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将赏识教育融入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

作者

杜鹤

石家庄市第六十一中学 050300

引言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成长关键时期,其班级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学习与生活体验且对身心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情况下,强调通过发现、肯定和鼓励学生优点与进步来激发内在潜能、培养自信心和积极向上学习态度的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应用时,不仅有助于营造良好班级氛围、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还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

在学生进行学习以及参与班级活动之际,若能获得班主任给予的真诚赏识与肯定,那么他们便会察觉到自身的努力及付出已获认可,由此会生出极为强烈的成就感与自信心。而这样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对学生参与学习以及班级活动的兴趣起到激发的作用,推动着他们以更为主动的姿态投身其中,进而促使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以提高。

(二)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赏识教育可使得学生在学习与生活当中接连不断地收获成功的体验。借助班主任针对学生优点以及进步所给予的肯定,学生能够对自身的价值与能力有所认知,进而坚信自己具备克服困难的能力,能够获取更为优异的成绩。这种成功体验会进一步对学生的自信心起到强化的作用,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二、小学班级管理应用赏识教育的策略

(一)树立赏识教育意识,发掘学生优势特长

对于赏识教育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是班主任应当具备的。要树立起正确的赏识教育意识,对学生个体差异予以尊重,把每一位学生的独特之处都放在关注范围内,坚信每个学生都具备自身的闪光点以及发展潜力。在日常班级管理环节,需细心地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兴趣爱好以及学习特点展开观察,尽力去发掘学生的优势特长。就像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却擅长写作,针对这类情况,班主任可鼓励其多多参与班级作文比赛、向校报投稿等活动,而且在班级当中对其作品给予表扬并展示出来,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所在,让其自信心得以增强。再比如那些运动天赋较好的学生,班主任可以推荐其去参加学校的运动会,让其为班级争得荣誉,同时在班级里对其为班级所做出的贡献予以肯定。借助这样的方式,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身所擅长的领域收获认可与鼓励,进而将他们的内在动力激发出来。

(二)赏识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积极性

班主任为避免赏识方式单一的情况,应让赏识手段呈现多样化。口头表扬之外,像肢体语言、眼神交流等方式都可用来传递对学生的赏识之意。比如学生回答问题精彩时,班主任可通过竖起大拇指、鼓掌或者投以赞许目光这类举动,使学生从多方面感受到班主任给予的认可。同时,运用物质奖励这种方式于班主任而言也是可行的,像给表现优秀的学生颁发奖状、小贴纸、笔记本等小奖品,这些对小学生颇具吸引力的物质奖励,是能够将赏识教育的效果予以增强的。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借助班级公告栏、微信群等平台,把学生的优秀表现进行公开表扬,让更多人了解并认可学生的努力及成绩,进而对学生的积极性起到进一步激发的作用。

(三)建立友好关系,营造平等氛围

赏识教育得以顺利实施,其基础在于良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需主动摒弃“权威者”的做派,以如同朋友般的姿态融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在课间,主动参与孩子们的游戏,聆听他们谈论动画片时那兴奋的语气,牢记每一位学生的小绰号以及小秘密。于日常交流期间,多采用“我们一起想想办法”“你觉得这样做怎么样”这类体现平等对话的句式,使学生体会到被尊重所带来的那份暖意。在班级管理方面,可设立“班级议事箱”,激励学生通过便签写下关于早读安排、值日生分工等各类事务的想法,并每周召开“小管家会议”来集中探讨。就像制定课间纪律公约时,先让学生分组罗列出“最讨厌的课间行为”,随后共同商讨奖惩办法,如此形成的公约往往更易于被遵守。对于那些家庭存在困难或者性格较为孤僻的学生,班主任要对细节格外关注:不动声色地为忘带文具的孩子备好备用铅笔,在情绪低落的学生的作业本里夹上带有鼓励话语的小纸条。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遭遇瓶颈之际,班主任不要急于批评,而是要说“老师上学时也犯过类似的错,我们一起分析原因好吗”。这种饱含温度的互动会慢慢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让学生在信任的氛围里敞开心扉,唯有如此,赏识方能真正深入他们的内心,化作滋养其成长的阳光。

(四)全面客观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在实施赏识教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评价,班主任应做到全面且客观。不能单一地把学习成绩当作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尺,而是要综合考量学生在品德方面的表现、行为习惯的状况、社会实践的参与情况以及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予以关注,留意其努力的程度,及时察觉学生在各个层面所取得的进步以及展现出的优点,进而给予肯定与鼓励。就好比对于某个学习成绩平平然而乐于助人、积极投身班级活动的学生而言,班主任需对其良好的品德以及积极的态度加以肯定,激励其在学习方面同样秉持这种积极向上的劲头。与此同时,当学生存在不足之处时,班主任要以客观且委婉的方式来指出,并且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助力学生实现改进与提高。凭借这种全面客观的评价方式,促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知晓自身的优点与不足,推动学生达成全面发展。

结语

在小学班级管理领域,赏识教育作为一种兼具科学性与有效性的教育理念及方法,其重要作用不容小觑。借助诸如树立赏识教育意识、运用多样化赏识手段、构建友好平等师生关系以及开展对学生全面客观评价等策略的施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动机,助力学生收获成功体验,推动学生达成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馨元. 赏识教育视角下小学班级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 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24.

[2] 盛亚梅 . 赏识教育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 教书育人,2023(26):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