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分析环境空气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

吴合群

安徽省淮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安徽淮北  235000

前言:

环境空气监测并不是简单的气体取样,本身就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的特点。一方面,大气环境的动态变化特性决定了监测工作应考虑时空上的差异,不同的地点、时间监测结果可能大相径庭,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全面的监测网络。另一方面,由于监测指标来源多样,决定了采样方法的多样性,也增加了监测工作的复杂性。

1. 环境空气监测质量管理的内涵

环境空气监测质量管理是保证环境安全,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工作,是当下民众环保意识明显加强之下急需形成的一种管理体系。

通过环境空气监测可以确切知晓环境空气质量的现状以及其变化情况,而且还能给大气环境规划,大气污染防范,生态治理之类的政策制订给予有力的数据支撑。

环境空气监测数据的真确性直接关系着监测工作的效果,现场采样是整个环境监测过程中的起始环节。如果在现场采样过程中出现偏差,即使后续的实验室分析再精确,也无法弥补由于最初采样造成的系统性误差。所以,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从源头上把好数据质量关非常重要。

2. 环境空气监测中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2.1 优化采样方案编制流程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过程中,现场采样方案的设计起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只有在明确监测目的及相应技术要求的情况下,才能保证采样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现场采样方案的制定要涉及很多方面,如人员的安排、监测内容的确定、监测指标的选择、布点位置的规划、采样频率的设定、仪器设备的配备、样品的保存与运输规范,以及全过程质量控制的要求等等。

在方案设计之初就要结合环境质量评价的要求,确定监测内容和选择合适的监测指标,保证采样样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设置合理的采样频率,则是为了及时捕捉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1]。

2.2 做好采样设备管理

环境空气监测中,所用到的采样仪器的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监测数据可靠性。测量设备越精确,系统误差就越小,采集到的样品就能更真实地反映情况。

环境空气监测现场采样的设备种类很多,具体包含气体采样器,颗粒物采样器,气象参数监测仪等等,这些设备在功能和操作方面各不相同。倘若管理不善,就会造成监测数据出现偏差,或者采样失败。

而要想保证监测工作能够高效推进,就务必制订出一套完备的设备经营制度,并且创建起详尽的设备档案,把仪器型号,技术参数,使用频率以及维修历史之类的资料全部记录下来,一旦遇到问题就能迅速找到症结所在。

环境监测机构中安排专职技术人员定期检查、校准并维护仪器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仪器出现异常或者损坏,就要马上修理或者更换,不能让采样工作因此而中断,使用仪器之前,应该做必要的功能测试,保证仪器的运行状况符合既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2]。

随着监测技术不断发展,环境空气监测中越来越多趋向智能化。比如智能低流量空气采样器就能准确把握采样流速,并有效降低人为误差,在这方面监测中心需大力引进高端设备并持续改善采样操作方法,同时还要按时开展人员训练活动,使其熟悉新装备操作办法与保养技巧。 智能低流量空气采样器原理如图1 所示。

图1 智能低流量空气采样器原理图

2.3 样品运输质量管控

在环境监测中,样品的运送及保管是重中之重,采集来的环境样品若未得到妥善处理,就很可能会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比如温度上下浮动,光的照射状况,微生物造成的破坏以及运送途中出现的机械振动等等诸多因素都会引起样品成分变化,进而严重影响到最后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所以要想最大程度地保留样品原本的特性,就需要制定出一套严格有效的运送与保管规范体系。

当样品收集完毕以后,现场工作人员要马上开展一系列质量控制流程,首先针对不同样品的特性需求,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对于气态样品,一般采用密封良好的采样容器,如气袋、真空瓶等,并确保其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泄漏;对于颗粒物样品,如使用滤膜采集的样品,需将滤膜妥善放置在滤膜盒中,防止滤膜受损或被污染。同时,对包装进行必要的加固,如在样品周围填充缓冲材料,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震动对样品的影响)和选择恰当的保存办法(比如,对于那些需要低温保存的样品,应当把它放进冷藏装置;而对于容易被光照改变的样品,就该把它放在避光的地方;如果情况允许,还可以添加化学稳定剂来加强样品的稳定性)接着就是认真细致地记载采样过程中的环境参数和样品状况,这就包含采样时的气象情况,确切的采样时间,样品的外表特点这些重要信息。再之后,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把样品送到分析实验室去,运送途中一定要符合有关的技术规范,特别是样品交接时,要仔细核对样品数量,标识信息以及现场记录是否相符,而且还要做好规范的交接手续,妥善保留相关的凭证 [3]。

2.4 完善现场采样记录

虽然环境空气监测数据很难做到绝对精确,但通过健全的记录制度,依然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数据的可靠性。

规范的现场记录要包含详细的采样点位地理信息,记录采样的时间,当时气象条件,样品的编号,标识,采样设备的参数设置都是不可少的内容,采样期间碰到任何异常情况也要记录下来,所有记载都要按照统一的格式要求填写,保证信息的完整和规范。为了提升记录的合法性和严谨性,记载人员要用不容易褪色的书写工具,保持字迹清晰可辨,不能有涂改或者事后补记的情况,如果确实需要修正,一定要用正式的修改方法,还要标明修改缘由和修改者信息。

而且,现场记录的保存也要制订严格的制度,纸质记录应当存放在防潮防火的专门档案柜里,防止受潮,起火之类的意外损坏。电子记录要定时备份,还要设置合适的访问权限,保证信息的安全与保密,所有记录都要按照项目编号和时间顺序来归档,创建方便的检索系统,这样便于之后的质量检查和数据追踪。

结语:

在以后的环境空气质量研究中,一定要重视新式采样技术与质量控制办法的探寻及应用,这是得到高质量监测数据的关键保证,监测中心设备的支持和监测人员技能和意识提升同样重要,这对环境监测的整体效果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1] 李知乾 . 信息化背景下环境空气监测现场采样质控措施 [J]. 化工管理 ,2022,(35):27-29.

[2] 姚慕平. 浅谈环境空气监测中的样品采集、保存及运输的质量控制[J].清洗世界 ,2020,35(12): 61-62+64 .

[3] 隋玉杰 . 环境空气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分析 [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6(34):21.

作者简介:吴合群(1987-),男,本科,从事环境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