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核心概念建构的策略研究

作者

张丽兰

康县长坝镇中心小学 746506

引言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重点逐步转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数学的核心素养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包括数学思维的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和创造力的激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数学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核心概念的建构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内容,它是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的基础。核心概念的理解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有效构建核心概念,成为了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与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在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数学的核心概念,提升他们的综合数学能力。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在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框架下,如何通过有效的策略帮助学生建构核心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和数学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核心概念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其数学核心素养。在这一过程中,核心概念的建构至关重要。核心概念不仅是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还直接影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理解深度和应用能力。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对知识点的系统性讲解和内在联系的梳理,帮助学生构建起对数学概念的完整认知框架。通过核心概念的建构,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还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从而提升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核心概念的建构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较为清晰的知识结构,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零散知识的情况。综上所述,核心概念的建构是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核心概念建构的教学策略

为了有效帮助学生建构数学的核心概念,教师需要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首先,教学内容的合理规划至关重要。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层次和顺序,确保知识的呈现是循序渐进的。教师需要将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作为教学的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各个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讲解一个数学概念时,教师应从实际问题入手,帮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中的问题来理解和运用该概念。这种情境式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深刻理解。

其次,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也是核心概念建构的重要策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符合其认知发展的教学活动。例如,在讲解加法与减法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物体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通过这种具体的操作,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而加深对概念的记忆和理解。此外,教师还应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概念的内涵。

三、课堂反思与评价在核心概念建构中的作用

课堂反思与评价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特别是在核心概念建构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进行课堂反思,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调整教学策略。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教师能够发现学生在核心概念理解中的盲点和困难,从而调整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教师还应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通过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讨论参与等方面的评价,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在核心概念建构中的进展与问题,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

四、学生自主学习与核心概念建构的关系

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核心概念建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而在核心概念建构的过程中,学生应当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需要通过设计灵活的学习任务和探究性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深化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学生可以通过动手画图、与同学讨论等方式,主动发现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规律。通过这种自主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数学概念,还能培养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结论

在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核心概念的建构是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设计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策略,通过合理的内容规划、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系统化的教学安排,以及课堂反思与评价等手段,帮助学生有效建构核心概念。研究表明,学生在建构核心概念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未来,随着教育理念的进一步发展,核心概念的建构将在数学教育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教师将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胥琴 , 邱云 . 谈计算机辅助小学数学教学 [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3,(S1):14-15.

[2] 胡利芬 . 小学数学教材创造性使用例谈 [J].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4,(11):36-37.

[3] 丁 怀 德 . 小 学 数 学 课 堂 中 的 教 学 创 新 与 教 学 评 价 [J]. 文 教 资料 ,2005,(22):35-36.

作者姓名: 张丽兰,性别:女,出生年份:1994 年1 月9 日,籍贯:甘肃省康县,民族:汉,职称:中小学二级教师,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单位所在省、市:甘肃省陇南市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