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王南祥
湛江市雷州市第一中学 广东湛江 524200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进行着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根本素养便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科目,初中数学对学生形成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及创新意识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目前仍有很多教师只看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通过对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以期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与方法,使学生不仅能够在数学课堂上学会知识,而且能够锻炼出立足于未来的各种关键能力。
一、情境创设策略——点燃思维火花,拉近数学与生活距离
每一节数学教学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核心素养培养元素,教师要善于挖掘。在概率统计教学中,除了传授概率计算和统计图表的绘制等知识技能外,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素养。例如在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理解数据的随机性和代表性,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分析数据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统计图表,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运用概率知识进行预测和决策,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在几何图形的学习中,通过对图形的拼凑、分割、变换等操作,激发学生的直观想象,同时在探索图形性质和定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严谨性和美感,提升数学核心素养[1]。
同时,教师也可以从生活中发现一些蕴含着数学原理的例子,在教学中可以创造出生动可感的教学情境。比如:讲授锐角三角函数,可以通过学校操场旗杆影子长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来引入三角函数的应用,先出示不同时刻旗杆影子的照片,问:用什么办法才能求出旗杆的高度呢?自然导入,引发好奇,促使学习愿望。探究时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体构造直角三角形模型,并思考边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利用比值表达边和角之间的关联,在联系前序知识的基础上,建立数感,促进抽象建模能力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数学思考和数学应用意识。
二、问题驱动策略——搭建思维阶梯,激发深度探究
精心编制的问题链能够推动课堂。以探究平行四边形性质为例,最初提出“平行四边形都有哪些基本特征”,引出对边、对角的关系等;之后更具体地发问“如何用实验的办法得到对边和对角的结论?”,带着学生实际去尝试实验,用剪刀把纸片剪开,再拼摆起来看看是否得到了相等的边和相等的角;第三步还可以更进一步地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是否也有某种特殊的性质呢?又该怎样去找证据证明它?”……一层层的递进犹如攀楼梯一样,一步一步带领着学生的探究思路越挖越深。同时兼顾观察、归纳和演绎几种思维方式,想方设法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并体验自己的思想观念。从而将知识受体变成知识求知者[2]。
三、小组合作策略——汇聚多元智慧,强化交流协作
依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把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不同的同学放在同一组内,每组 4~6 人。将各个小组成员分配不同任务,比如在因式分解拓展课上进行小组任务安排,让一部分同学寻找题目切入点,另一部分同学认真完成分解步骤,还有部分同学整理思路为后续汇总汇报做准备等。在具体交流环节中促进思维交融,可以让学困生从同伴身上得到启示,学会找解题方法;也可以让思维活跃的学生通过讲解使自己更加深刻地了解知识的意义,学会站在别人角度换位思考问题,加深自己对于事物的认知水平,增进理解。在此过程之中提高学生们的数学知识点水平的同时也锻炼学生们沟通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们倾听他人反馈并提出质疑的能力[3]。
四、信息技术融合策略——赋能课堂可视化,突破学习难点
用多媒体、动画演示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化难为易。二次函数图像平移规律讲解环节,用动态数学软件,实时呈现函数表达式系数变化引起图像的平移和伸缩情况。屏幕上动态变化的抛物线让学生看到平移的方向和系数的关系,从而将原本较为晦涩难懂的平移规律具象化,化难为易,降低了学习难度,同时帮助学生建立了空间想象和几何直观。在线学习平台可以提供分层次、不同进阶水平的作业,为学生提供了平台、资源及可能性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以及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帮助学生个性化学习;另外,还可以为学生开辟出课外学习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五、多元化评价策略——关注成长全程,激励持续进步
放弃“一考定生死”的封闭式评价方式,建立起指向思维发展的多元评价方式,在课堂上随时给予学生激励、夸赞;作业批改不仅有正误之分,还多处运用评语评析,“解题时有自己的思路,只是细节可以更完美一些”,用评语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予以指导;通过阶段性小组互评的方式从合作情况、贡献大小等方面评价其他同学,既利于自我评价又利于同伴间的相互评价;结合项目式学习开展的过程展示,用活动表彰单“颁发”“最佳创意奖”“团队协作之星”等荣誉给在活动中综合能力强的学生,真正培养学生内驱力,在学习的道路上向达成核心素养稳步前行[4]。
结束语
培养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不是一日之功,是需要教师不断地钻研教材、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让课堂焕然一新。情境创设点燃兴趣;问题驱动启迪思维;小组合作共享智慧;信息技术助力突破;多元评价护航成长,用不同的方式达成相同的功效,成就一名有深厚的数学基础、敏捷的思维和创新意识的新时代的人才,为将来更好的学业进阶和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硕 .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J]. 数理天地 ( 初中版 ),2025,(05):128-130.
[2] 吴军 .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5,(06):22-25.
[3] 魏石磊 .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J]. 学苑教育 ,2025,(01):25-27.
[4] 朱文雷 .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