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的有效渗透
文美玉
延吉市十中 133000
引言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在思想导向方面,教师需要继续加强,创设问题情境和生活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之中,为其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必要条件。
1 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现状分析
1.1 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在初中历史教学时,往往在家国情怀教育的形式和方法方面相对单一,仅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单纯挖掘和讲解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没有融入生动立体的案例。在互动环节缺乏时效性,不能从根本上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共鸣。在针对相关历史事件进行讲解时,往往只是陈述历史事件,而没有引导学生对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有效探究。对于学生家国情怀的内涵,也不能深刻理解和有效认知,由此导致初中历史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1.2 重视知识传授忽视情感培养
在初中历史教学环节,教师往往更加关注知识的记忆和习题训练,而对家国情怀等情感方面的引导和价值观的塑造,并没有高度关注,缺乏足够的培养。学生虽然记住了历史事实,但对于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担当并没有充分理解和有效认知,这种情况对于家国情怀教育的价值体现会造成严重损害。
1.3 缺乏与现实的有效联系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往往在历史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的融入方面存在脱节的情况,学生不能把历史知识和当下的社会发展进行有效联系,并不能深刻理解家国情怀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导致历史教学效果无法得到切实提升,不能把家国情怀的根本意义得到充分整合和挖掘。例如,在对古代科技成就进行讲述时,教师并没有引导学生对相关成就对现代科技发展的影响及其如何创新和传承发展进行讲解和分析。使得家国情怀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2 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的渗透策略
2.1 充分挖掘家国情怀素材,实现融会贯通
在家国情怀教育过程中,要想确保历史教学呈现出实效性,教师需要对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素材和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特别是针对中国近代屈辱史部分要深入分析,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内容进行有效整合,挖掘其中的家国情怀教育素材,使各类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确保学生可以更深刻感受家国情怀的各项内容,使其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刻理解和有效认知。如在讲述南京条约以及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时,要确保学生对相关条约有深刻理解,并感受到条约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严重危害。同时理解革命先辈在民族危亡时期的抗争精神和大无畏的气魄,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具备爱国情感和民族之心。
2.2 积极开展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想确保学生的家国情怀能够高效培养,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教学模式,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更深刻理解,在亲身感受和身临其境过程中,对各类知识和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和内化深化。例如,在军队抗日战争等相关内容讲解时,教师可以播放南京大屠杀的相关纪录片片段,让学生更直观立体地感受到中国遭受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和中国人民面临的苦难,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对和平有更真实的体会。同时也可以展示狼牙山五壮士以及董存瑞等英雄人物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体会其为了国家和民族不惜牺牲生命的伟大精神。同时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使学生可以充分理解历史人物,并在模仿人物语言和行为的过程中,感受人物的思想和情感。例如,在戊戌变法的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扮演康有为、梁启超和光绪皇帝等,在变法辩论会议中,使其更深刻理解戊戌变法的相关背景和目的,更深刻感受维新派为了国家富强而勇敢无畏的精神,以此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3 开展探究性学习,深化家国情怀教育
在家国情怀教育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有效设计相应的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和探究中进一步理解相关知识,强化其认识。例如,在洋务运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洋务运动为何没有引导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对中国近代化进程有着怎样的影响?让学生在查阅资料、分析史实、探究洋务运动失败和发展原因的前提之下,进一步认识到国家现代化建设要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改革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实现合作探究,共同深化对历史问题的理解。例如,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教学环节,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小组,探讨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条件、意义等内容。让每一个小组可以在查阅资料、制作 APP 的过程中,对相关内容进行展示和汇报,从其他角度进行提问和评价。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为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的提升提供支持,同时使其具备家国情怀。特别是在不断拓展的前提下,有效融入《觉醒年代》《建国大业》《长津湖》等相关历史影视作品,使学生更深刻理解历史事件,产生与核心内容相对应的家国情怀共鸣。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环节,融入家国情怀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都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在家国情怀素材整合、情境创设以及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方面进行加强,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家国情怀意识和学习兴趣,增强其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 张奇文. 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的实践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 , 2023(32): 123 - 126.
[2] 李延安. 基于统编教材的初中历史家国情怀教育策略研究[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4(10): 45 -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