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以美育人以舞塑魂

作者

李燕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 510000

一、引言

舞蹈美育以艺术为载体,在小学教育中兼具生理锻炼与心理塑造功能。学生通过舞蹈训练,能增强身体协调性、提升心肺功能;在审美培养上,接触多元舞种可拓宽艺术视野;团队协作与克服训练困难的过程,更有助于塑造坚韧品格与团队意识,实现以美育人、以舞塑魂的教育目标。

二、东风东路小学舞蹈团特色发展路径

2.1 课程与教学创新

东风东路小学舞蹈团在课程设置上大胆创新,积极融合多元文化元素。除了教授传统的中国民族民间舞,如傣族舞的柔美、蒙古族舞的豪迈,还引入了现代舞、拉丁舞等国际流行舞种,让学生接触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舞蹈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详细讲解每个舞种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使学生在学习舞蹈技巧的同时,深入了解多元文化,拓宽艺术视野。例如,在学习傣族舞时,教师会介绍傣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舞蹈动作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从而提升艺术表现力。

在教学手段上,舞蹈团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除了传统的讲解、示范、模仿教学法,还引入了启发式、情境式教学。例如,在教授一段表现春天的舞蹈时,教师会通过播放春天的视频、音乐,布置相关的场景道具,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春天的美景中,通过舞蹈动作表达对春天的感受和喜爱。此外,舞蹈团还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制作精美的舞蹈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课后也能随时进行复习和学习,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2 师资队伍建设

舞蹈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多种方式引进和培养专业教师。学校积极与专业舞蹈院校合作,聘请优秀的舞蹈毕业生担任专职舞蹈教师,同时邀请舞蹈领域的专家、艺术家定期到学校开展讲座和指导,提升教师团队的专业水平。为了促进教师的持续发展,学校还为舞蹈教师提供丰富的培训和进修机会,鼓励教师参加各类舞蹈教学研讨会和专业技能培训课程。

在教师团队管理方面,舞蹈团建立了良好的协作交流机制。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共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评课,提出改进建议,形成了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通过这种协作交流,教师能够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舞蹈教育。

2.3 舞台实践中以舞塑魂

丰富的舞台实践是舞蹈团“以舞塑魂”的重要途径。东风东路小学舞蹈团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类演出活动。校内,定期举办舞蹈专场演出,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校外,与社区、文化机构合作,参加公益演出和文化交流活动。例如,在社区文化节上,舞蹈团表演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舞蹈,不仅展示了学生的艺术风采,还传播了传统文化。

舞蹈团在各类比赛中也屡获佳绩。通过参加省、市乃至全国性的舞蹈比赛,与其他优秀团队交流学习,不断提升舞蹈团的专业水平。获奖经历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也提高了舞蹈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舞台实践和成果展示对学生成长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学生在排练和演出过程中,锻炼了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获奖荣誉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舞蹈的热爱和追求,促使他们在艺术道路上不断进取。

三、育人成效与案例实证

3.1 学生素养综合提升

通过对东风东路小学舞蹈团学生的跟踪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学生在多方面素养得到显著提升。在艺术素养方面,学生对舞蹈艺术的感知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明显增强。经过系统训练,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舞蹈作品的风格和情感,在舞台上展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准。在身体素质方面,长期的舞蹈训练使学生的柔韧性、力量、耐力和协调性得到全面提高。同时,舞蹈团学生在意志品质、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等方面也表现出色。面对高强度的训练和复杂的舞蹈编排,学生能够坚持不懈,克服困难;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舞蹈作品。

3.2 典型成长案例剖析

以学生小美为例,刚加入舞蹈团时,她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在舞蹈团的训练中,通过从基础班到精英班的逐步成长,她不仅舞蹈技能不断提升,性格也变得开朗活泼。在一次重要的舞蹈比赛中,小美担任领舞角色,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观众和评委的一致好评。这次经历让她收获了自信,也更加坚定了对舞蹈的热爱。如今,小美不仅在舞蹈领域表现突出,在学习和生活中也积极主动,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另一位学生小明,原本身体素质较差,运动协调性不足。加入舞蹈团后,经过长期的针对性训练,他的身体素质得到极大改善。同时,在团队合作中,他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和协作,从一个不太合群的学生逐渐成长为团队中的积极分子。舞蹈团的经历对他的全面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东风东路小学舞蹈团深耕特色发展路径,通过多元举措构建舞蹈美育新生态。在课程建设上,创新开发“阶梯式舞蹈课程体系”,将民族舞、现代舞与趣味游戏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师资建设方面,不仅引进专业舞蹈教师,还定期组织教师参与行业培训,提升教学水平。同时,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将岭南舞蹈、非遗技艺融入作品编排,让学生在舞蹈学习中传承文化根脉。此外,学校积极与专业艺术团体、社区开展合作,搭建校内外展演平台,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这些探索充分发挥舞蹈美育育人功能,助力学生提升艺术素养、塑造健全人格,为小学舞蹈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生动范例。

4.2 未来发展展望

未来,舞蹈团将持续深化课程创新,融入更多元文化与时代元素;加强师资建设,打造专业团队;深化校园文化融合,扩大影响力;拓展家校社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同时积极参与国内外交流,提升社会影响力,推动小学舞蹈教育发展,助力更多学生实现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Z].2020.(政策依据)

[2]. 王晓燕 .《舞蹈美育:儿童身心发展的实践路径》[J]. 中国教育学刊 ,2021(6):78-83.(理论分析)

[3]. 李华 , 张伟 .《中小学艺术社团特色发展的案例研究——以广州市三所小学为例》[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