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水利建设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孙亚东
邯郸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河北省邯郸市 056000
序言
水利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福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水利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AI 技术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智能决策支持和自动化控制特性,正在成为水利工程管理创新的关键力量。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水利建设与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分析 AI 技术如何在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监控和应急管理中发挥作用,并阐述其带来的创新和挑战。
1 人工智能在水利项目的数字孪生系统
1.1 排水排沙系统优化
数字孪生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排水排沙过程进行精准模拟,并通过深度学习与机器学习算法,分析水流运动、泥沙输移及其相互作用,从而提供有效的优化方案。在具体应用中,AI 算法能够模拟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的排水与排沙效果,识别不同设计参数对排水效率与泥沙输移的影响,帮助设计师进行实时调整。系统还通过自动化优化设计参数,提出最佳的水流路径与排沙方案,避免人工决策带来的误差。
1.2 水利工程风险管理与预警系统
水利工程常常面临如水位骤升、洪水溢出、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破损等复杂的自然环境与操作风险,结合 AI 技术的数字孪生系统可以对水利工程进行实时监控与风险评估,及时识别潜在的危险。系统通过实时采集水文、气象等多源数据,利用深度学习与大数据分析,对水利设施的运行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当出现异常情况时,系统会自动触发风险预警,并通过三维可视化界面向相关人员呈现危险区域及潜在风险点。与此同时,AI 系统还可以根据历史数据与模式识别能力,自动生成应急预案,为工程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帮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风险扩散。
2 人工智能在水利项目的建设管理系统
2.1 施工进度与质量控制智能化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实现进度与质量的全面监控与实时分析。,施工现场会部署高清摄像头、无人机以及各种传感器,实时采集施工过程中的图像、数据、环境等信息。图像识别算法能够实时检测到大坝裂缝、堤防渗漏等问题,及时识别潜在的质量隐患。一旦系统识别出质量问题,便会自动发出预警信息,提醒管理人员采取应急措施。并且系统结合历史施工数据与实时监测数据,通过预测模型对施工进度进行估算,评估未来可能出现的延误或工程滞后的风险,并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工程调度与资源配置。
2.2 安全管理智能化
人工智能技术为安全管理提供了一套智能化、全面的解决方案,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现场的环境与施工状况,结合传感器与高清监控设备捕捉现场细节,比如利用地质变形模型预测地下结构的变动,结合传感器监测的土壤湿度与压力数据,提前发现可能的滑坡、坍塌等风险。AI 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历史事故数据与实时数据,预测季节性风险与事故高发区域,自动生成预警信息并触发多模态预警系统为现场工作人员提供实时指引。
3 人工智能在水利项目的预演预案系统
3.1 洪水应急演练系统
在水利项目中,洪水是最常见且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洪水应急演练系统成为预演预案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洪水发生时的场景进行精确模拟,包括降水量、河流流量、堤坝水位、气象变化等多种因素。在仿真过程中,AI 会实时分析历史洪水数据、气象预报以及水文监测数据,预测洪水的蔓延趋势及其对水利设施的威胁。系统能够在虚拟环境中模拟不同水位、泄洪情形以及堤坝可能的破损情况,帮助管理人员评估现有设施的抗洪能力,并优化应急预案。在实际灾害发生时,系统能快速响应,提供精准的应急决策,帮助管理人员迅速实施预防和救援措施,有效降低洪水灾害的损失。
3.2 干旱应急预案系统
人工智能在干旱应急预案系统中的应用,主要通过模拟不同干旱场景,评估水资源供给的变化及其影响,优化水资源的调配与应急措施。该系统通过收集和分析历史气象数据、降水量、土壤湿度等信息,结合深度学习算法,能够预测不同地区的干旱发生概率及其发展趋势。系统会根据预测结果,模拟不同的应急措施,如节水管理、水源调配和灌溉系统调整等,评估这些措施的效果。通过预演过程,AI 能够自动调整应急预案,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在实际干旱发生时,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并快速实施有效的应急响应措施。
4 人工智能在水利项目的智能监控系统
4.1 水库大坝监控系统
水库大坝是水利工程中最为关键的设施之一,确保其安全运行对于防洪、供水等方面至关重要。人工智能在水库大坝监控系统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实时监测大坝结构健康、溢洪口、水位等参数。系统通过布设在大坝表面的传感器能够实时采集大坝的位移、应力、温度等数据,并通过AI 分析模型进行处理。如果大坝存在裂缝、渗漏等异常情况,AI 系统能够在第一时间检测到,并触发预警。并且系统能够结合气象数据和历史水文数据,对水库未来的水位变化趋势进行预测,评估是否存在溢洪的风险。AI 能够自动调度水库的水资源,优化泄洪策略,并实时调整水位控制方案,从而避免因极端天气等因素造成的水库溢洪,确保水库安全。
4.2 河流与水质监测系统
在水利工程中,河流和水体的水质监测同样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供水和生态保护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河流中的水质变化,分析水体的污染源及污染程度。可以在河流的不同位置部署传感器,监测水体中的溶解氧、pH 值、温度、浑浊度、重金属含量等参数,系统能够实时捕捉水质变化,并通过 AI 模型进行分析。当水质出现异常(如污染物浓度过高、溶解氧降低等),系统能够及时发出预警,确保相关部门能够快速采取应对措施。同时,AI 还能够通过历史数据分析,识别出水质污染的规律与来源,提供治理水质的科学建议。结合气象数据和水流模型,AI 可以进一步预测未来水质变化,帮助水利管理者提前制定水质保护措施。
5 结语
AI 能够实时采集和处理水利设施的数据,预测潜在风险,并提供精准决策支持。特别是在水利项目的设计、施工管理、应急预案及资源配置等方面,AI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工程效率、降低了风险,并优化了资源利用。本次研究通过分析人工智能在水利建设中的应用实例,提供了对水利行业 AI 技术应用现状的深入了解,也为未来技术创新和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尽管人工智能为水利行业带来了诸多益处,但其全面应用仍面临一定的技术挑战和实施难度。数据采集、算法优化、系统整合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行业内外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闯 . 水利工程河道清淤及污水治理的常见问题及措施 [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5,43(04):251-253.
[2] 盖云亮 , 孙静芳 , 刘骁枫 .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常见管理问题及处理措施 [J]. 中华建设 ,2025,(04):72-74.
[3] 卜悦鑫 , 唐大维 .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阶段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以“引江补汉”工程为例 [J]. 中国招标 ,2025,(03):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