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山650 立式加工中心主轴定向系统优化
陈海江 伏亚芸
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 西安 710299
1. 引言
随着智能制造的深入发展,立式加工中心(VMC)已成为发动机壳体、减速器壳体、车桥桥壳等关键零部件自动化加工的核心装备。斗山 650 作为典型机型,在桥壳柔性生产线中承担 OP10 工序。现场环境属于“重切削、大流量冷却”工况:乳化液浓度 8%~12% ,喷嘴压力 0.8~ 1.2MPa ,雾化颗粒粒径 20~100μm ,相对湿度常年高于 85% ,且含有少量铁粉及油污颗粒。原设计采用外置 1024p/r 增量编码器,通过同步带与主轴 1:1 耦合,其防护罩仅达到 IP54 等级,长期运行后编码器腔体内积水、积油现象严重,轴承锈蚀、码盘污染,最终导致通信异常、信号漂移。传统解决方案包括:(1)升级编码器至IP67 防护等级,但受限于安装空间,需重新设计支架及防护罩,费用约6000 元/ 台;(2)增设压缩空气密封,但气源压力波动导致密封效果不稳定,且耗气量达 60…L/min,年运行成本增加约 3000 元 / 台。本研究基于 FANUC…0i-MC 系统提供的主轴定向功能,提出“内置编码器 + 接近开关”一体化方案,在不更换主轴、电机的前提下,以最小机械改动实现高可靠性定向。
2. 现状与问题分析
2.1…故障统计
2020-01—2021-01,自动化线共记录斗山 650 主轴相关报警 124 次,其中编码器类报警97 次,占比 78.2% 。主要报警代码:SP9051(编码器通信异常)、SP9052(编码器信号断线)。拆检发现编码器内部积水率 100% 。
2.2…原因归纳
(1)防护失效:外置编码器防护罩与主轴箱结合面仅采用单层橡胶垫密封,压缩量不足0.5mm ,无法抵御高压冷却液冲击;
(2)结构缺陷:编码器安装于主轴箱底部,外侧防护直接面对冷却液冲击;
(3)电磁干扰:编码器信号电缆与动力电缆同桥架敷设,屏蔽层断裂后 EMC 性能下降,导致偶发通信错误;
(4)维护困难:编码器安装空间狭小,每次更换需拆卸防护罩、同步带,平均耗时2.5…h,严重影响生产线开动率。
3.1…FANUC 主轴定向方式对比
FANUC…0i-MC 支持四种定向方式,如表 1
表1 :定向方式对比

通过对比可知:方式…A…虽精度高,但可靠性差、成本高,不符合生产线环境需求;方式B…虽成本低、可靠性高,但需依赖电机与主轴的传动比换算位置,若传动机构(如同步带)存在磨损或间隙(长期运行后同步带伸长量约 0.5-1mm ),易导致定向误差增大(实测误差可达 ±0.8∘ °),无法满足自动化换刀的 ±0.5∘ …精度要求;方式…D…精度最高,但成本过高(单台改造费用是方案…C…的…32…倍),超出生产线经济性需求;方式…C…通过…“接近开关粗定位 + …内置编码器精定位”…的组合,既利用了内置编码器的高精度与高防护性,又通过接近开关消除了传动间隙带来的误差,同时成本极低,完全适配生产线的高湿环境与自动化换刀需求,因此确定为本次优化方案的核心技术路线。
3.2…精度计算
定向分辨率 Δ Θ=360∘ /131072≈0.0027∘ °,远小于机械臂扣刀允许误差 ±0.5° ,满足要求。
4. 机械改造
主轴锁紧螺母(贝母),已均布 4×M6 螺纹孔。选用其中一孔安装 8mm 长内六角螺栓(头部高 4.5mm )作为检测块。
4.2…接近开关选型
选用M12…PNP 常开型电感开关( SN=4mm ,IP67,频率 2kHz )。安装支架为 6mm 钢板,中心孔距主轴外圆 1.5mm±0.2mm ,保证可靠触发。
图 1 :JYA3 端口定义

5. 电气设计
5.1…接线
信号接入CNC-JYA3 端口,定义见图 1
5.2…参数设置
关键参数及功能如表2 所示。其余伺服增益使用FANUC 默认优化值。

6. 调试与验证
6.1…调试流程
(1)空载旋转主轴,确认诊断 445 变化连续;
(2)执行 M19,观察一次旋转信号是否每转触发一次;
(3)调整 4077 使主轴停止位置与机械臂爪中心重合,误差 <0.2∘ ;
(4)连续执行 M19,100 次,记录最大偏差 0.18∘ 。
6.2…可靠性试验改造后连续运行180…天,共执行 M19 约 9.2×105 次,无一次SP 报警。
7. 经济性与推广价值
单台改造成本:接近开关120 元 + 支架 80 元 + 线材 50 元 ≈250 元,为外置编码器备件价格的 4%⨀ 。无需更换主轴或电机,停机时间
现已推广至同线 5 台机床,预计年节约维修费用2 万元。
8. 结论
(1)“电机内置编码器 + 接近开关”方案解决了高湿环境下外置编码器失效难题,定向精度满足自动化换刀要求。
(2)机械改动小、成本低、实施周期短,具备良好的工程推广性。
(3)后续可进一步研究绝对值电机编码器适配,实现免回零定向。
参考文献
[1] FANUC Ltd. αi/βi series spindle amplifier maintenance manual[Z]. 2022.
[2] 李志强 . 加工中心主轴定向精度分析与改进 [J].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21(9):110-113.
[3] 王磊 . 基于 FANUC 系统的数控车床主轴定位改造 [J]. 机床与液压 ,2022,50(4):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