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路径探索
赵春林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第三小学 719400
前言
新课标下,写作教学的目标不再仅限于文字的规范与结构的规范,而是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本文将探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路径,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实践方法。
一、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写作教学过于形式化,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多数学生的写作态度普遍显得不够积极,表现为缺乏动力与兴趣,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入剖析和解决。究其原因,这主要归咎于传统写作教学理念的局限性所导致的。在传统的写作教学框架内,教师通常会引入一系列范例供学生研读,继而鼓励学生熟记并模仿这些范例中的精彩词汇与句型结构,期望学生能在后续的创作实践中,通过此类模仿活动提升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与文章构思水平。然而,鉴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认知发展的阶段特性,他们往往难以全面领会并有效运用这些高级词汇与句型,导致在创作过程中可能出现机械模仿而非真正内化的现象。
(二)写作内容不够生活化,难以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伴随小学语文教育领域的持续创新与优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选的文章日益紧密地融入了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境,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文本内容的现实关联性,而且特别适合于这一年龄段学生的阅读习惯与学习需求,旨在有效提升其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然而,在现实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实践中,教师并未充分挖掘并运用教材中所提供的优质范文资源。而日常写作训练活动通常未能紧密关联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在选取适当的写作题材时缺乏系统的规划与针对性,未充分考虑如何将学生的真实生活经验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二、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路径
(一)开展趣味写作教学,激发学生写作兴
教师应精挑细选并巧妙设计写作主题,充分利用学生兴趣点,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并积极引导其参与写作实践。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还能激发他们对写作活动的浓厚兴趣与热情。例如,在小学教育领域,特别是在“‘小小’动物园”主题的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创造性地运用绘本《我家是动物园》作为教学资源。通过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并细致分析该绘本,教师旨在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与丰富想象力。具体而言,这一过程鼓励学生探索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共通特征,以此为契机,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自然界的认知,还能够有效促进其语言表达和创意思维的发展。此绘本之独特优势体现在其鲜活有趣的角色描绘与丰富多样的色彩插图上,这些元素均能显著增强学生对于绘本阅读的吸引力与参与度。基于此,教师应深入指导学生探索并掌握比喻修辞技巧,通过沉浸式绘本阅读体验,帮助学生精准捕捉写作课程的核心——运用比喻描绘人类与动物间共通特质。此过程旨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鼓励其在实际创作中,不仅借鉴比喻手法,还能够巧妙地融入特定事例,细致描绘人物形象,以此深化对比喻修辞的理解与应用。在这一富有活力与趣味性的写作课程框架内,学生的写作热情得到了显著的激活与增强。
(二)写作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情感
教师应致力于更新其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将写作教学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实践的方法,以此激发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自然流露出真挚情感与个人体验。为了达成此目的,教师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涉及鼓励其细心留意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事件,以及对其周围人物与事物进行深入观察。通过此举,不仅能够显著增强学生的观察敏锐度,还能激发他们进行更为深刻的思考,进而有效地推动其写作技能的全面发展。例如,以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写观察日记”为主题,该写作任务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模拟实际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实践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可设想学生作为一位勤奋的园丁,其目标是培育出绚烂的花朵。在此情境下,学生需亲自动手选择合适的土壤、定期进行浇水操作,并持续观察植物生长状态,同时将每日的工作内容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体会详实记录于日记之中。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自然现象的理解与感知能力,还能培养其细致观察、系统记录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下,学生能够深刻地产生情感共鸣,撰写出的观察日记不仅内容丰富饱满,而且真切地流露出学生的个人情感与体验。
(三)写作教学注重融入课外拓展,拓展学生写作思路
教师应积极探索并整合在线资源,以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库,同时激发学生将现实生活经验与创造性思维相结合,从而促进他们构建更为系统且明确的写作框架与目标导向。例如,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我的奇思妙想”这一写作课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其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撰写一篇文章,详细阐述自己所构想的发明创造,以此向同龄人展示个人独特的创新理念与梦想。若直接启动该主题的写作实践,对学生构成一定挑战,他们往往倾向于复述教师提供的范例文本,从而在作品中难以彰显个人见解与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应探索利用丰富多样的网络资源,向学生呈现充满创意的小说故事和发明背后的历史细节与创新思维过程,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深入思考能力。学生在阅读这些故事后,往往会激发对其个人生活境况的深入反思,探寻自身是否存在可优化之处。若发现有此类需求,他们将被鼓励探索创新,尝试构思并设计一件实用物品,以此作为解决方案,从而实现自我改善与成长的目标。
结语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对学生的素养需求日益呈现综合性的特点。教师应高度重视写作教学的创新与优化,实施针对性策略以解决当前教学中存在的挑战,旨在显著提升学生的写作参与度与热情,引导其在创作过程中注入个人情感,同时鼓励思维的多元发展与创意的自由探索,进而全面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高久书.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2):9.
[2] 罗伟.新课标视角下的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训练与指导[J].新课程·中旬,2018(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