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河县林草资源管护与林草行政执法监管的难点及对策研究
思治明 杨荣嵘
梁河县林业和草原局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679200
1 梁河县森林草原资源基本情况
梁河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东北部。东北与腾冲市接壤,东南与龙陵县交界,南与芒市、陇川县毗连,西与盈江县为邻,县城遮岛镇距省会昆明 690 公里,距州府芒市 114 公里。辖 6 乡 3 镇,境内生活汉族、傣族、景颇族、傈僳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县域南北纵距 49 公里,东西最大横距 45 公里,国土面积 113644.45 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占据了84741.42 公顷,森林面积则达到了 75624.92 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 66.55%。梁河县县的森林蓄积量十分可观,达到了 930.37 万立方米。在森林资源中,天然林面积占据了 48378.44 公顷,而人工林面积则为 27246.48 公顷。值得一提的是,乔木林单位面积的蓄积量达到了 126.57 立方米 / 公顷。此外,草原面积相对较小,仅为362.21 公顷,这一数据来源于“三调”数据。
2 林草行政案件统计
梁河县在近 5 年内共办理了 390 起林草行政案件。具体按案件类型统计如下: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案件有76 起,进行开垦造成林地毁坏的案件有80 起,进行采土、采砂造成林地毁坏的案件有 7 起,涉及野生动物类的案件(包括非法运输、非法携带、非法猎捕、购买、无驯养许可证驯养野生动物)有 52 起,滥伐林木的案件有 39 起,盗伐林木的案件有 14 起,防火期野外用火的案件有17 起,非法收购、运输没有合法来源证明的木材案件有 2 起,未依法办理植物检疫的案件有 98 起,非法采集、出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案件有 3 起,擅自改变草原用地性质或非法使用草原的案件有 2 起。这些数据充分反映了梁河县在林草资源保护和管理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取得的成效。
3 林草资源管护与林草行政执法监管的难点
3.1 资源分布广与监管力量有限的矛盾
林草资源通常分布在广袤的区域,涵盖了多种复杂地形。然而,负责林草资源管护和行政执法监管的人员数量相对较少,难以实现对每一寸林草资源的实时、全面监管。在一些偏远地区,监管人员需要长途跋涉才能到达监管地点,这不仅增加了监管成本,还降低了监管效率。
3.2 违法手段隐蔽与执法取证困难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获取非法利益,采用的破坏林草资源的手段越来越隐蔽。他们可能选择在夜间或者偏远地区进行盗伐、开垦等违法行为,使得监管人员难以发现。而且,当监管人员发现违法行为时,由于现场证据容易被销毁或者转移,导致执法取证困难。
3.3 多部门协作不畅影响监管效果
林草资源管护和行政执法监管涉及多个部门,如林业部门、自然资源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公安部门等。各部门之间虽然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容易出现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现象。
3.4 公众生态保护意识淡薄增加监管压力
部分公众对林草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生态保护意识淡薄,在日常生活中存在随意破坏林草资源的行为。
4 林草资源管护与林草行政执法监管的对策
4.1 加强监管力量建设
针对林草资源分布广泛且监管力量相对有限的突出矛盾,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对林草资源管护和行政执法监管队伍的投入力度。首先,在人员配备方面,应积极招聘和培训更多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监管人员,以充实和壮大监管队伍。为此,可以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林学、生态学等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投身于林草资源监管工作,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同时,定期组织系统化的业务培训,涵盖法律法规、资源管理、应急处置等多个方面,全面提升监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确保他们能够胜任复杂多变的监管任务。其次,在监管力量的配置上,应根据林草资源的具体分布情况和重要程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区域划分,确保重点区域和关键部位有足够的监管人员驻守。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避免出现监管盲区和薄弱环节。此外,还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远程监控设备等,辅助监管人员进行高效巡查,不仅能够提高监管效率,还能有效扩大监管范围,实现对林草资源的全方位、立体化监控。
4.2 提升执法取证能力
面对违法手段日益隐蔽和执法取证难度加大的现实挑战,必须着力提升执法取证能力,确保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在装备配备方面,应为监管人员配备先进的调查取证设备,如高清摄像机、无人机、卫星定位系统等,这些设备能够在发现违法行为时,及时、准确地获取高质量证据,为后续的法律程序奠定坚实基础。其次,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在接到违法线索举报后,监管人员能够迅速到达现场,第一时间固定证据,防止证据流失或被破坏。同时,还应加强与周边居民、村委会等基层组织的合作,鼓励他们积极提供违法线索和证据,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督网络,构建起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管体系。此外,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对林草资源的动态变化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迅速启动调查取证程序。通过科技手段与传统执法相结合,全面提升执法取证的能力和水平,有效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切实保护林草资源的安全与稳定。
4.3 强化多部门协作
为了有效破解在多部门协同作战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难题,必须着手构建并不断完善一套跨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具体而言,应当成立一个专门的林草资源管理与行政执法监管协调领导小组,该小组将负责定期组织并召开联席会议,通过这些会议来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在会议中,各部门需要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确保每一项职责都分明清晰,从而有效防止因职责不清而导致的相互推诿现象的发生。此外,建议建立一个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实现林草资源监管信息的实时共享,以此来显著提升监管工作的效能。在处理具体案件的过程中,各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强联合执法的力度,形成强大的监管合力。例如,林业部门可以与公安部门紧密合作,建立一套联合执法机制,对盗伐林木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林草资源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4.4 提高公众生态保护意识
针对当前公众生态保护意识普遍淡薄,进而增加监管压力的问题,必须加大生态保护宣传教育的力度。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广泛开展林草资源保护的宣传活动,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从而提高公众对林草资源重要性的认识。此外,还可以积极组织并开展环保志愿者活动,鼓励更多的公众参与到林草资源保护工作中来,增强他们的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
5 结语
综上所述,林草资源管护与行政执法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加强监管力量建设、提升执法取证能力、强化多部门协作和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有效对策,能够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在未来的工作中,各相关部门应持续落实各项对策,不断优化工作机制,利用科技手段提升监管效能,同时深入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守护好林草资源,为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参考文献:
[1] 齐新 . 在深化改革中提升林业行政执法效能 [J]. 安徽林业科技,2024,50(06):3-10.
[2] 卓德教 . 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的要点探析 [J]. 中国林业产业,2024,(08):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