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结构化思维进行阅读。在阅读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标题和图片预测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略读、扫读等技巧快速获取文章主旨和关键信息,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层次,总结各段落大意。例如,在学习一篇关于环保的说明文时,学生可以通过略读了解文章主要介绍了环境污染的原因、危害和解决措施。然后,通过扫读找到每个部分的具体内容,如列举了空气污染、水污染等不同类型的污染及其产生的原因。在阅读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写作环节是读写融合的关键,教师应引导学生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写作中。在写作前,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写作框架,明确写作的主题、体裁和结构。例如,在写一篇关于“我的梦想”的记叙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确定文章的开头要引出梦想的话题,中间部分要详细描述梦想的内容以及为实现梦想所做的努力,结尾部分要表达对实现梦想的信心和期待。在写作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词汇和句式,提高写作的质量。写作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互评时,学生可以参考教师提供的评价标准,如内容是否完整、结构是否合理、语言是否准确等,对同伴的作文进行评价。自评则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思路是否清晰、表达是否流畅等问题,以便在今后的写作中加以改进。
三、结构化教学理念下读写融合的课后拓展延伸
课后拓展延伸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能够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具有结构化特点的课后读写任务。
一方面,教师可以推荐与教材主题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中进一步积累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例如,在学习完关于“历史人物”的单元后,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介绍著名历史人物的传记或文章,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和贡献。同时,要求学生阅读后写一篇读后感,引导学生运用结构化思维分析阅读材料,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读后感可以包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从历史人物身上学到的品质等方面,使学生不仅提高了阅读能力,还锻炼了写作能力。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将读写融合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例如,在学习关于“城市文化”的单元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个“介绍家乡城市文化”的项目。学生需要分组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了解家乡城市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信息。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报纸、杂志,浏览网站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并进行筛选和整理。然后,每个小组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撰写一份介绍家乡城市文化的报告,并在班级中进行展示和交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读写技能完成各个环节的任务,提高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结构化教学理念为初中英语读写融合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整合教材内容、设计结构化的课堂活动和课后拓展延伸任务,能够引导学生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实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灵活运用结构化教学理念,为学生创造更加有效的读写融合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以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秦璇璇 . 读写结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J]. 中学生英语 ,2025,(24):75-76.
[2] 马 永 生 . 新 课 标 下 初 中 英 语 读 写 结 合 教 学 开 展 策 略 [J]. 家长 ,2025,(15):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