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老旧小区供水管道改造优化措施分析

作者

胡蓉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省贵阳市  55005

引言

城市老旧小区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大量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然而,由于建设年代久远,这些小区的基础设施普遍存在老化问题,其中供水管道系统的问题尤为突出。管道材质老化、接口松动、内壁结垢等现象不仅影响供水质量,还可能引发漏水、爆管等安全隐患。一般的铸铁管道和镀锌钢管长期使用时容易产生锈蚀,造成水质形成二次污染现象,对居民健康形成严重的威胁,各地的政府与相关部门把老旧小区改造列为关键民生工程,供水管道改造是里面的关键环节,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实际做改造工作的时候,依然存在技术方案不完善、施工组织不科学、质量控制不严格等毛病,造成改造效果和居民满意度有所下降。因此,深入研究老旧小区供水管道改造的优化措施,对于提升改造质量、降低改造成本、保障居民用水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 老旧小区供水管道现状问题分析

老旧小区供水管道系统经过数十年的运行,普遍面临着多重技术性和管理性问题。管道材质方面,早期建设的小区多采用铸铁管道和镀锌钢管,这些材料在长期的水流冲刷和化学腐蚀作用下,内壁逐渐形成锈垢层,不仅缩小了管道的有效通径,降低了输水能力,还会导致水质恶化,影响居民用水健康。管道接口出现的问题同样十分严重,鉴于年头久远,橡胶密封圈老化后丧失功效,接口处老是会出现渗漏现象,还引起了水资源的浪费,又可能引起地基沉降等次生灾害,又一个普遍存在的状况是供水压力不稳定,老旧管网设计标准相对而言较低,难以匹配现代居民的用水需求,特别是高层的住户常常要面对水压不足的苦恼,管道布局的合理性欠佳,维修检查困难,一旦发生故障,往往需要大面积开挖,不仅增加了维修成本,还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老旧小区供水管道改造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需要采用系统性的改造方案和优化措施来全面提升供水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2. 供水管道改造技术路径研究

2.1 传统改造技术分析

传统的供水管道改造技术多采用全面开挖更换法,该方法技术成熟、操作简单。施工时挖掘管道沿线土层,拆除老化管道后铺设新系统,既能彻底解决管道老化问题,也便于排查处理周边基础设施隐患,保障新管道安装质量,减少后期维修。但此技术局限性显著:施工的整个周期漫长,大面积分段开挖施工往往持续好几个月,大大干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对周边环境破坏显著,施工形成的噪声、粉尘和建筑弃渣,会引起小区绿化与道路设施的破坏;成本长时间维持在高价位,除了管道材料的花费与人工费用,还得担负起道路修复、绿化重建等额外费用支出;对居民生活干扰强烈,长时间停水及复杂临时供水措施,易引发居民不满。可见,传统改造技术已难以满足现代城市管理与居民生活需求,亟需新技术优化改造方案,下图 1 为总结的传统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概括图。

图 1 传统供水管道改造技术优势与局限性对比分析

2.2 现代化改造技术应用

现代化供水管道改造技术以非开挖技术为核心,包括顶管法、定向钻进法、管道内衬修复法等多种先进工艺,如下图 3 所示。顶管法、定向钻进法、管道内衬修复法等现代化供水管道改造技术,有效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顶管法避免大面积开挖,适用于穿越重要区域;定向钻进法借精确导向系统,在复杂地下精准布管,减少对地面设施影响;管道内衬修复法保留原有管道结构,升级供水功能。这些技术显著提升改造效率,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对居民生活干扰。环保表现优异,大幅减少噪音、粉尘污染,最小化环境破坏。就质量控制而言,精密检测跟监控设备实时做监测,实现施工效果,就成本效益而言,虽然最初阶段投入高,但缘于施工效率颇高、环境修复成本不高,整体经济获利更好,现代化技术适应方面能力强,可依据小区实际状况灵活变动方案,给予契合个性的改造服务。

图2 现代化供水管道改造技术分类及应用特点

3. 供水管道改造优化措施

3.1 施工工艺优化策略

施工工艺的优化是确保老旧小区供水管道改造质量的关键环节,需要从施工组织、工艺流程、技术标准等多个维度进行系统性改进。施工组织方面,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将整个改造项目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施工段,采用分段施工、分段验收的方式,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在具体的工艺流程规划中,应充分顾及地下管线的复杂性状,制订细致的管线探测及保护规划,防止施工期间对其他基础设施产生破坏,应当把管道连接工艺优化,采用先进的焊接工艺及密封材料,保证管道接口具备良好的密封性与耐久性。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也是施工工艺优化的重要内容,应建立覆盖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点,对关键工序进行重点监控,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都符合技术规范要求,下图 3 为老旧小区供水管道改造施工现场。

图3 老 旧小区供水管道改造施工现场

安全管理措施的完善同样不可忽视,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配备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建立健全的安全操作规程。对于涉及交通要道的施工区域,应制定详细的交通组织方案,确保施工安全和交通顺畅。

3.2 材料选择与质量控制

供水管道材料选择关乎改造后系统寿命与服务质量,需建立严格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在管道材料方面,应优先选用球墨铸铁管、钢塑复合管、PE 管等新型材料,它们耐腐蚀、强度高、寿命长,兼具良好水力性能,能抵御土壤和化学侵蚀。质量控制上,要完善材料进场检验制度,对物理、化学性能及几何尺寸等关键指标严格检测;要求供应商提供完整质量证明文件与检测报告,确保可追溯性。配套材料如管件、阀门等,需与主管道匹配且质量可靠。材料存储得优化所处环境,防止出现变质损坏,质量控制流程在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全周期均有体现,构建质量档案记录材料来源、检测结果等相关信息,方便后期追查与维护,设立快速应对机制,一旦检测出质量问题,即刻停用然后更换,保证工程质量过关。

3.3 后期维护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后期维护管理体系是保障老旧小区供水管道改造效果持续发挥的关键,需从制度、技术、人员等多方面统筹规划。管理制度上,健全维护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主体、标准和周期,形成规范流程;建立管道运行监测体系,通过压力、流量监测设备实时掌握运行状况。技术支撑方面,运用信息化手段搭建管道信息管理系统,记录管道位置、材料、维修历史等数据,辅助维护决策。预防性维护不可或缺,依据材料特性与环境制定科学计划,定期开展检查、清洗、检测作业,防患未然。应急响应能力建设同样关键,修整应急实施预案,配置应急相关设备物资,保证故障产生时迅速处置,人员培训是根基,按周期组织专业培训提升技能,构建奖励机制唤起主动性,增进与居民的沟通交流,制订监督反馈机制,按照居民需求与建议对维护管理工作进行优化,下图4 为总结的老旧小区水管后期维护管理体系概括图

 

图4 老旧 小区水管后期维护管理体系概括图

结束语

老旧小区供水管道改造涵盖技术、管理、经济等多层面。经分析,现代化改造技术在施工效率与环保上优势显著,施工工艺优化、材料质量把控及后期维护管理等措施,能进一步增强改造效果。未来研究要聚焦于技术创新跟应用相结合,探求更省钱高效的方案,同时将不同地区、类型小区的改造经验总结后推广,伴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老旧小区供水管道改造要往智能化、绿色化方面推进,给居民带来既优质又安全可靠的供水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琳明 . 城镇老旧小区给排水改造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J]. 工程技术研究 ,2022,7(13):219-221.

[2] 邓诗凡 , 张智华 , 马思煜 , 等 . 老旧小区近距离铸铁管线探测实验与应用 [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20,35(5):1945-1952.

[3] 钱磊 , 李凯强 , 杨金帅 . 老旧小区供水管道改造优化措施分析 [J]. 住宅与房地产 ,2025,(10):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