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材料、形式
高镜蓉
常熟市古里幼儿园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 215533
阅读是了解事物和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在孩子成长阶段,培养阅读能力至关重要。早期阅读能力不仅为后续学习奠基,还能开阔视野、培养情趣。阅读专注力指孩子在一定时间内,将思维和注意力聚焦于阅读的能力。专注力高的孩子,阅读兴趣浓、自控力强,学习更自主。中班孩子因年龄小,专注力时间短、易受干扰。因此,要根据其年龄特点,营造阅读环境、提供合适材料、采用多样方式,以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提升阅读能力,形成稳定的阅读专注力。
一、营造阅读环境,提升有意注意力的稳定性及自控能力。
为提升孩子阅读专注力,可从营造阅读氛围与建立阅读常规两方面入手。在营造氛围上,教师应打造愉快和谐的阅读环境,在阅读区提供抱枕、毛绒玩具等温馨材料,给予孩子阅读安全感;同时与孩子围坐共读、讨论,以鼓励表扬的肢体语言及时肯定孩子,调动其自主阅读热情,增强有意注意稳定性。建立阅读常规时,合理安排桌椅位置,确保阅读空间宽敞,避免拥挤干扰;和孩子共同制定阅读规则,培养其轻轻拿书、安静翻阅、完整读完等良好阅读习惯;在集体阅读中,引导孩子专注聆听、细致观察画面细节,以此减少干扰,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
二、提供适宜的阅读材料,提升孩子专注力的稳定性。
1. 阅读材料——符合年龄特点
在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班级孩子的已有发展水平。相比较小班时,中班孩子的有意注意略有提高,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思维更加灵活,观察事物的能力更为精细了。可选择《谁藏起来了?》、《汉娜的惊喜》、《喜欢大的国王》、《安格斯迷路了》等情节丰富、内容稍复杂的绘本。这些对孩子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孩子无限的想象的阅读材料,让孩子的阅读专注力更加稳定。
2. 阅读材料——取材源于生活
生活即阅读,选择一些与孩子生活相关的早期阅读内容,更能引起孩子阅读中的共鸣,激发阅读的兴趣。如:《吃掉你的豌豆》、《我妈妈》、《一园青菜成了精》等绘本。这类绘本的内容都紧密地与日常生活相关联,当孩子在阅读中看到周围最熟悉的事物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时就会觉得亲切,从而产生继续阅读的欲望,就能更加专注地投入到阅读中。
3. 阅读材料——追随兴趣需要
只有追随孩子的兴趣才能保持他们的专注力,兴趣越浓厚形成的专注力就越稳定且集中。因此,孩子们会对那些故事情节丰富、画面较为复杂且充满探索与挑战的绘本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如:绘本《艾玛捉迷藏》,捉迷藏本身是孩子喜欢玩的游戏,绘本里色彩斑斓、情节丰富的画面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使他们能够长时间集中注意仔细地去阅读。
4. 阅读材料——紧扣主题活动
幼儿园的课程以主题活动为基础,有明确的主题目标和详细的计划,主题活动内容一般是根据孩子的兴趣产生的。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所发掘的阅读资源的价值,并将其融入到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使孩子通过阅读习得更多与主题相关的知识。
如:主题活动《探秘恐龙世界》中,男孩子自告奋勇提出将家里与恐龙有关的书籍带来,吸引了众多孩子到阅读区了解恐龙的知识,过渡环节小朋友还会共同探讨恐龙的话题,孩子阅读的兴趣有了明显的提升。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既能充分调动孩子阅读中的好奇心和主动性,更能增强孩子专注力的稳定性。
三、采用丰富的阅读形式,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以提升专注力的持久性。
1. 孩子分享故事,提升阅读兴趣
提升孩子阅读专注力,可从营造氛围和建立常规两方面着手。营造氛围时,教师要打造和谐阅读环境,提供抱枕等温馨材料,与孩子围坐共读,用鼓励肯定调动阅读热情,增强注意力稳定性。建立常规需合理安排桌椅,保证空间宽敞,和孩子制定阅读规则,培养轻拿书、安静翻阅等习惯,引导集体阅读时专注聆听、细致观察,减少干扰,提升自控力。
2. 引导和尝试深入阅读,帮助孩子提升专注力
部分孩子阅读时频繁换书,难以达到阅读效果、实现深入阅读。深入阅读需要孩子在阅读中思考认知,其基础是专注力和自控力。
首先,教师要追随孩子兴趣为深入阅读奠基。通过观察选取孩子感兴趣的教材,定期更换满足好奇心。同时在班级开展“我的书本朋友”分享活动,鼓励孩子推荐喜欢的书籍,吸引更多孩子主动参与阅读分享。
其次,教师要善用鼓励保障深入阅读。鼓励夸奖是孩子坚持阅读的动力,对阅读专注、能完整分享内容的孩子,教师可用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式表扬,授予“阅读小行家”荣誉。以此增强孩子阅读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促使其主动控制行为,专心读完书籍,潜移默化提升专注力。
3. 用提问鼓励孩子思考,增强专注力培养的效果
孩子阅读时注意力难以持久,科学提问可引导思考,助力阅读持续,增强专注力培养效果。
(1)结合阅读内容,进行启发式提问,激发阅读兴趣。考虑到孩子年龄和能力特点,无意识专注较常见,启发式提问能将孩子专注力引向阅读内容。带着问题阅读可激发兴趣,渴望成功的孩子会在阅读中提升专注力。
(2)延伸阅读内容,进行拓展式提问,尝试体验阅读。在素质教育下,提升孩子自主探究能力备受关注。在好奇心驱使和科学引导下,孩子会以阅读内容为基础展开想象,结合生活经历探究。如阅读《妈妈,我想去探险》时,提问“长大后有什么好处”,能提高孩子自主探究能力,引发思考,这种体验式阅读有助于培养能力和提升专注力。
配合阅读内容,进行自由式提问,培养阅读专注力。阅读中,教师应根据孩子接受和关注情况,随机自由提问,及时调整孩子关注点,将思维拉回阅读过程。
4. 巧用游戏情境,提高专注力的持久性
专注力持久性是长时间稳定聚焦特定事物的能力,而游戏能让孩子心情愉悦且专注。教师在阅读中创设游戏情境,可让孩子体验角色情感,加深对情节理解,保持长时间专注,实现寓教于乐。如在绘本《我做哥哥了》中,通过“独木桥”情景游戏,让孩子体验猫哥哥带弟妹过桥的紧张,既深化对故事的理解,增强阅读理解力,也提升了阅读持久性。
由此可见,阅读具有主动性与目的性,教师在阅读活动中应做好引导与支持,激发孩子阅读兴趣。在集体活动里,创设良好环境、提供多样材料、采用丰富形式,以提升中班孩子早期阅读专注力。同时,教师还需探索更多培养策略,助力孩子养成优秀学习品质,为全面成长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