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老年外科患者术后护理的特殊需求与应对措施

作者

崔玉花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洛本卓乡卫生院

引言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占比不断攀升,老年外科手术量也随之逐年增长。老年患者普遍存在器官功能减退、代谢能力降低等问题,术后极易出现恢复延迟、并发症频发等状况。传统护理模式已难以满足老年外科患者的特殊需求,因此,深入研究并解决老年外科患者术后护理难题,成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课题。

一、老年外科患者术后生理方面的特殊需求

1.1 机体恢复缓慢与多系统功能衰退需求

老年患者由于细胞再生能力减弱、新陈代谢减缓,术后伤口愈合速度明显慢于年轻患者。例如,临床中常见老年骨折术后患者,其骨骼愈合周期比青壮年延长 2 - 3 个月。同时,老年患者多系统功能衰退,心肺功能不足导致呼吸、循环系统对手术创伤的耐受性降低,肾脏排泄功能减弱影响药物代谢,易引发药物蓄积中毒。

1.2 疼痛感知与管理特殊需求

老年患者的疼痛阈值与年轻人存在差异,部分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可能掩盖病情变化;而部分老年人因神经系统退变,对疼痛的反应又较为强烈。临床发现,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常因疼痛抑制呼吸和咳嗽,导致肺部并发症。并且,老年患者对镇痛药物的耐受性较差,使用阿片类药物易引发呼吸抑制、便秘等不良反应 [1],因此,如何精准评估老年患者疼痛程度,选择合适的镇痛方案,成为术后疼痛管理的难点。

1.3 并发症预防与监测特殊需求

老年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以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最为常见。由于老年患者呼吸功能减退,术后长期卧床易导致肺部痰液淤积,引发感染;下肢静脉血流缓慢,加之手术创伤,增加了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皮肤弹性差、皮下脂肪减少,使受压部位更易出现压疮。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身体状况,加强呼吸道管理、早期活动指导和皮肤护理,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

二、老年外科患者术后心理方面的特殊需求

2.1 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调适需求

手术创伤及术后身体不适,易使老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有研究表明,约 30% 的老年术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老年患者担心手术效果、术后康复情况,以及给家庭带来经济和照顾负担,这些心理压力若得不到及时疏导,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延缓康复进程。因此,术后及时关注老年患者情绪变化,给予心理支持至关重要 [2]。

2.2 术后角色转变适应需求

从健康人到患者,再到康复者的角色转变,对老年患者而言存在一定困难。术后身体功能受限,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协助,会使老年患者产生自我价值感降低的心理。例如,原本生活自理的老人术后需依赖子女或护理人员照顾,容易产生失落感和无助感。护理人员应帮助老年患者正确认识术后身体变化,鼓励其积极参与康复训练,逐步适应角色转变 。​

2.3 对疾病预后的担忧与信息获取需求

老年患者对自身疾病预后普遍存在担忧心理,渴望获取更多疾病相关信息。但由于医学知识的专业性,医护人员的讲解可能难以被老年患者完全理解。此外,网络上碎片化、不准确的健康信息也会误导老年患者。因此,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为老年患者提供全面、准确的疾病预后及康复知识,解答其疑问,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担忧情绪,增强康复信心。

三、老年外科患者术后生活照护方面的特殊需求

3.1 饮食营养精细化管理需求

老年患者术后身体虚弱,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但消化功能减退又限制了营养的摄取。术后饮食需遵循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原则,同时要根据患者基础疾病进行调整。如糖尿病患者术后需严格控制糖分摄入,高血压患者要减少钠盐摄入。

3.2 康复锻炼个性化指导需求

老年患者个体差异大,身体状况、手术类型不同,康复锻炼方案也应因人而异。对于骨科手术患者,早期需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肉力量练习;对于腹部手术患者,则要注重呼吸功能训练和早期下床活动[3]。但老年患者往往因疼痛、体力不支等原因难以坚持锻炼,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循序渐进地指导患者进行锻炼,并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4]。

四、老年外科患者术后护理解决措施及效果对比

4.1 生理护理

针对机体恢复缓慢:加强营养支持,密切监测各系统功能,调整药物剂量和使用频率。

针对疼痛管理:采用精准疼痛评估工具,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和剂量,以非阿片类药物为主,必要时小剂量使用阿片类药物并监测不良反应。

针对并发症预防:加强呼吸道管理,指导早期活动,加强皮肤护理。

使用后效果:伤口愈合速度提升,药物不良反应减少;疼痛评估准确、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及肺部并发症减少;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

未使用时情况:伤口愈合延迟,恢复受阻,药物不良反应多;疼痛评估不准、镇痛效果差,肺部并发症高发;并发症发生率高,影响康复甚至危及生命。

4.2 心理护理

针对负面情绪:加强沟通,给予心理疏导,鼓励家属陪伴支持。

针对角色转变: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身体变化,鼓励参与康复训练,肯定其价值。

针对信息需求:以通俗方式提供疾病及康复知识,解答疑问。

使用后效果:患者负面情绪缓解,康复进程加快;更快适应角色转变,积极配合康复;对疾病预后担忧减轻,康复信心增强。

未使用时情况:患者负面情绪影响免疫功能,延缓康复;难以适应角色转变,影响康复积极性;因信息问题加重担忧,信心不足。

4.3 生活照护

饮食营养: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兼顾消化功能和基础疾病。

康复锻炼:根据手术类型和身体状况制定计划,循序渐进指导并鼓励

使用后效果:患者营养状况改善,抵抗力增强;康复锻炼依从性高,恢复良好。

未使用时情况:营养摄入不合理,影响恢复;康复锻炼缺乏指导,效果差。

五、结论

老年外科患者术后护理工作充满挑战,其在生理、心理、生活照护等方面的特殊需求,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精准把握老年患者术后特殊需求,实施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能够显著提升老年外科患者术后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未来,还需持续关注老年外科护理领域的新问题、新需求,不断优化护理方案,推动老年护理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琳凤 . 预防护理干预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对老年外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J]. 医疗装备 ,2021,34(22):132-133.

[2] 郭社荣 . 探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管理的护理效果 [C]// 重庆市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学会全科专委会 .2025 精神医学与心理健康系列研讨会论文集 .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中心医院 ;,2025:277-281.

[3] 薛利巧 . 外科护理中如何管理和处理患者的术后疼痛 [J]. 人人健康 ,2025,(15):118-120.

[4] Michael E ,M.V. A L .Postoperative care of neurosurgical patients: general principles[J].Anaesthesia & Intensive Care Medicine,2023,24(5):282-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