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 数字化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应用研究
张艳玲
泉州华光职业学院 福建省泉州市 362121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建筑业持续转型升级,工程建设规模持续扩大且复杂程度不断提高,传统造价管理方式已难以适应精细化与动态化的现代管理要求。当前造价管理模式存在信息流通不畅、数据传递效率低下和跨部门协作薄弱等系统性问题。此类缺陷易导致项目最终成本与初期预算产生显著偏离,既降低了成本控制的实际效能,也大幅增加了项目整体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
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BIM 技术依托其可视化、参数化和协同化等核心特性为全过程造价管理提供了创新性技术支撑。该技术能够整合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各类信息, 不同参与方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显著提升造价管理的精确性和工作效率。2020 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工程造价改革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推行 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 BIM 技术在造价管理领域的发展[1]。
1.1.2 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理论价值体现在系统阐述BIM 技术与项目全周期成本管控的整合机制,拓展了工程建设领域数字化管理理论的研究深度与广度,为该方向后续学术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应用价值方面,研究基于BIM 技术在项目各环节实际应用情况及存在制约的实证分析,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化策略,指导施工企业改进成本控制流程,有效节约建设资金并提升项目市场竞争力。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研究采用递进式分析框架展开系统论述。首先梳理BIM 技术与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基础理论,继而深入考察该技术在各实施阶段的具体应用状况,随后重点分析当前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瓶颈与制约因素,最后基于实证研究成果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改进方案并通过典型工程实例进行验证。
1.2.2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系统梳理国内外学术文献、政策文本及行业分析报告,归纳总结BIM 技术在全过程造价管控领域的研究进展,为课题奠定理论基础。
(2)案例研究法:遴选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建设项目,系统解析BIM 技术在项目全周期成本管控中的实施路径与作用机制,进而提炼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及风险应对策略。
(3)归纳研究法:系统梳理所获取的文献资料与实证数据,深度解析BIM 技术在全周期成本控制实践中的实施障碍,据此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改进路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际研究进展
当前国际范围内BIM 技术在造价管理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主要形成了三大代表性体系:英美模式、欧盟标准以及亚洲实践。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主导修订的 SMM7 标准创新引入绿色建筑成本因子数据库并建立了动态成本调整模型。曼彻斯特大学研发的“BIM+5D”成本模拟系统实现了设计变更与成本控制的实时联动预警功能,该系统已获得 2024 年 CIOB 创新奖。美国的研究更侧重于市场化定价机制创新,德克萨斯大学开发的ML-CostPredict 机器学习模型将造价预测精度提升至 ±3.5% ,显著优于传统方法 ±8.2% 的误差水平。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开发的 Risk-Cost 三维矩阵涵盖质量、时间与成本三大维度,该模型已被纳入 AS/NZS 4360 风险管理标准,其在墨尔本港扩建项目中的应用有效降低了12.7 个百分点的成本超支率[2]。
1.3.2 国内研究动态
我国 BIM 技术在造价应用领域 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清华大学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 实现设计模型与造价数据的无缝对接。浙江华浦工程管理 统已获得专利认证(公开号CN120471675A),该系统实现 究方面,兰州理工大学刘平团队提出 BIM5D 与改进挣值法融合模 绩效指数,建立了成本偏差三级预警机制,显著提升了成本风险的事前预判能力[3]。
表1 :国内外BIM 造价管理研究对比

2 BIM 技术在全过程造价管理各阶段的应用现状
2.1 决策阶段
决策阶段对工程建设具有全局性影 于减少后续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风险,也能够显著提高项目 展全面市场调研工作,准确把握建筑行业的现实需求与 学研判行业发展趋向,并依据企业自身资源条件与战略目标筛 方案。 除市场因素之外,政策研究同样具有关键意义,政策导向与支持范围往 接影 响 及 踪政策变化能够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2.2 设计阶段
(1)设计概算与施工图预算编制:利用 BIM 模型自动提取工程量,能有效克服传统人工计算方式中容易产生的错误,从而提升工程量统计的精确程度和工作效率。同时,BIM 软件可以与造价软件无缝对接,快速生成设计概算与施工图预算。
(2)设计方案优化:BIM 模型的碰撞检 阶段存在的各类不合理问题。该功能有助于大幅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次数, 方面,BIM 模型的性能分析功能可对建筑能耗与自然采光等关键指标进行 化设计方案,有效降低项目长期运营阶段的能源消耗与维护成本[4]。
2.3 招投标阶段
(1)工程量清单编制:基于 BIM 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编制工程量清单,减少了清单编制过程中的错漏项,提高了清单的质量。
(2)招标控制价编制:利用 BIM 模型提取的工程量和市场价格信息,能够编制出更为合理的招标控制价,为评标提供了客观依据。
(3)投标报价:投标方可借助BIM 模型,对招标方所提供的工程量清单进行核查,识别其中可能存在的疏漏或错误,并及时提出反馈。同时可以利用 BIM 技术对投标方案做进一步优化,这能有效提升报价的市场竞争力。2.4 施工阶段
(1)工程进度款支付管理:借助 BIM 模型,项目团队能够动态监控施工进度,并根据实际完成的工程数量计算工程款项,确保进度款支付过程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2)工程变更管理:当发生工程变更时,利用 BIM 模型可以快速计 出变更部分的工程量与造价,评估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为变更决策提供依据。 同时 BIM 模 过程,便于后期的造价核算与审计。(3)索赔管理:利用 BIM 模型可以清晰地展示工程的实际情况, 为索赔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减少索赔纠纷。
在竣工结算阶段,BIM 技术主要应用于竣工结算环节。该技术基于三维模型快速核对竣工工程量与合同工程量的差异,有效识别结算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从而显著提升审核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
3 基于 BIM 的数字化全过程造价管理优化策略
3.1 技术优化策略
(1)加强 BIM 软件与造价软件的集成:鼓励软件企业开发具有良好兼容性的 BIM 软件与造价软件,完善软接口,实现数据的无缝传递与共享,提高造价计算的效率与准确性。
(2)提高 BIM 模型信息精度:加强对建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与对造价管理需求的理解,建立BIM 模型信息精度标准,确保模型信息能够满足造价计算的要求。
(3)加强数据安全管理:构建系统化的数据安全管理机制,采用加密技术与访问控制等有效手段,防止数据泄露风险,确保项目信息的完整性与保密性。
3.2 人才培养策略
(1)培养复合型人才:高校应当优化现有专业结构,增设BIM 技术与造价管理相融合的专门课程,旨在培养掌握BIM 技术并精通造价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可与高校共同构建协同育人机制,通过设立定向培养计划为学生提供深入行业实践的实习平台与项目机会。
(2)加强员工培训:企业应建立结构化的员工能力发展体系,通过定期开展BIM 应用及造价管控专项培训以持续提升员工专业技术与综合业务素养。同时应鼓励员工考取BIM 工程师和造价工程师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3.3 标准完善策略
(1)制定统一的 BIM 应用标准:政府应加快出台统一的 BIM 应用标准,规范 BIM 模型的建立、信息传递、协同管理等环节,提高 BIM 模型的兼容性与信息共享能力。
(2)重构造价管理流程:结合 BIM 技术的特点,对传统的造价管理流程进行重构,构建以 BIM 为核心的数字化成本管控体系,推动造价管理向精细化与协同化方向演进。3.4 管理提升策略
2.5 竣工结算阶段
(1)提高企业重视程度:企业应充分认识BIM 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重要性,加大对该技术的资源投入,建立BIM 应用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应用此项技术。
(2)完善协同管理机制:为提升BIM 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需构建面向项目各参与方的协同管理平台。该平台应明确划分各方职责与操作权限,促进团队间高效沟通与紧密协作,从而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与协同处理能力。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本文通过对基于 BIM 的数字化全过程造价管理应用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BIM 技术以其可视化、参数化、协同化等特点,为全过程造价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撑,能够提高造价管理的准确性与效率。
(2)BIM 在全过程造价管理各阶段均有广泛的应用,能够实现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 [5]。4.2 展望
随着 BIM 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未来基于 BIM 的数字化全过程造价管理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智能化: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造价管理的智能化决策与预测,提高造价管理的科学性与精准性。
(2)云端化:利用云计算技术,建立云端 BIM 协同平台,实现项目信息的实时共享与远程协同,提高工作效率。
(3)全过程集成化:进一步加强 BIM 技术与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的融合,实现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集成化与一体化。
未来研究应更深入探索BIM 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模式,并针对住宅、桥梁公共建筑等不同类型工程项目制定个性化应用策略,从而为建筑行业整体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坚实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工程造价改革工作方案[Z].2020.
[2] 比地招标网 . 招标控制价编制国外研究现状 [EB/OL].2025.
[3] 刘平 . 基于BIM5D 与改进挣值法的施工成本自动预警研究[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25.
[4] 张建平,李丁,林佳瑞 .BIM 在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J]. 建筑经济,2019 (05):10-15.
[5] 赵彬,孙洪鲁 .BIM 技术在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J]. 建筑科学,2019 (07):123-128.
基金项目:2024 年(下)校级科学研究规划项目(HGKY2024072)
作者筒介:张艳玲,2000 年,女,民族:汉,籍贯:福建漳州,学历:本科,单位:,职称:助教,研究方向:应用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