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育几何直观核心素养的案例研究

作者

海山丹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第三小学 026000

一、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

(一)几何直观的育人价值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提出,几何直观是“借助几何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其核心是“用图形说话、用图形思考”。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几何直观是从“动作思维”向“形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桥梁。在《锐角和钝角》教学中,学生需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将“角的大小”这一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张口大小”,进而建立锐角、钝角与直角的关系表象,这一过程正是几何直观素养培育的典型路径。

(二)学情与教学难点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认识直角,但对“角的大小由两边张口决定”的理解尚不深入,易受边的长度干扰。

教学难点集中在:

1. 如何将“比直角大或小”的抽象描述转化为可操作的几何表象。

2. 如何通过直观手段固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的认知。

3. 如何建立“语言描述—图形表征—操作验证”之间的联系。

二、研究设计:基于几何直观的教学策略

(一)情境化直观导入:激活生活经验

教学片段:

1. 实物观察: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图片,如三角板、红领巾、黑板、窗户等,让学生在图片中找角,并说一说角的组成。并提问:“这些物体上的角有什么不同?哪一个和三角板的直角最像?”

2. 动态抽象:用课件演示从实物中提取角的过程,聚焦角的顶点和两边, 引导学生用手势比划出角的形状。

策略意图:通过“生活实物—几何图形”的直观抽象,激活学生对角的大小差异的初步感知,建立“直角”作为比较基准的认知点。

(二)操作化直观建构:经历概念形成

1. 分类操作:在比较中建立标准

任务:提供多个不同类型的角(含 2 个直角、5 个锐角、4 个钝角),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分类。

工具:三角板直角模型,用于比对角的大小。

关键问题:“如何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用三角板直角比一比);“比直角小的角有什么共同特点?比直角大的呢?”(引导观察张口大小)

学生表现:初始分类多为“直角”与“非直角”两类,经追问后进一步将“非直角”分为“比直角小的角”和“比直角大的角”;用“张口小”“尖一点”描述锐角,用“张口大”“扁一点”描述钝角,形成直观化概念表述。

2. 动态操作:在变化中理解本质

活动角探究:

学生用身体部位(手臂、手掌)作活动角,先比划出直角,再尝试“变小”和“变大”。

观察记录:“当两边张口变小时,角变成了锐角;当张口变大时,变成了钝角。”

(三)多元化直观表征:深化概念理解

1. 语言表征与图形表征的关联

(1)说一说:用“锐角比直角 _,钝角比直角 ”句式描述特征。

(2)画一画:在方格纸上画出锐角和钝角,标注“张口小”“张口大”关键词。

(3)辨一辨:判断不同方向的角(如倒置的锐角),强化“以直角为基准”的判断方法。

2. 跨感官表征:从视觉到动觉的整合

(1)身体建模:学生用手臂模拟角的两边,开合手臂表示锐角、直角、钝角的变化;

(2)生活迁移:寻找教室中的锐角和钝角(如桌面锐角、黑板钝角),用三角板验证并记录。

三、研究结果:几何直观素养的发展路径

(一)从“直观感知”到“抽象概括”的思维进阶

学生在“角的分类正确率”和“语言描述准确性”上显著提升,表明几何直观操作帮助学生建立了清晰的分类标准。

(二)几何直观工具的使用效能

1. 活动角:90%(35 名)的学生认为“用身体部位摆角”帮助理解了角的大小变化。

2. 三角板: 100% (39 名)的学生能自觉用三角板直角判断角的类型,形成“基准比较”的直观策略。

四、结论与教学建议

(一)核心结论

1. 直观情境是几何直观培育的起点:通过生活实物抽象、动态演示等方式,将数学概念与学生经验对接,降低认知难度。

2. 操作活动是几何直观深化的关键:分层设计“观察—分类—创造—应

用”的操作序列,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建构概念。

3. 多元表征是几何直观固化的纽带:融合语言、图形、动作等多种表征方式,形成“直观感知—符号抽象—应用迁移”的闭环。

(二)教学建议

1. 工具优先原则:为低年级学生提供充足的直观工具(如活动角、几何模型),允许通过操作辅助思考。

2. 基准建立策略:在图形分类、大小比较等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寻找“基准量”(如直角),发展“相对比较”的直观思维。

3. 动态可视化设计:利用动画、微课等技术手段,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如角的生成、变形),突出几何要素的本质特征。

(三)反思与展望

本研究通过单一案例验证了几何直观培育的有效性,但样本范围较小,后续可扩大研究对象,探索不同内容领域(如图形测量、位置与方向)中几何直观的差异化策略。同时,需进一步开发适配本校低年级的学具、几何直观教学资源,为素养培育提供更系统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