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英语大单元教学研究

作者

刘春凤

新泰市福田学校 271200

一、大单元教学与鲁科版五四制教材的适配性

大单元教学以 “大” 为核心,既要求教学内容突破教材局限、融入生活与跨学科元素,又强调构建连贯的知识框架,强化知识点与单元间的逻辑关联 [1]。这一特征与鲁科版五四制教材的编写理念高度契合。鲁科版五四制教材采用 “主题模块 + 螺旋进阶” 的编排方式,将小学阶段英语学习划分为 “校园生活”“家庭交往”“自然环境” 等主题,每个主题下的单元虽独立成篇,但存在内在逻辑联系,为大单元教学的内容整合提供了基础。

从大单元教学的特点来看,其整体性要求围绕主题融合单元与跨单元知识。以鲁科版五四制教材 “人际交往” 主题为例,三年级上册 “Greetings at School”、三 年 级 下 册“Making New Friends”及 四 年 级 上 册“Talking About Hobbies”单元,均涉及问候、介绍、兴趣交流等语言场景,可整合为 “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 大单元,帮助学生形成对 “人际交往” 主题的系统认知,避免传统教学中知识点零散的问题。而大单元教学的发展性特征,与鲁科版五四制教材由浅入深的难度设计相匹配。教材从低年级的词汇认读、简单对话,逐步过渡到高年级的文本阅读、话题写作,如从三年级 “Numbers in Daily Life” 到五年级 “Calculating & Shopping” 单元,可通过大单元教学实现学生数字运用能力的渐进提升 [2]。

此外,大单元教学强调的合作意识与真实语用情境,也与鲁科版五四制教材中的 “Task Time”“Project Work” 板块目标一致。教材中大量的小组对话、情境模拟任务,为大单元教学开展合作探究活动提供了素材,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知识理解,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

二、鲁科版五四制教材大单元教学的实施困境

尽管鲁科版五四制教材为大单元教学提供了良好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教学目标聚焦不足,核心素养培养缺位。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将教学目标局限于单个单元的词汇、句型掌握,忽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等核心素养的整体培养。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 “Protecting Animals”单元时,仅关注“animal names”与“simple descriptions”的教学,未与三年级“Amazing Animals”、五年级“Living Environments”单元关联,导致学生无法形成 “动物保护” 主题的完整认知,也难以培养跨文化意识与批判性思维 [3]。

其次,教学内容整合缺乏系统性。大单元教学要求打破单元界限,构建逻辑连贯的知识网络,但部分教师对鲁科版五四制教材的主题模块把握不足,仅简单堆砌单元内容。如在 “Food & Health” 大单元设计中,仅将二年级 “Fruits &Vegetables”、四年级 “Healthy Diet” 单元内容拼接,未围绕 “健康饮食观念”“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等核心议题梳理知识关联,导致学生所学知识零散,无法实现迁移运用 [2]。

最后,教学评价机制单一。当前鲁科版五四制教材的教学评价仍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侧重单词听写、单元测试成绩,忽视过程性评价与综合能力评估。这种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在大单元学习中的思维发展、合作能力,也难以发挥评价对教学的反馈改进作用,与大单元教学 “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的要求不符。

三、鲁科版五四制教材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重构教学目标,锚定核心素养

大单元教学目标需统筹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四个维度 [3],结合鲁科版五四制教材的年级梯度设定分层目标。以 “Seasons &Weather”大单元(整合三年级“Spring & Summer”、四年级“Autumn & Winter”、五年级 “Weather & Activities” 单元)为例,基础目标为掌握季节、天气相关词汇(spring, rainy)及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能力目标为运用所学描述季节特征与活动,完成 “my favorite season” 短文写作;素养目标为通过对比中西方四季习俗(中国春节、西方圣诞节),培养跨文化意识,通过 “designinga season poster” 活动提升创新思维 [2]。这种分层目标设计,既符合教材的螺旋进阶逻辑,又能实现核心素养的渐进培养 [1]。

(二)整合教学内容,构建知识网络

基于鲁科版五四制教材的主题模块,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整合内容。横向整合聚焦同一主题下不同单元的知识联结,如 “School Life” 大单元可整合一年级“School Facilities”、二年级“Classroom Rules”、三年级“School Activities”单元,围绕 “认识校园 — 遵守规则 — 参与活动” 的逻辑主线,设计 “schooltour guide”“classroom manager”等任务,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校园生活语言体系 [1]。纵向整合则关注知识的进阶发展,如 “Reading & Writing” 大单元可整合三年级“Picture Book Reading”、四年级“Short Passage Reading”、五年级“TopicWriting” 单元,从 “看图识词 — 读文理解 — 话题表达” 逐步过渡,构建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发展路径 [3]。

(三)创设真实情境,深化语用实践

大单元教学强调在真实语境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需结合鲁科版五四制教材的情境素材,创设生活化任务。以 “Shopping & Money” 大单元(整合四年级“Shopping for Toys”、五年级“Buying Food”单元)为例,可创设“classroomsupermarket”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cashier”“customer”“shop assistant”,完成“asking for prices”“making payments”等对话练习 ;借助多媒体播放“foreignmarkets” 视频,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购物文化差异,在实践中强化语言知识运用。此外,还可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设计“family shopping list planning”任务,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英语,实现知识迁移。

(四)优化评价机制,关注全面发展

构建 “多元主体 + 过程性评价” 体系,符合大单元教学的评价要求。在鲁科版五四制教材教学中,可设计 “大单元学习成长档案袋”,收录学生的作业、任务成果、反思日志;采用学生自评(梳理学习收获)、同伴互评(提出改进建议)、教师评价(结合课堂观察)、家长评价(记录家庭英语实践)的多元主体评价方式。例如,在“Cultural Festivals”大单元中,通过“festival report”评估跨文化认知,通过“group drama performance”评估合作与表达能力,全面反映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情况 [2]。

四、结语

鲁科版五四制教材的大单元教学,是落实新课标核心素养要求的重要路径。通过重构目标、整合内容、创设情境与优化评价,可充分发挥教材的主题优势与大单元教学的系统性特征,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语言知识体系,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未来教学中,教师需进一步深化对教材的研读,结合学情动态调整大单元设计,推动小学英语教学从 “知识传授” 向 “素养培育” 转型。

参考文献

[1] 吴丽荣 .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小学英语课堂创新探索 [J]. 学科进展,名师在线 ( 中英文 ) .  2025,11(23):58-60.

[2] 居雯利 . 小学英语大单元教学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J]. 甘肃教育研究,2025 (12):155-157.

[3] 张凤丽 .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英语大单元教学的基本策略研究 [J].甘肃教育研究,2025 (13):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