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多联动双引擎”背景下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实施策略
才华
天津市红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引言
“一体多联动双引擎”模式是中职会计专业改革的探索,该模式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核心连接点,统筹社团活动与技能赛事,将职业生涯规划理念通过基础课和专业课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形成阶梯式能力培育体系。这一路径依靠双创社团、营销社团等特色社团培养业财融合能力,并借助新技术赋能,将企业实际需求精准转化为教学课题,最终实现“教育链- 产业链 - 人才链”的闭环衔接。其创新亮点在于突破传统教学壁垒,让学生在真实商业环境中完成从技能操作到战略思维的进阶,为数字经济时代锻造兼具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财务人才。
一、" 一体多联动双引擎" 背景概述
受当前产业的升级与教育的变革双重拉动,中等职业教育正碰到独一无二的转型机缘。“一体多联动双引擎”培养模式的创新表现为其拥有系统性的设计思维体系,把原本断离的教学环节融合成统一体系。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为“一体”关键核心,超越传统就业指导功能范畴,贯穿三年培养的全阶段,同专业课程构建起动态的契合。专业基础课同专业课的“多层面联动”架构,借助课程群模块化规划达成知识与能力的渐进式积淀。实践平台“双引擎”驱动具体表现为社团活动跟技能竞赛的互补效应。这一培养模式十分突出的特点是形成了教育要素间的化学互动,引导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及职业发展形成良性的循环机制,探寻出培育契合数字经济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途径。
二、“一体多联动双引擎”背景里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推行意义
(一)破解专业教学痛点
面对“一体多联动双引擎”形势,中职会计专业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举措,从根源上对传统教学的逻辑闭环予以重构,这一模式直穿会计教育中理论和实践割裂的核心难关—过去学生虽熟练掌握借贷记账法,却不懂得业务场景里财务决策的意义,背得出税法规定但在真实企业税务筹划上力不从心[1]。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为贯穿性的串联线,把原本碎片化的知识内容串联形成动态能力链组。如在《税收基础》课程实施进程中,教师选取教材典型案例、生活场景及热点新闻案例设计情景剧,引导学生通过扮演纳税人、税务人员等多元角色,在复杂剧情冲突中识别和解决税收问题。税收知识原本相互割裂,而系列情景剧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串联主线,让学生在多场景、多角色的实践体验中,将零散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动态的能力链组,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有效衔接,提前适应未来职业生涯中可能面临的多元状况。教学转变打破了“教室学知识、企业练技能”二元割据的局面,让学生在校阶段可构建“做账 - 管账 - 用账”完整认知体系,通过“认知 - 实践 - 反思”的螺旋式递进进程,有效破除传统会计教育“学用脱钩”弊病,培育的学生能精准开展账务处理事宜,又可依据财务数据洞察业务难题,切实成为契合企业需求的业财融合人才。
(二)构建阶梯式能力培养体系
阶梯式能力培养体系的搭建呈现教育从职业启蒙至专业进阶的渐进式育人智慧。依托校内模拟药房等实训资源,将《市场营销》课程转变成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锤炼职业技能、实现能力阶梯式提升的实践舞台。首先,在职业启蒙阶段,教师将模拟药房设为“药品探秘空间”,通过药柜观察、简单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学生消除职业陌生感,建立基础认知,为职业规划提供框架。其次,在技能筑基阶段,聚焦“精准沟通与基础营销”,借助模拟药房的常见病用药咨询情境,结合视频回放、小组互评等方式纠正沟通问题,助力学生积累核心竞争力,明确自身优劣势,为制定中长期目标提供依据。最后,在综合提升阶段,模拟药房升级为“社区健康服务站”,侧重复杂场景应对与团队协作能力培养,通过复合任务让学生形成全局观与职业责任感,学会结合行业趋势规划职业路径。在该培养体系特地推出“职业素养评价指标”,把团队协作、合规意识等增添到评分维度里,形成围绕“品德固本 - 技能壮骨 - 实践励心”的全维度培养路径 [2]。
大赛是检验学习成果的衡量器。无论是 VBSE 营销技能赛项还是沙盘模拟企业经营赛项,赛题设计都是紧跟企业需求为导向设置的。这种“认知筑牢基础 - 技能强化升华 - 实战淬火成钢”的三阶培养道路,既契合了职业教育的认知逻辑,也构筑了和行业发展同步脉动的闭合框架。
(三)形成特色育人品牌
《企业财务会计》是中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中职学校财会专业的教学提供明确的方向和规范,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财会的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实际操作能力 [3]。创新创业特色社团育人模式提供补充与赋能,社团依托校园文创产品展销项目,开展聚焦“创业者社会责任”的主题研讨。学生在现金流管理工作中,要同步达成《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调研报告》的撰写。造就“取资于社会,反哺至社会”的商业伦理思维,如“智能报税服务怎样推动乡村振兴”,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德育新承载。
在项目开展的动态过程里,学生应冲破会计做账的单一视角束缚,能够进一步强化借财务逻辑优化商业架构的能力,实战训练使学生在攻克真切商业问题的期间里,水到渠成地实现业务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有机结合。获奖项目常常呈现出明显的业财融合特性——既能找准市场痛点设计产品,也能打造合规且高效的财务构架,这则是现代企业对财务人员期待的战略价值维度,这一类特色社团衍生出的教育品牌,关键价值是培育既掌握报表数字又熟悉商业逻辑的新型会计专业人才。
(四)深化产教协同育人机制
“一体多联动双引擎”模式依托校企命运共同体的搭建,突破了教育链与产业链之间的最后阻隔。通过企业导师驻校运作机制,邀请历届优秀毕业生担任企业导师,直接参与《审计实务》课程设计工作。他们将年审工作中函证程序优化的典型案例转化为教学方案,让学生在处理真实银行对账单差异相关分析的过程中,不仅掌握审计技巧,更构建起以风险引领的职业思维模式。学校与企业合作创建“职业道德教育案例库”,企业导师将“审计独立性原则”等实际职业困境转化为教学场景。企业导师的指导内容不仅涵盖技能操作,还通过“一张发票背后的责任”等微课,传递“严谨、守信、担当”的职业精神内涵。在学生轮岗实训时,需完成《岗位职业道德观察日志》,以此驱动职业认知与价值认同同步提升。
三、“一体多联动双引擎”背景下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实施策略
(一)课程联动策略
《会计基础》课程打破传统理论框架的壁垒,借助“出纳 - 会计主管 - 财务经理”逐阶提升式案例打造,助力学生在借贷记账练习阶段同步明确岗位晋升轨迹。教师在讲解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时候,可以配套呈现优秀毕业生自出纳岗位出发、三年后晋升财务主管的真实成长线路,达成专业认知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变。《Excel 财务应用》课程瓦解软件操作的孤立情形,打造“月末结账”“年度预算编制”等贯穿式场景课题,学生需借助数据透视表对销售部门给出的原始数据展开分析,实现技术操作同时把握业务部门需求。
从针对《沙盘模拟企业经营赛项》训练方法发布的调查问卷结果中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历届沙盘模拟企业经营国赛优秀案例对提高训练水平最有帮助。以学生《职业成长》档案为创新点搭建成长坐标,收录以往各届技能大赛获奖选手从校赛到市赛的备赛笔记;在选取参赛队员时,也倾向于通过拉开年龄差、采用“老带新”的方式。课程体系既保留了各学科专业的独立属性,又借助岗位任务、大赛标准与职业发展三条隐线构建起协同体系,促使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都能获得“了解现象,探究原理”的收获。
(二)社团建设策略
学校精心打造的双创社团、沙盘模拟企业经营社团、营销社团与职业生涯规划社团,始终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核心纽带,通过多元社团活动将职业规划理念深度融入实践全过程,不仅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更构建起“岗位模拟实践 - 沙盘对抗竞技 - 导师引领助力”的三维培养架构,为学生职业道路的清晰铺就提供有力支撑。
其中,职业生涯规划社团作为职业认知的“启蒙者”,通过系统指导帮助学生锚定职业方向;双创社团与营销社团化身岗位体验的“练兵场”,让学生在真实场景的模拟实践中,直观感受不同职业的特质与要求,进而校准自身职业定位;沙盘模拟企业经营社团则成为职业视野的“拓展器”,通过激烈的竞技对抗,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与决策能力,为未来职业发展储备核心素养。而各社团配备的专业导师,更以全程引领的“助推者”角色,为学生解答职业困惑、梳理发展路径。各类社团活动环环相扣,既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职业规划的理解,又帮助他们在体验中明确自身优势与发展方向,真正实现了职业规划从理论认知到实践落地的无缝衔接,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竞赛转化策略
三级竞赛选拔机制像金字塔一样夯实人才培养根基。校赛阶段组织开展点钞、电算化等多个基础技能比拼活动,助力全员参与此活动;市赛期间引入沙盘模拟企业经营这类综合性事项,测定学生业务财务融合素养;国赛对接的是智能财税这类前沿技术应用范畴。搭建渐次提升的成长阶梯,阶梯选拔使竞赛的普遍惠及性得到保障,且为出色苗子搭建了上升桥梁。
竞赛案例反向滋养教学,冲破传统课堂界限。教师把典型案例改成情景教学模块,学生分成小组去扮演各利益相关主体,通过辩论去把握税收政策的商业影响内涵。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里的财务数据分析任务被拆分成多个教学模块,融合于《Excel 在财务中的应用》课程,保障日常教学始终与行业实践的紧密衔接。
依托“金牌选手导师制”,打造出生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以往获奖学生组建辅导方阵,经由“老带新”手段分享竞赛体悟,他们打造的“错题锦囊”记录着平常的失误要点,“实战秘籍”梳理临场应对窍门。这种朋辈指引实现竞赛智慧的传递,且锻炼了学生表达及领导本领,在社团活动的实施阶段,获奖选手引导新生建设模拟实训体系,实现竞赛成果到教学资源的长久转换。
(四)新技术赋能策略
借助 ARE 虚拟仿真技术构建的智慧学习空间,通过还原企业真实场景,将业务相关的概念、单据及流程进行虚拟化整合与情景式设计,为学生打造沉浸式课堂。这一技术优势显著: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提前熟知岗位要求与流程,精准定位职业兴趣及适配方向,增强岗位适应力,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衔接;另一方面,依托多样化的业务模拟,可让学生清晰认知自身技能的短板与优势,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升专业能力、拓宽职业视野,为职业选择创造更多可能。
数智工厂综合实践教学云平台的建设,搭建起职业感知体验训练体系,有效提升学生运用新技术开展生产经营管理的能力。该平台的应用价值突出:其一,能将学生的实践成果转化为技术优势,塑造独特的职业竞争力,助力其在就业市场中崭露头角;其二,通过模拟数智化进阶过程,让学生明确各职业阶段所需的技能与素养,从而制定出适配的职业发展路径,清晰规划短长期目标,稳步提升职业发展层次。
结束语
实践证明“一体多联动双引擎”模式,将中职教育的课堂边界撕开,把行业前沿的各类动态、企业真实的多样需求和学生成长规律深度融合。借助课程联动策略开展知识重构、利用社团建设实现能力孵化、依靠竞赛转化达成成果反哺以及运用动态学徒制完成岗位衔接,该模式不光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胜任水准,进而培养出其面对复杂商业态势的创新思维模式。伴随智能财税、ESG 报告等新兴业务模式涌现,但该模式“实践中汲取知识、知识中开展创新、创新中收获成果”的核心观念,能为技术技能型人才造就给予长久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林俞含 . 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增值税申报技能培养策略研究 [J]. 科教导刊 ,2025,(15):65-67.
[2] 蔡燕青 . 当代中职会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以财经法规课程为例 [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0,(10):109-110.
[3] 周来娜 . 对中职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J]. 社会与公益 ,2025,(02):158-160.
[4] 郑丽 .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J]. 营销界 ,2024,(20):146-148.
作者简介:才华 出生年月:1982.9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天津市 学历:硕士研究生 职称: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会计,营销,经济
天津市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培训与研究中心 2024 年天津市中职学校德育研究专项课题(课题编号 :JJDYY202402005)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