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景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奎管处奎屯河管理所 新疆 胡杨河 834034
摘要:水利工程具有多个特点,其施工质量受多重因素制约。开展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研究,有助于识别关键控制点,优化施工方案,预防质量事故,为打造精品水利工程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以下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引言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安全与效益发挥。在复杂自然环境和施工条件下,各类因素相互作用影响工程质量。从材料选择到工艺控制,从人员素质到管理水平,每个环节都可能成为质量隐患的潜在来源。深入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对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工程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
水利工程施工具有显著区别于其他建筑工程的独特性。工程规模普遍较大,涉及土石方开挖量常达数百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量可达数十万立方米,施工周期往往跨越多个水文年度。施工环境复杂多变,多数工程位于山区、河谷等地质条件复杂区域,面临滑坡、渗漏等自然风险,同时受季节性水文气象条件制约明显。技术难度较高,需要解决大坝防渗、高压灌浆、深基坑支护等专业问题,对施工机械和工艺要求严格。施工组织管理复杂,涉及土建、金属结构安装、机电设备调试等多专业交叉作业,需要协调大量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质量要求严苛,工程结构需要承受巨大水压力,对材料性能和施工精度要求极高,任何质量缺陷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安全风险突出,高空作业、爆破施工、隧洞开挖等环节危险性大,需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环境保护责任重大,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水土流失、水质污染等环境影响,实施生态修复措施。这些特点决定了水利工程施工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才能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2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2.1人员影响因素
人员素质与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施工人员专业技能不足会导致混凝土浇筑不密实、钢筋绑扎不规范等工艺缺陷,这些隐患在工程运行后可能引发结构渗漏甚至溃坝事故。管理人员经验缺乏将造成施工组织混乱,工序衔接不当,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安全意识薄弱容易诱发高空坠落、机械伤害等安全事故,不仅威胁人员生命,还会导致工程停工整改。此外,责任心不强会导致施工记录不完整,质量追溯困难,给后期维护带来隐患。人员流动性过大则会造成技术断层,影响施工工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这些人为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往往具有隐蔽性,在工程验收时难以全面检测,最终可能演变为重大安全隐患。
2.2材料因素
工程材料的质量缺陷将直接降低水利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水泥性能不达标会导致混凝土强度发展异常,影响大坝抗压抗渗能力。骨料含泥量过高将削弱混凝土粘结力,加速结构表面风化剥落。钢筋锈蚀问题会显著降低结构抗震性能,在洪水冲击下易发生断裂。防水材料失效将导致库区渗漏量增大,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还可能引发坝体管涌险情。止水带老化变形会使伸缩缝失去密封作用,加速结构渗漏破坏。材料存储不当造成的性能衰减,以及进场检验不严格导致的劣质材料混用,都会埋下长期质量隐患。这些材料问题往往在工程运行数年后才会显现,但一旦发生将大幅增加维修成本和处理难度。
2.3机械因素
施工机械设备的状态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混凝土搅拌站计量不准会导致配合比失调,影响结构强度均匀性。振捣设备功率不足将造成混凝土密实度不够,形成蜂窝麻面等缺陷。起重机械故障可能引发吊装事故,导致预制构件损坏或人员伤亡。土方机械性能不稳定会造成地基处理不平整,影响上部结构受力均匀。灌浆设备压力控制不精准将导致防渗帷幕连续性差,降低坝基抗渗能力。机械调度不合理会造成工序脱节,影响关键节点的施工质量。设备维护不及时导致的突发故障,不仅延误工期,还可能迫使改变施工工艺,降低工程质量标准。
3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3.1人员素质提升与管理制度优化
针对人员因素带来的施工质量问题,应当建立系统化的人员培训与管理体系。实施分级分类的专业技能培训计划,对混凝土工、钢筋工等关键工种开展专项技能认证,确保操作人员熟练掌握标准化施工工艺。建立施工工艺样板示范区,通过可视化交底方式强化质量意识培养。推行"师带徒"制度,保障技术工艺的有效传承,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技术断层风险。完善质量管理责任制,实行质量责任终身追溯机制,将个人绩效与工程质量直接挂钩。建立多层次的质量监督网络,配备专职质检工程师实施全过程质量巡查,重点监控隐蔽工程和关键工序。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开发移动端质量管控APP,实现质量问题实时上报、跟踪整改的闭环管理。定期组织质量案例分析会,通过典型事故警示教育提升全员质量风险防范意识。建立施工人员健康档案和心理疏导机制,避免疲劳作业和情绪波动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3.2材料全流程精细化管理体系
针对材料因素的质量风险,需要建立从采购到使用的全过程管控机制。严格供应商准入评审,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并实施动态考核管理,重点考察原材料生产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推行材料采购招投标制度,杜绝低价劣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完善材料进场验收标准,配备专业检测设备和人员,对水泥、钢筋等关键材料实行"批批检"制度。建立智能化材料追溯系统,通过二维码等技术手段记录材料生产、运输、存储等全周期信息。优化现场材料存储条件,设置标准化仓库和堆场,对不同材料分类存放并做好防潮、防锈等防护措施。实施材料使用审批制度,关键部位材料需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投入使用。建立材料质量档案管理制度,完整保存各类材料的检测报告、使用记录等资料。定期开展材料质量专项检查,重点核查材料存储状态和使用规范性。
3.3机械设备智能化管控方案
针对机械因素引发的质量问题,应当构建现代化的设备管理体系。建立施工机械准入制度,所有进场设备必须提供完整的性能检测报告和维护记录。推行设备信息化管理,为每台大型机械安装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控运行状态和工作参数。实施预防性维护计划,按照设备使用时长和工作强度制定科学的保养周期。配备专职设备管理员,负责日常点检和维护工作,建立完整的设备健康档案。开发机械设备调度优化系统,根据施工进度智能匹配设备资源,避免设备超负荷运转或闲置浪费。重点监控混凝土搅拌站、振捣设备等关键机械的运行参数,设置自动报警阈值,确保工艺参数稳定可控。建立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定期开展安全操作培训。设置设备应急保障预案,储备关键设备的备用零部件,确保故障时能及时修复。引入设备租赁管理平台,对临时性需求的设备采用灵活租赁方式,保障设备性能最优。
结束语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研究为工程质量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通过系统分析各因素的作用机理,可建立更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未来应结合新技术、新方法持续深化研究,推动水利工程质量标准不断提升,确保工程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更好发挥经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永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水上安全,2025,(04):61-63.
[2]宋斌,李钟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J].水上安全,2024,(24):4-6.
[3]陈淼.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措施研究[J].水上安全,2023,(16):142-144.
[4]李宇.浅谈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23):220-222.
[5]蔡宝红.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J].产品可靠性报告,2023,(05):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