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实践

作者

肖青青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水南中心小学 331613

摘要: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文分析了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现状与意义,从“以形喻数,开启直观之门”“借数解形,突破抽象之难”“数形交织,夯实知识之基”“趣味数形,点燃学习之情”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渗透策略,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实践;思维能力

一、引言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与形作为数学中的两大基本概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数形结合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够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直观的图形,或者将复杂的图形关系转化为简洁的数字符号,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正处于数学思维的启蒙和形成阶段,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现状与意义

(一)教学现状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视程度不足,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和单一,往往侧重于知识的直接讲解和题目的机械训练,忽视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引导。在一些课堂上,教师虽然会使用图形辅助教学,但大多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没有将数形结合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导致学生对数形结合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较为有限。此外,教学资源的利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丰富多样且针对性强的数形结合教学材料,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二)教学意义

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问题与直观的图形相结合,学生能够更形象地理解数学知识,从而发展其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同时,数形结合能够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当学生面对复杂的数学问题时,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可以将其转化为更直观、更易理解的形式,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有效途径。

三、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以形喻数,开启直观之门

在小学数学的起始阶段,许多数学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且难以理解的。这时,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图形的直观性,将抽象的数字符号和概念形象化,为学生开启理解数学的直观之门。例如,在教学“10 以内数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展示数量不同的实物图片,如 3 个苹果、5 只小鸟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中的数量,初步感知数字所代表的实际意义。再如,在讲解“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圆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平均分过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概念。教师将一个圆平均分成 4 份,其中的 1 份就是这个圆的四分之一,通过直观的图形演示,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分数的产生和意义,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一抽象的概念。

(二)借数解形,突破抽象之难

当涉及到一些较为复杂的几何图形问题时,仅依靠图形的直观观察往往难以准确地解决问题。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数的精确性,通过测量、计算等方式,深入分析图形的特征和关系,从而突破几何问题的抽象之难。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尺子测量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通过计算得出周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还能深刻理解周长与长方形长和宽之间的数量关系。再如,在讲解“角的度量”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让学生明白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并且可以用具体的度数来表示。

(三)数形交织,夯实知识之基

在一些综合性的数学知识教学中,数与形相互交织、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数学体系。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既包含数的运算又涉及形的分析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数形交织的情境中,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夯实数学知识之基。例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时,教师可以绘制一个带有坐标轴的平面示意图,标出不同地点的位置和方向,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用数对表示位置,用角度和距离描述方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数与形的知识,将位置的坐标与图形的方向关系相结合,从而更全面、更准确地掌握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再如,在讲解“简单的统计”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通过图形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并且能够从图形中提取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预测。

(四)趣味数形,点燃学习之情

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挖掘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数形结合素材,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到有趣的情境和故事中,从而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美丽剪纸作品,这些剪纸作品大多是轴对称图形,如蝴蝶、花朵等。通过欣赏这些精美的剪纸图案,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美,还能激发他们动手制作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剪纸活动,让他们在剪纸的过程中亲身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形成过程,理解对称轴的概念。再如,在讲解“认识时间”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小动物的钟表店”的情境,用卡通动物形象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分针以及它们的转动关系。学生在趣味横生的情境中,不仅能够轻松地掌握时间的相关知识,还能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四、结语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通过以形喻数、借数解形、数形交织、趣味数形等多种策略的渗透,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更加重视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将数形结合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引导,助力学生在数学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实现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宋桃. “创图”以致用数形巧结合——由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内容的遗忘问题引发的思考 [J]. 理科爱好者, 2023, (06): 203-205.

[2]盛海娟. 巧用转化 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成效 [J]. 小学生(下旬刊), 2023, (12): 64-66.

[3]苗金花. 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合数学思想的研究 [J]. 小学生(下旬刊), 2023, (12): 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