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数据背景下技工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路径研究

作者

姚传凯

鲁南技师学院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 276002

引言:“大数据”目前尚未拥有明确且统一的定义,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大数据技术能够为人们日常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带来极大的便利。故而,技工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应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大数据为背景,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建设放置在核心地位,加强大数据技术在技工院校体育课堂中的应用,通过数据收集、数据整合、数据分析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决策性,实现技工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创新。

一、遵循课程标准指导,确定体育教学目标

想要真正意义上实现大数据背景下技工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优化,教师应深度研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积极分析技工院校体育课程相关的课程标准,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与身心健康的发展作为整体教学导向,同时借助大数据技术对本校学生的运动水平、身体素质状况与体育学习需求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与核心素养培养准则,将满足学生未来成长需要、身心健康发展需求作为首要体育教学目标[1]。

比如,技工院校要按照体育课程标准,对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进行全方位培养。在运动能力培养方面,校方可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这一要点入手,在日常体育活动中加强对学生跑步、跳远、跳绳等运动技能的培养,并适当增加一些篮球、足球等高强度对抗性的体育运动,结合大数据分析的方式对学生日常运动习惯进行全面分析,且将对应的运动要点推送给符合要求的学生;至于健康行为方面,校方可联合教师共同组织学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为学生讲述基本的生理健康知识,向学生传递早睡早起、锻炼身体、饮食均衡等生活方式对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确保学生能够在体育课堂中逐步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利用大数据为学生生成个性化健康生活报表,为学生提供生活调整依据;而针对体育品德,技工院校应为教师灌输的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将德育教育内容渗透融合进体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多元化的体育运动引导学生形成竞争意识、团体意识、坚韧不屈、奋勇争先、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优秀品质,在潜移默化当中实现对学生体育品德的培养。

二、拓宽体育教学范围,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技工院校在制定体育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不仅要将传统体育基础运动技能教学与综合体能训练项目加入其中,还要将体育文化宣传、核心素养培养、健康习惯养成、理论知识讲述等内容适当融入其中,以此来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同时,技工院校还要灵活使用大数据技术,根据学校的数据库与学生日常体育运动过程进行系统化分析,统计本校学生的实际运动水平与真实学习需求,确保教师可以点对点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进一步保证体育教学效益[2]。

比如,技工院校可周期性开展全校范围的学生体能测试,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时监测、记录学生的体育运动数据,并利用其内部特殊算法对学生身体素质水平进行计算分析,生成内容准确、意见完善、逻辑清晰的学生运动档案,以便于教师后续针对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为了保证技工院校体育教学活动的科学性,校方还应在校外聘请专业的体育教学人员,结合学生运动档案对教师的教学规划进行系统化分析,在教师原有的教学规划上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设计增加整体教学活动科学性与合理性。最后,校方还要就体育课程的改革标准,在全校开展问卷调查活动,收集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以及对体育课程的教学整改意见,为后续教学目标的更改与教学活动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三、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线上体育平台

首先,技工院校要从教师角度进行思考,建设体育学科线上教研平台,对传统体育学科教研模式进行创新升级 [3]。教学研究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与教师个人执教水平的重要渠道,故而在大数据背景下,技工院校可通过 AI 技术的方式搜集整理体育课堂教学资源,并在人为筛选之后将其上传至本校线上教研平台当中,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互动共享,降低教师日常备课压力的同时,减少教师在教学资源检索方面的精力消耗,确保教师仅通过关键词就可以在线上教研平台中搜集到海量的体育教学资源,提升教师课前准备效率。此外,教师还可利用线上教研平台的会议模式,将编辑好的教研资料上传到资源库中,与教师共同参与学科教研会,打破传统教学研究时间与空间的桎梏,有效提高体育课前教研成效。

其次,技工院校还应根据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为学生建设体育学科线上教学平台,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改革,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确保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技工院校应组织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内容搜集相关的体育教学视频,并将视频资料自行剪辑整理上传到线上教学平台中,使学生能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的方式学习相关知识,大幅度提高课前预习效率与课后复习巩固质量。此外,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原有的基础上添加一些拓展性的体育教学资源,进一步拓宽学生的体育知识视野,如教师暂时教学过程中发现班级内男生大多对篮球、足球等高强度的大型竞技性体育运动感兴趣,而女同学则更喜欢跳绳、跑步、羽毛球等强度中等的体育运动,故而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在线上教学平台中上传相关运动的文化知识、明星访谈节目或经典赛事集锦,让学生可以在兴趣的驱动下自行观看视频内容,完成体育课堂的学习拓展。

四、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开展体育游戏活动

体育游戏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积极性,还能够有效增强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团结意识、竞争意识、规则意识等优秀体育品德。为此,教师在组织体育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要以实际教学内容为参考,设计出符合学生需求、体育教学需求、思政教育需求的游戏活动,充分发挥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中的辅助作用,从根本上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此外,教师还应在正式开展体育游戏活动之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时刻关注周围的环境、气象因素,保证体育游戏能够安全有序地开展,同时完善体育游戏规则、与奖励机制,让学生能够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良性竞争,实现体育与德育的深度结合。

如教师在真实开展体育运动前要优先为学生讲述具体游戏规则,并根据规则制定一系列惩罚措施,以此来督促学生严格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游戏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游戏规则意识,随后教师可将学生划分为若干游戏小组,要求各小组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良性竞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竞争意识,最后为了让学生能够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游戏活动当中,教师还要在游戏设计阶段适当加入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游戏内容,以此来磨炼学生的意志,在游戏过程中逐步养成坚韧不拔、勇往直前、不抛弃不放弃的优秀品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技工院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改革创新。

结语:综上所述,体育科目是技工院校整体课程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因此,体育课作为开展体育教学的重要载体,体育教师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在体育课堂中对自身传统体育教学理念与方法进行创新升级、推陈出新,在大数据背景下积极使用现代技术对学生运动数据进行搜集、整理与分析,以数据为主要参考依据落实技工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为学生构建更加高效、高质量的体育课堂。

参考文献:

[1] 胡志明 . 大数据背景下技工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探索 [J]. 教师 ,2023,(13):93-95.

[2]岳凯. 大数据背景下技工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路径[J].职业,2020,(09):29-30.

[3] 王越 . 浅谈技工院校体育课程的现状和改革 [J]. 职业 ,2020,(03):91-92.姚传凯男 1969.07 汉山东费县人 本科 职称:高级讲师 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教材版本:体育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