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 辅助下高中古诗词群文教学的“意象解码- 文化基因”双维课堂重构
梁妍
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 810000
引言
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思想内涵。本文提出并探讨了在生成式 AI 辅助下的“意象解码 - 文化基因”双维课堂重构模式,旨在通过 AI 的智能化辅助,推动古诗词群文教学的创新与提升。
一、古诗词群文教学的“意象解码- 文化基因”双维课堂重构的理论框架
古诗词教学中的“意象解码”是指通过对诗词中的意象进行细致的分析与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含义。古诗词中常常运用形象化的意象,如山川、花鸟、人物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形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与思想。这些意象并非仅仅是自然界的简单描摹,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符号和历史背景。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注重学生对诗词意象的表面理解,但如何从背后的文化层面进行解码,则是提升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关键。
“文化基因”则是指在古诗词中蕴藏的深层文化信息,包括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流派的文化基因,它们塑造了中国古代诗词的独特风格与价值观。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通过死记硬背和单纯的理解诗意来学习诗词,而忽视了其中蕴含的文化背景和哲理思想。而在现代教育中,特别是随着生成式 AI 技术的发展,我们有机会通过智能化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诗词中的文化基因,使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诗词的语言艺术,更能够从思想深度和文化层面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反思。
生成式 AI 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桥梁作用。通过对大量古诗词文本的学习和训练,生成式 AI 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从意象到文化基因的多维度进行分析,揭示诗词的深层含义。AI 可以通过对诗词中的关键词、句式、背景进行智能分析,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及其文化内涵。此外,生成式 AI 还能够生成与诗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和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背后的文化基因。
二、生成式AI 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生成式 AI 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意象解码与文化基因的双向反馈上。在“意象解码”方面,生成式 AI 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能够分析诗词中的每一个字、词、句,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诗词中的意象。例如,在学习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时,生成式 AI 可以通过智能生成工具分析其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的“白日”和“黄河”意象,帮助学生理解其象征意义,并引导学生感知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的宏伟场景和哲理思考。同时,生成式 AI 还能对学生的解读进行反馈,通过与学生互动,提升他们的理解深度和表达能力。
在“文化基因”解读方面,生成式AI 通过学习大量古代诗文及其文化背景,能够提供关于诗词背后的历史、哲学等多层次的信息。例如,学习李白的《将进酒》时,AI 可以通过对李白生平、唐代社会背景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诗人豪放、放旷的个性以及其文化内涵。同时,AI 还能帮助学生通过与诗人思想的对比,分析不同诗人所呈现的文化基因,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我思考能力。
三、生成式 AI 辅助下的“意象解码 - 文化基因”双维课堂教学的优势与挑战
生成式 AI 辅助下的“意象解码 - 文化基因”双维课堂模式,能够在教学中实现个性化、互动性强和实时反馈的特点。首先,AI 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深度,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接收到即时的反馈,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还能根据 AI 的建议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其次,AI 的辅助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特别是在群文教学中,教师能够通过 AI 的技术支持,对多篇古诗文进行综合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诗词间的内在联系和文化脉络。
然而,尽管生成式 AI 在古诗词教学中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AI 的辅助作用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技术素养和教育理念,教师需能够将 AI 的智能分析与传统教学经验相结合,以保证教学的效果。其次,AI 技术的普及程度和教学设备的完善度也直接影响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最后,如何让 AI 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并让学生产生兴趣和互动,也是未来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未来展望与发展方向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成式 AI 在古诗词群文教学中的应用将更加深入和广泛。未来,AI 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象和文化基因,还能通过智能化工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教师和 AI 的角色将逐渐发生转变,教师更多地成为引导者和资源整合者,而 AI 则成为辅助工具,提供智能化的学习内容和个性化反馈。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加强对 AI 技术的应用能力,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将其应用到教学内容设计、课堂互动和评价反馈等各个环节。未来的课堂将不再仅仅依赖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书本学习,而是通过 AI 与人类智慧的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加个性化的学习路径,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自信。
五、结语
生成式 AI 辅助下的“意象解码 - 文化基因”双维课堂教学模式,为古诗词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通过 AI 的智能分析与反馈,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与创新思维。未来,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生成式 AI 将在古诗词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多样化的学习体验,推动教育的智能化和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孟 晓 霞 . 高 中 古 诗 词 群 文 阅 读 议 题 的 设 计 方 法 [J]. 甘 肃 教育 ,2024,(20):116-119.
[2] 魏梦晴 . 群文阅读背景下高中古诗词专题教学研究 [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4,(09):54-56.
[3] 符书绅 . 古诗词大单元教学体系的建构 : 教材依据与基本特征 [J]. 语文天地 ,2024,31(09):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