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分析

作者

刘娜

安徽外国语学院 合肥 231201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1]。2024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约 58 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至 43.5% ,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数字经济以数据要素为核心,通过 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重构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推动中国经济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跃升,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动能。本文以全国31 个省市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究数字经济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突破瓶颈制约、实现跃升。

二、理论基础及影响机制分析

(一)数字经济理论

数字经济,是把数字化知识和信息作为主要的生产要素,把数字技术创新作为重要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载体,通过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与传统产业的创新融合的新型经济形态 [2]。数字经济的突出特征有数据驱动、快速迭代、融合创新和开放共享。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

2023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 “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新时代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当前的发展目标已经不是只关注数量的增长,而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维度的需求。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更加注重增长的含金量、创新的驱动力、生态的可持续性和成果的共享性,以实现质与量合理增长的动态平衡,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分析

数字经济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技术创新、优化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影响机制,带来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革新,推动经济发展从数量发展向质量发展转型。

在推动产业升级方面,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更推动产业运营模式、管理体系的全方位重构。此外,数字经济还催生了一些新兴产业。例如,人工智能产业、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这些新兴产业不仅可以拉动经济增长,还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为缓解目前严峻的就业压力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数字技术打破信息壁垒,减少信息不对称、优化资源调度,降低生产、流通、交易各环节的成本,提升经济运行整体效率。借助数字化与网络化路径,企业能够达成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

在技术创新领域中,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持续的创新活力。技术创新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革,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数字经济通过优化公共服务、扩大就业容量、缩小发展差距,让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形成良性循环,夯实社会发展的稳定基石,更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民生保障。

三、实证分析

(-)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基于 2011-2023 年我国 31 个省市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测算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采取省份和时间的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其中经济高质量发展(HQED)为被解释变量,指标选取参考孙豪(2020)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测评体系 [3]。数字经济(DIG)是核心解释变量,参考赵涛(2020)测度的数字经济水平的方法[4]。另外选取公路通达强度(HAI)、政府干预程度(DGI)、科技投入强度(ISTI)作为控制变量。本文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各省份统计年鉴。

(二)描述性统计本文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 1

表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由表 1 可知,经济高质量发展(HQED)的平均值为 0.237,标准差为 0.1 最大值为0.582,最小值为0.0809,整体来看我国经济高质量水平发展较好,但是各个地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数字经济(DIG)也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情况。

(三)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选择个体和时间的双固定效应模型来分析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回归结果见如表2 所示。

表2 基准回归分析

注: ******* 分别表示在 1% 、 5% 、 10% 显著性水平

表 2 结果可以看出,模型一和模型二中的数字经济的系数都在 1% 水平上正向显著,模型一回归系数为 0.195,说明当数字经济水平增加 1% ,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将提高 0.195% ,表明数字经济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且模型二在加入控制变量之后核心解释变量的系数由 0.195 增加到 0.210,再次验证了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表 2 中,各个控制变量均正向显著,说明控制变量选取的合理性。政府干预程度(DGI)和科技投入强度(ISTI)在 1% 水平上正向显著,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适当的政府干预有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投入为技术创新提供资源支撑,通过创新成果转化推动高质量发展。

四、结论和建议

本文基于 2011-2023 年全国 31 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经济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技术创新、优化公共服务来推动经济发展从数量发展向质量发展转型。

发展数字经济,助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应逐步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5G 基站、卫星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为数字经济发展筑牢根基。其次加强政府政策支持,为数字经济发展营造适配的政策环境,如出台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引导市场主体有序参与。最后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数字技术创新能力,科技投入推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普及,实现降本增效,提升效率,以更好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N]. 人民日报,2022-10-26.

[2]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R].(2020).

[3] 孙豪,桂河清,杨冬 . 中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评价 [J]. 浙江社会科学,2020,(8) :4-14+155.

[4] 赵涛,张智,梁上坤 . 数字经济、创业活跃度与高质量发展 : 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 [ J]. 管理世界,2020,36(10) :65 - 76.

[5] 张艳琴,王苏全 . 数字经济对山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应与路径研究 [J]. 经济师,2025(01):138-140.

作者简介:刘娜(1993-),女,安徽蚌埠,讲师,研究方向:数字经济。

基金项目:校级科研项目(Awky2024011);校级科研团队(Awkytd20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