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易错点的干预措施
陈智群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学府路中学 021008
前言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易错点的存在是学生面临的一大挑战,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信心,还可能导致对数学知识的误解和掌握不牢。随着课程内容的逐步深化,学生在数与形、代数、概率等多个领域的理解和运用中,容易出现概念混淆、计算错误、逻辑推理不当等多种问题。因此,及时识别并干预这些易错点显得尤为重要。
一、对数学易错点进行提前干预的重要性
如果一名学生在同一知识点上不断地出现错误,这不但会降低他们在数学方面的信心,还会导致老师对这名生的评估产生错误,更重要的是,还会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老师们应该注重发现他们的易错之处,并给予他们适时的改正和引导,让他们从易错变成易对。
然而,许多老师使用的这种教学方法都属于事后矫正。也就是说,学生在练习和考试中有什么问题,老师会针对这个问题来纠正。该方法有两个问题。第一,同学们的思想观念被定型了。新学习时,学生的理解、记忆已经有了偏差,而课堂上的巩固,也是按照这种偏差的思路和理解进行的。如此,错误的知识,技巧实际上已经较为“顽固”地存在于同学们的脑海里。到了那个时候,老师想要纠正,就很难了。这就是说,这个问题也许会一直持续下去。第二点,事后介入显然是一种“重复”的教育方式。在新课程开始的时候,老师们就已经按照计划进行了讲课(之前分析过,容易出错的地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老师的讲课设计有问题)。此时,老师发现了学生的错误,就会回归到原来的位置,调整教学方法(有些老师还没有调整),再带着学生重新学习一个知识点。很显然,他花了比平时多一倍的时间,才将这门课一气呵成地讲完。
在新课程开始前,老师可以提前判断出学生们的难点和易错点,并在准备课程的时候,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应的策略和程序,让学生们在新课程开始的时候,能够将易错点排除在“未错”之外。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巩固质量、练习效率和考试成绩,节约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可以用于对学生素养的培养和拓展。因此,在数学知识中,老师必须事先对某些易错的地方进行介入。但是,老师不可能完全预料到学生可能会犯的错误,难免会出现遗漏(不过,在提前介入的情况下,遗漏的地方会很小),所以,老师们必须采取事后纠正的策略。因此,对这些易错点,教师应采取事前干预、事后纠正的方法。
二、初中数学易错点的干预措施
1. 以学生为主,时刻注意学生学习情况
易错点的提前介入对象是学生,而学生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在课堂上,数学老师要按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的,提出可以避免错误发生的应对措施,促进学生更好地获得数学知识。在课堂上,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可以比较容易地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但在做题的时候,他们不一定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这就会造成他们在做题时容易出错,甚至是多错的情况。要想应对这样的局面,初中数学老师要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并以这种状况来进行教育工作,对易错点进行有重点的解释,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熟悉和运用。
比如,当学生在学习“二元一次公式和一次函数”的内容时,初中数学教师为了让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并掌握方程与函数的联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运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手段,一开始上课,老师们就开始创设问题式的教学情景,让同学们重新回顾以前的知识点,从而让同学们对“二元一次方程式与一次函数之间的联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次,数学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典型范例,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范例解题方法,并运用所掌握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在数学老师的基础上,以教科书中的难度为依据,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得到更好的集中,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学生错误理解并运用知识解题的现象的出现。
2. 注重知识讲解,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数学知识是由一些复杂的公式和一些抽象的概念共同构成的,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些概念和公式直接展示给学生,这样会让学生难以理解这个知识点。考虑到这一点,在教学的时候,数学老师们应当对一些不能完全理解的公式、概念等进行详尽的解释,促进学生深化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来完成解题任务,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深入了解一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更有效地运用它来解决问题,并且可以减少出现的失误,有利于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
比如,在学习“等边三角形”这一课程的时候,初中数学老师可以用详细的解释来帮助学生深化对等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室中,数学老师们会利用等腰三角形的知识点,来引出等边三角形,并鼓励学生们自己去阅读教科书中的内容,找到可以将三角形判定为等边三角形的方式。然后,数学教师便以例子为载体,通过演示,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熟练掌握等边三角的判定方法。在深入理解后,学生不但可以将其运用到解决的问题中,还可以轻松地应对与该知识有关的判断题和证明题,从而有效避免了错误的发生。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老师以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基础,发现在做题的时候,学生们都会犯相同的错误,并及时地对这些错误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一系列可以提前预防的良好教学策略,期望学生们可以运用正确的方法和解题思路来解决这些问题。在数学教师的高度关注和辅导之下,学生们可以使用正确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避免了错误的发生,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数学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薛惠萍,巩红江. 初中数学教学中易错点提前干预策略[J]. 新课程(教研版),2017(12):109.
[2] 索雷波 . 防患未然——初中数学易错题提前干预策略 [J]. 情感读本,2017(26):114.
[3] 宁柳妹 . 初中高年级数学易错题的提前干预研究 [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05):207.
[4] 杨灶红,谢凤娥,王华忠 . 初中数学知识易错点有效干预的研究[C]//2021 教育科学网络研讨会论文集. 2021:575-578 .
[5] 黎志恒 . 提前干预,有效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浅谈初中数学易错题形成原因及提前干预策略[J]. 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4):74.
[6] 王敏,王中华 . 提前干预初中易错题 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以六枝特区木岗镇初中为例 [J]. 贵州教育,2019(18):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