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微罩面技术在公路工程养护中的实践

作者

乔江林

新疆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塔城分公司 新疆塔城 834300

1 微罩面技术在公路工程养护中的优势

1.1 改善路面平整度

微罩面技术在修复路面微小不平整方面表现出显著效果,显著提升了路面的平整度与光滑性。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该技术所形成的平滑路面能够有效减轻车辆的颠簸现象,降低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系数。这一改进不仅提升了驾驶的舒适性,而且有助于减少车辆各部件的磨损程度,进而延长了车辆的使用寿命。此外,路面平整度的提高对于降低行车噪音具有积极作用,为周围环境提供了更为宁静的条件。

1.2 增强路面抗滑性能

随着道路使用年限的增长,路面的抗滑性能逐渐减弱,这为交通安全埋下了潜在风险。微罩面技术通过在道路表面施加具备优异抗滑性能的材料,显著提升了路面的抗滑性能。特别是在降雨或潮湿环境下,该技术有效增强了车辆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系数,显著降低了车辆滑移和失控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行车安全系数。

1.3 延缓路面病害发展

在公路路面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其结构易受到车辆荷载及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出现裂缝、坑槽等病害现象。微罩面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预防性维护手段,能够在路面病害的早期阶段进行干预,形成一道防护屏障,有效阻隔水分、氧气等有害物质的侵入,从而抑制路面病害的进一步恶化。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降低路面维修的频次和相关成本,而且有助于提升公路的使用寿命。

1.4 施工便捷高效

微罩面技术的施工流程相对简化,无需对既有路面进行大规模的开挖与重建作业。施工所用设备及工艺已达到较高成熟度,施工效率高,对交通流的影响相对较小。针对交通流量较大的路段,可选择在夜间或交通低峰时段进行施工,以最大限度降低对正常交通秩序的干扰。此外,微罩面施工后的养护周期较短,路面能够迅速恢复至通车状态,从而提升了道路的使用效率。

2 微罩面技术在公路工程养护中的实践要点

2.1 材料选择要点

微罩面技术中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首先是沥青材料,应选用具有良好粘结性、高温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的优质沥青。比如在高温地区,要选择针入度较小、软化点较高的沥青,以保证微罩面在高温环境下不产生车辙等病害。对于集料,要严格控制其级配、颗粒形状和含泥量等指标。级配合理的集料能够形成稳定的骨架结构,增强微罩面的强度和抗滑性能。同时,集料的颗粒形状应接近立方体,避免选用针片状颗粒较多的集料,以提高微罩面的密实度和耐久性。含泥量过高会影响沥青与集料的粘结效果,所以要确保集料的含泥量在规定范围内。此外,还可根据工程实际需求添加适量的添加剂,如抗剥落剂、纤维等,以进一步改善微罩面的性能。抗剥落剂能增强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特别是在潮湿地区,可有效防止水损害;纤维则可以提高微罩面的抗拉强度和抗裂性能,延缓路面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2.2 施工准备要点

施工准备工作是微罩面技术成功实施的基础。在施工前,要对原路面进行全面的调查和检测。详细了解原路面的病害类型、程度和分布情况,对于裂缝、坑槽等病害要进行准确标记和记录。根据检测结果制定合理的病害处理方案,如对裂缝进行灌缝处理、对坑槽进行修补等,以保证原路面的平整度和强度符合微罩面施工要求。同时,要对施工设备进行调试和检查。确保摊铺机、压路机等主要设备性能良好,运行稳定。对摊铺机的熨平板进行预热,调整好摊铺宽度、厚度和坡度等参数;对压路机的振动频率、振幅等进行调试,保证压实效果。此外,还要准备好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和工具,并将其运输至施工现场合理堆放。材料的堆放要注意防潮、防雨,避免材料变质。

2.3 施工过程要点

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直接影响微罩面的质量。摊铺是关键环节之一,要严格控制摊铺速度和温度。摊铺速度应保持均匀,不宜过快或过慢,一般控制在 2-4m/min 为宜。过快会导致摊铺厚度不均匀,影响平整度;过慢则会使沥青温度下降过快,影响压实效果。摊铺温度要根据沥青的类型和环境温度进行合理调整,一般在 150-170℃之间。在摊铺过程中,要注意摊铺机的操作,保持熨平板的平整和稳定,避免出现波浪、离析等现象。压实也是重要环节,要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边后中”的原则。先用轻型压路机进行初压,以稳定摊铺层;然后用重型压路机进行复压,提高压实度;最后用轻型压路机进行终压,消除轮迹。压实遍数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不少于4-6遍。在压实过程中,要控制好压路机的行驶速度和振动频率,避免过度压实或压实不足。同时,要注意相邻碾压带的重叠宽度,一般为 10-20cm ,以保证压实的均匀性。

2.4 质量检测要点

质量检测是确保微罩面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性能的重要手段。施工完成后,要对微罩面的各项指标进行及时检测。平整度是重要的检测指标之一,可采用3m 直尺等工具进行检测,其平整度偏差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厚度检测可采用钻孔取芯等方法,确保微罩面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抗滑性能也是关键指标,可通过摆式仪等设备检测其摩擦系数,保证微罩面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提高行车安全性。此外,还要对微罩面的压实度、渗水系数等指标进行检测。压实度要达到规定的标准,以保证微罩面的强度和耐久性;渗水系数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避免雨水渗入路面结构层,造成病害。对于检测不合格的部位,要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直至符合质量要求为止。

2.5 养护与开放交通要点

微罩面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在养护期间,要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车辆和行人通行,避免对微罩面造成损坏。养护时间要根据环境温度和沥青类型等因素确定,一般不少于 24 小时。在养护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微罩面的温度变化和表面状况,如发现有裂缝、泛油等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当微罩面的强度和温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开放交通。开放交通初期,要限制车速和轴载,避免车辆急刹车、急转弯等行为,以保证微罩面的正常使用和耐久性。同时,要加强对微罩面的日常巡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出现的病害,延长微罩面的使用寿命。

3 结语

综上所述,微罩面技术凭借其改善路面平整度、增强抗滑性能、延缓病害发展以及施工便捷高效等多方面的优势,在公路工程养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严格把控材料选择、施工准备、施工过程、质量检测以及养护与开放交通等实践要点,能够确保微罩面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有效应用,切实提升公路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微罩面技术有望在材料性能、施工工艺等方面取得进一步的突破,为公路工程养护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解决方案,为保障公路交通安全和畅通,推动交通运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赵梦醒 . 微罩面技术在公路工程养护中的实践 [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4,(13):220-222.

[2] 朱相宇 . 微罩面技术在公路工程养护中的应用 [J]. 交通世界,2024,(Z1):65-67.

[3] 解荣 . 微罩面技术在公路工程养护中的应用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10):100-102.

[4] 陈巧利 . 微罩面技术在公路工程养护中的应用 [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09):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