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培养的游戏化教学策略研究
王迪
博兴县实验幼儿园 256500
引言 :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要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大班幼儿(5-6 岁)正处于“前书写”向“前阅读”过渡的关键期,其语言理解能力、注意力持续时间较中小班显著提升,但仍保留“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学习特点——据幼儿园教学实践调研显示,采用游戏化形式开展的阅读活动,幼儿主动参与率可达 90% 以上,而传统“教师讲、幼儿听”的阅读活动,参与率不足 60% 。
当前部分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教学形式固化,多以“集体读绘本、逐页讲解”为主,缺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互动设计;二是阅读材料与游戏脱节,仅将绘本作为“讲解载体”,未转化为幼儿可操作、可体验的游戏资源;三是忽视个体差异,统一的阅读任务难以满足不同阅读基础幼儿的兴趣需求,导致部分幼儿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探索科学有效的游戏化教学策略,破解大班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培养的痛点,不仅符合幼儿学习发展规律,更是推动幼儿园语言领域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课题。
一、幼儿园大班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培养的核心需求与现存问题
在设计游戏化教学策略前,需先明确大班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培养的核心需求,精准定位当前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为策略构建提供依依据。
(一)大班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培养的核心需求
基于大班幼儿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其早期阅读兴趣培养需满足三大核心需求:
具象化体验需求:大班幼儿仍以具象思维为主,难以理解抽象文字符号,需通过“图画观察、实物操作、场景模拟”等具象形式,将阅读内容与生活经验关联,
2. 主动参与需求:该阶段幼儿自我意识增强,渴望“动手做、主动说”,而非被动接受知识,阅读活动需设计“可操作、可表达”的环节,例如让幼儿动手粘贴故事拼图、主动讲述自己理解的故事情节;
3. 成就感获得需求:大班幼儿开始关注“自我能力认可”,若阅读活动难度过高或缺乏反馈,易产生挫败感,需通过“小任务、小奖励、小展示”等设计,让幼儿在阅读中获得成就感,例如完成阅读闯关后获得“阅读小达人”贴纸。
(二)当前大班幼儿早期阅读教学的现存问题
通过对多所幼儿园大班阅读教学的观察与调研,发现当前教学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
1. 教学形式单一,缺乏游戏化设计:约 70% 的阅读活动仍采用“教师逐页讲解绘本,幼儿静坐倾听”的模式,仅在活动末尾加入“提问互动”,未将游戏与阅读内容深度融合,导致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不足 5 分钟,部分幼儿出现玩手指、交头接耳等走神现象;
2. 阅读材料利用不足,游戏载体缺失:教师多关注“绘本内容讲解”,忽视将绘本转化为游戏资源,
3. 忽视个体差异,兴趣激发不均衡:阅读活动多采用“集体统一任务”,
二、幼儿园大班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培养的游戏化教学策略
针对大班幼儿阅读兴趣培养的核心需求与现存问题,结合游戏“趣味性、互动性、体验性”的特点,构建四大类游戏化教学策略,实现“阅读内容游戏化、游戏过程阅读化”的融合目标。
(一)情境创设类游戏策略:激发阅读好奇心
情境创设类游戏通过构建与绘本内容相关的真实场景,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阅读主题,激发主动探索的好奇心,常用形式包括“场景布置游戏”“道具导入游戏”。
场景布置游戏:教师根据绘本主题,利用教室环境布置沉浸式阅读场景,让幼儿在场景中自主发现阅读线索。
道具导入游戏:通过展示与绘本内容相关的实物道具,引发幼儿的“提问兴趣”,自然导入阅读活动。
(二)操作体验类游戏策略:深化阅读理解
操作体验类游戏通过“动手做”的方式,让幼儿将阅读内容转化为具体动作,在操作中深化对故事的理解,常用形式包括“绘本拼图游戏”“手工创作游戏”。
1. 绘本拼图游戏:将绘本关键页面(如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打印成拼图,让幼儿通过拼图梳理故事情节。
2. 手工创作游戏:让幼儿根据阅读内容制作手工作品,将“抽象故事”转化为“具象作品”,强化阅读记忆。
(三)角色扮演类游戏策略:强化阅读参与感
角色扮演类游戏让幼儿扮演绘本中的角色,通过“说角色的话、做角色的事”,沉浸式感受角色情感与故事内涵,常用形式包括“角色对话游戏”“故事演绎游戏”。
角色对话游戏:选取绘本中富含对话的段落,让幼儿分角色朗读或创编对话,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2. 故事演绎游戏:将整个绘本故事改编为“小剧场”,让幼儿完整演绎故事情节,包括动作、表情与对话。例如,阅读《消防车的故事》后,教师分配“消防员、报警人、被困人员”等角色,准备“玩具消防车、安全帽、电话”等道具,让幼儿演绎“接到报警- 开车出发- 救援被困人员”的完整过程。演绎前,幼儿需反复阅读绘本,确认“消防员穿什么衣服”“报警时要说清什么”;演绎中,幼儿需根据情节自然表现角色情感,如被困人员“害怕的表情”、消防员“认真的动作”。
结语
幼儿园大班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培养,需遵循“幼儿为本”的原则,将“游戏”作为连接幼儿与阅读的桥梁——游戏化教学不仅能解决当前阅读教学中“形式单一、参与不足”的问题,更能让幼儿在“玩”中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要我读”变为“我要读”。本文构建的“情境创设、操作体验、角色扮演、竞赛闯关”四大类游戏化教学策略,通过具体案例验证了其在激发阅读好奇心、深化理解、强化参与感、提升成就感中的有效性,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可直接应用的教学方案。
未来,大班早期阅读游戏化教学还可进一步拓展:一方面,结合“家园共育”,设计“家庭阅读小游戏”,如让家长与幼儿一起玩“绘本角色接龙”,延伸阅读兴趣至家庭;另一方面,利用数字化工具,如制作“绘本互动小游戏”课件,让幼儿通过触屏操作探索阅读内容,适应新时代幼儿的学习特点。
参考文献:
[1] 梅宇洁 .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研究 [D]. 闽南师范大学 ,2018.
[2] 段然 . 家园共育视角下大班幼儿阅读兴趣的影响路径研究 -- 基于定性比较分析 [D]. 广西 : 广西师范大学 ,2023.
[3] 肖静. 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养成的个案研究[D]. 广西: 广西师范大学,2018.DOI:10.7666/d.D01508107.
[4] 江志军 . 以玩促学活跃氛围 -- 谈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 [C]// 第三届教育建设与教学改革论坛论文集. 2025:1-4.
[5] 李春萌 . 面向数学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培养的任务驱动教学优化研究 --基于小组游戏竞赛策略[D]. 广东: 广州大学,2023.
作者简介:王迪(1996.09),女,汉, 山东省滨州市,本科,初级教师,职务:无,研究方向: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