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环境检测的问题及综合治理对策研究

作者

魏伟峰 付永杰 李林海 宋润

武汉净澜检测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1 环境检测存在的问题

1.1 检测技术水平有限

当前,部分环境检测机构技术和设备陈旧,难以满足复杂检测需求。如对微塑料、内分泌干扰物等新型污染物,现有检测方法无法准确识别和定量分析,环境质量评估易遗漏潜在有害物质,不能全面准确反映环境状况。此外,不同地区检测技术发展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能及时更新先进设备和技术,欠发达地区受资金、人才限制使用落后手段,导致不同地区检测结果缺乏可比性。

1.2 检测标准不完善

现有的环境检测标准存在滞后性和覆盖面不全面的问题。随着环境问题演变和科研深入,新污染物和环境风险不断被发现,但检测标准更新慢,如某些新兴有机污染物已广泛存在,却未纳入国家统一检测标准体系,给环境管理和决策带来困难。同时,在一些特殊环境领域,像土壤污染修复动态监测、室内空气质量精细化检测等,缺乏明确详细的检测标准和规范,使检测机构缺乏统一指导,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3 数据质量把控不足

环境检测中,数据质量是关键。但部分检测机构存在数据造假、篡改等违规行为,一些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指使机构出具虚假报告掩盖环境问题,且检测机构内部数据审核机制不完善,缺乏对检测数据准确性、可靠性的有效监督和验证。此外,不同检测机构数据一致性差,因检测方法、仪器设备、人员操作等差异,同一环境样本在不同机构检测结果不同,这增加了环境管理部门数据分析和决策难度,也降低了公众对检测结果的信任度。

1.4 专业人才短缺

环境检测专业性强,需有扎实专业知识与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目前,我国环境检测行业专业人才数量不足,复合型人才尤其稀缺。高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课程侧重理论知识传授,对实践技能培养不够重视,导致毕业生入职后需长时间培训适应才能独立工作。此外,检测机构对人才吸引力不足,薪资、职业发展等有局限,使部分优秀专业人才流向其他行业。

2 环境检测问题的综合治理对策

2.1 提升检测技术水平

为了解决检测技术水平有限的问题,首先需要加大对环境检测技术研发的投入。政府应设立专项科研基金,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环境检测技术的研究,针对新型污染物开发更精准、高效的检测方法。例如,利用先进的光谱分析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等,提高对微塑料、内分泌干扰物等新型污染物的检测能力。其次,要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经济发达地区可以通过技术援助、人才培训等方式,帮助经济欠发达地区提升检测技术水平。建立全国性的环境检测技术共享平台,促进检测技术和设备的信息流通,使不同地区的检测机构都能及时了解和应用先进的检测技术。此外,还应推动检测设备的更新换代。检测机构要制定合理的设备更新计划,根据自身检测需求和经济实力,逐步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同时,加强对检测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2 完善检测标准

为了弥补检测标准不完善的缺陷,应加速检测标准的更新进程。相关部门要紧跟环境科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及时将新发现的污染物和环境风险纳入检测标准体系。成立专门的标准修订小组,定期对现有检测标准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标准能够准确反映当前的环境状况和科学认知水平。例如,针对新兴的有机污染物,尽快开展相关研究和标准制定工作,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同时,要拓展检测标准的覆盖面。组织专家针对特殊环境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制定详细、明确的检测标准和规范。对于土壤污染修复过程中的动态监测,明确监测的指标、频率、方法等要求;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精细化检测,制定涵盖多种污染物的检测标准和操作流程。通过完善检测标准,为检测机构提供统一的操作指南,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 强化数据质量把控

要解决数据质量把控不足的问题,必须严厉打击数据造假等违规行为。环保部门应加强对检测机构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检测机构进行抽查和专项检查。对于发现的数据造假、篡改等违规行为,依法予以严惩,提高违法成本。同时,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明确企业在环境检测中的责任和义务,防止企业指使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报告。此外,要完善检测机构内部的数据审核机制。检测机构应建立严格的数据审核流程,对检测数据进行多级审核和验证。设立专门的数据审核岗位,配备专业的审核人员,对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进行严格把关。同时,引入先进的数据质量控制技术和方法,如质量控制图、不确定度评估等,提高数据审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了提高不同检测机构之间的数据一致性,应建立统一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规范。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制定全国统一的环境检测方法标准,明确检测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操作要求。加强对检测机构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检测人员严格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此外,建立数据比对和验证机制,定期组织不同检测机构对同一样本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2.4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针对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高校应优化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建立实习基地,与检测机构、科研单位等合作,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提高实践技能。同时,引入前沿的环境检测技术和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检测机构要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改善薪资待遇,根据市场行情和人才的专业水平,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提高检测人员的收入水平。为人才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建立完善的晋升机制和培训体系,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例如,设立技术专家、项目负责人等岗位,为优秀的专业人才提供晋升机会。此外,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还可以通过举办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为环境检测行业的从业人员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授课和讲座,分享最新的技术和研究成果。组织行业内的学术研讨会和技术交流会,促进从业人员之间的经验分享和合作。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为环境检测行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3 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检测工作在环境保护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然而当前面临的检测技术水平有限、检测标准不完善、数据质量把控不足和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效能的发挥。通过实施提升检测技术水平、完善检测标准、强化数据质量把控以及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等综合治理对策,有望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提升环境检测水平。在未来的工作中,政府、科研机构、检测机构和高校等各相关主体应加强协作,形成合力,持续推进环境检测工作的改进和创新,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张海英,杨涛,刘彩霞 . 浅谈环境检测的作用与环保措施 [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5,6(04):82-84.

[2] 崔爱萍 . 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探讨 [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4,5(09):44-46.

魏伟峰 1988 年 2 月 12 日,性别 : 男,民族 : 汉,籍贯 : 河南省周口市,学历: 大专。研究方向 为环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