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深部热疗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王欢
乌鲁木齐市高新区 ( 新市区 ) 鲤鱼山街道鲤鱼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妇科疾病,患者由于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愈、体质虚弱等因素,会使病原体侵入盆腔,引起持续的炎症,慢性盆腔炎非常顽固,容易复发,患者会感觉到下腹部坠胀、疼痛、腰骶部疼痛等,在劳累、性交后以及月经前后会加重,还会伴随着月经异常、白带增多等一系列的症状,这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1]。目前对于慢性盆腔炎的各种疗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西药虽然可以有效地控制感染,但是患者如果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药性,而且对于由慢性炎症引起的组织粘连等病变的改善作用也是十分有限的,单一的中医药疗法效果比较缓慢,腹部深部热疗是一种具有良好疗效的物理疗法,其热效应可改善盆腔局部的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对炎性物质的吸收和分解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对改善肌肉痉挛和减轻疼痛也有一定的作用。中药保留灌肠的主要目的是让药物在盆腔病变部位发挥药效,从而增加局部药物的浓度,起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散结消肿等效果,腹部深部热疗与传统中医保留灌肠联合应用可能会产生更好的增效效应,改善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所以本研究通过腹部深部热疗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其对慢性盆腔炎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2 年 1 月 ~2025 年 1 月收治的 26 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做观察,根据治疗方式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 13 例,对照组平均年龄(36. 7±5.2 )岁,观察组平均年龄(36.9±5.1)岁,对比两组基本资料( ⋅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药物包括败酱草 30g 、薏苡仁 30g 、红藤30 g、蒲公英 20g 、延胡索 20g 、当归20 g、丹参 20g 、赤芍 15g ,加入 400ml 清水以文火煎煮,弃掉残渣,装入灌肠袋,温度为 39-41℃适宜,患者大便后采取侧卧位,从肛门插入 15 cm 深度的插管,一次用 50-100ml 的药液进行灌肠,患者要侧躺 30 分钟再将药液排出,以 10 天为一个疗程治疗 3 个疗程,经期停药。观察组加用腹部深部热疗,使用山东威海制造的 WBC-1 高频热疗设备进行治疗,最大功率 350 W,频率 27 MH,圆形电容电极 22cm×22 cm×2 cm,患者下腹、腰骶前后对置,电极板离小腹 4-6 厘米,温度 40-42∘C ,1 次/ 天,30min/ 次,10 次为一个疗程,经期停治。
1.3 观察指标
采用《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1.0 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Δx2 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并以(
)表示,若(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ΔP<0.05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临床上非常棘手的妇科常见病,它的病因很多,主要是由于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病原体不断侵袭或者周围器官炎症扩散、宫腔手术操作后感染等因素引起[2-3]。慢性炎症会引起盆腔组织充血、水肿、增生、粘连,形成瘢痕,从而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腰骶酸痛、月经不调、白带异常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这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目前虽然对慢性盆腔炎有多种疗法,但均存在局限性,虽然抗生素治疗可以迅速地控制住患者的病情,但是由于患者的长期用药,导致患者的菌群失衡和耐药性的产生,对于已经形成的组织病变如粘连、瘢痕等无能为力。单一的口服中药药效慢,不能快速改善患者的病情,而且经胃肠吸收后,在盆腔局部的有效浓度也受到限制,降低了患者的疗效,微波、短波等物理疗法虽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其效应的深度及靶向性均较差,所以寻找高效、安全、直达病所的新疗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研究发现,腹部深部热疗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单一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 P<0.05 ),腹部深部热疗是利用特定的设备精确地将热能传递到盆腔深部组织,提高局部温度,温度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血管扩张,提高局部血液循环,提高组织养分供应,加快新陈代谢,加快炎症介质的吸收和清除,减少组织水肿、充血情况的发生。热效应也可以通过对病原体生长繁殖的抑制,增强患者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帮助机体提高免疫力,有效促进炎症的消退。中药保留灌肠在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中充分发挥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作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以红藤、败酱草、丹参、赤芍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散结消肿类药物为主,该中药方剂具有良好的抗炎、解痉、软化粘连组织等功能,患者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过程中,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会提升,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中医还具有调整体内激素水平、改善盆腔内部微生态、促进人体自身愈合的作用,二者联用可为药物在腹腔内的深层加热提供有利的局部环境,同时又能强化其热效应,达到优势互补,大幅提升临床疗效。
腹部深部热疗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慢性盆腔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联合疗法运用了中医药治疗和物理治疗的协同作用,多途径、多层次地解决盆腔炎症,为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安全、高效、经济的新途径,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玲玲,黄燕,王畅 . 中药热奄包联合保留灌肠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24,7(4):329-333.
[2] 陈娟 . 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盆腔炎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的效果观察 [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5,31(1):19-21.
[3] 王燕美,杨艳琳 . 盆炎散结合深部热疗辅治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3,39(3):474-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