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给排水管道试压技术在市政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仲衡
丹东市城市环境服务中心 辽宁丹东 118000
引言
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正常运转的重要支撑,管道作为工程核心组成部分,需长期承受内部介质压力与外部土壤荷载。在施工过程中,管道接口处理不当、管材质量缺陷、施工工艺不规范等问题,易导致投用后出现渗漏,给水管网渗漏会造成水资源浪费,增加供水成本;排水管网渗漏则可能污染地下水体,若渗漏严重还会引发路基空洞,导致路面塌陷,威胁交通与行人安全。
一、给排水管道试压技术的核心内涵与主要类型
1.1 核心内涵
给排水管道试压技术是指在管道安装完成后,通过向管道内充入流体(水或气体)并施加规定压力,持续观察压力变化与管道状态,判断管道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技术手段。其核心目的有二,一是检验管道结构强度,确保管道在设计压力下不发生破裂、变形等结构性损坏。二是检验管道密封性,排查接口、管材本身的渗漏点,确保介质输送过程中无泄漏。
1.2 主要类型
水压试验以水为试验介质,凭借水的不可压缩性与易获取性,成为市政给排水管道试压的主流方式,适用于金属管、塑料管等多数管材。试验时向管道内充水,排出空气后逐步升压至规定压力,保持一定时长观察压力变化,若压力下降值在允许范围内,且管道无破裂、渗漏现象,则强度试验合格;随后降至严密性试验压力,延长观察时间,进一步检验接口密封性。水压试验的优势在于试验过程直观,渗漏点易通过水珠、水位下降等现象察觉,且水对管道无腐蚀性,不会对管材造成额外损伤,尤其适合埋地给水管网与重力流排水管网的试压检验。
二、给排水管道试压技术应用前的准备工作
2.1 管道安装质量检查
试压前需全面检查管道安装质量,确保无施工缺陷影响试验结果。重点检查内容包括,管道外观无明显划痕、裂纹、凹陷等损伤;管材规格、壁厚符合设计要求;接口连接牢固,焊接接口无夹渣、气孔,承插接口填料饱满,热熔接口无错位、虚焊;管道支吊架安装位置准确、间距合理,能有效支撑管道重量,避免试压时管道移位。需确认管道与设备的连接部位已断开或采取隔离措施,防止试验压力对设备造成损坏;管道上的阀门需处于全开状态,确保管道内流体畅通,无局部憋压现象。
2.2 试验设备准备与校验
试验设备的性能直接影响试压结果的准确性,需提前准备并校验。核心设备包括:压力源,用于向管道内加压;压力表,用于监测管道内压力,需选用精度符合要求的仪表,量程应为试验压力的 1.5-2 倍;流量计,用于水压试验时计量充水量与排水量;检漏工具,用于气压试验时排查渗漏点。所有计量设备需提前送验,确保精度达标且在检定有效期内;压力源设备需进行空载试运行,检查运行状态是否稳定,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试压中断或数据偏差。
2.3 试验方案制定
结合市政工程特点与管道设计要求,制定详细的试压方案。方案需明确试验范围,根据管道敷设长度与管径,合理划分试压段,长距离管道需分段试压,避免因管道过长导致压力损失不均,影响试验结果;确定试验压力,根据管道设计压力与管材特性取值,强度试验压力通常高于设计压力,严密性试验压力则接近设计压力;规划试验流程,包括充水、排气、升压、保压、降压等各环节的操作步骤与时间要求;制定排水措施,水压试验后需将管道内积水排至市政排水系统,避免积水浸泡路基或影响周边环境。
三、不同场景下给排水管道试压技术应用要点
3.1 按管道功能划分
给水管网需承受持续的内部压力,试压重点在于强度与长期密封性。强度试验阶段,升压速度需缓慢,避免压力骤升导致管道应力集中;达到规定压力后,保持规定时长,期间若压力无明显下降,且管道无变形、破裂,即可判定强度合格。严密性试验阶段,降至规定压力后,延长保压时间。排水管网多为重力流管道,试压重点在于密封性,防止污水渗漏污染环境。对于无压排水管道,通常采用闭水试验,将管道两端封堵,向管道内充水至规定水位,保持规定时长,观察水位下降情况,水位下降量在允许范围内,且管道外壁无渗漏,则判定合格。
3.2 按管材类型划分
钢管、球墨铸铁管等金属管强度较高,但接口易出现渗漏。试压时需重点检查接口部位,钢管焊接接口需逐个涂抹检漏剂,排查气孔、夹渣导致的渗漏。升压过程需分阶段进行,每升高一定压力暂停一段时间,让管道充分适应压力,避免因压力骤升导致管道变形;强度试验压力需严格按设计要求取值,不可超压试验,防止管材产生永久性变形。
四、试压技术应用中的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
4.1 压力不稳定
试压过程中压力波动超出允许范围,可能导致试验结果误判。常见原因包括:管道内存在空气,水压试验时空气未排尽,加压后空气压缩或膨胀导致压力波动;试验设备故障,如水泵扬程不稳定、压力表精度不足;管道存在隐蔽渗漏,压力持续下降。应对策略是水压试验前需彻底排气,可在管道最高点设置排气阀,缓慢充水至排气阀出水且无气泡后再关闭;试压前校验试验设备,确保压力表精度与水泵运行稳定;若压力持续下降,需分段排查渗漏点,可通过观察地面湿痕、用检漏剂涂抹接口等方式定位,修复后重新试压。
4.2 管道变形
试压时管道出现弯曲、凹陷等变形,多因管材质量不达标、管道支吊架间距过大或试验压力超标。若管材本身存在质量缺陷,承受压力时易发生结构性变形;支吊架间距过大,无法有效支撑管道重量,试压时管道受力不均导致变形;试验压力超过管材承受极限,也会引发管道变形甚至破裂。
应对策略是施工前严格检验管材质量,杜绝不合格管材入场;按设计要求调整支吊架间距,确保管道支撑稳定;试压前核对试验压力,严禁超压试验,若已发生轻微变形,需更换变形管段后重新试压,避免投用后出现安全隐患。
4.3 排水不畅
水压试验后管道内积水无法顺利排出,可能导致路基浸泡、冬季结冰等问题。原因包括:管道坡度设置不合理,排水方向无足够落差,管道内残留杂物堵塞排水口,排水方案考虑不周,未预留足够排水通道。应对策略是试压前检查管道坡度,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必要时在管道低点设置排水阀;试验前清理管道内杂物,避免堵塞排水口。优化排水方案,可采用分段排水、机械抽水等方式,确保积水彻底排出。
结论
给排水管道试压技术是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关键,规范应用可排查施工隐患、避免后期运维风险。市政项目中,需按管道功能与管材类型定针对性方案,做好试验前准备,把控压力、时长等参数,解决压力不稳定、管道变形问题,全流程质控保结果准确。
参考文献
[1] 马森 . 探讨给排水管道试压技术在市政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5,(19):95-97.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2519032.
[2] 郭涵坤 , 韩世诚 . 给排水管道试压技术在市政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J]. 新城建科技 ,2024,33(01):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