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农业科研档案资源开发利用路径研究
叶羽茜
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农业科研档案是在农业生产与科学研究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音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记录。这些档案资源凝聚科研人员的智慧与汗水,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随着大数据时代的不断发展,需要对农业科研档案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与价值,为农业生产提供更为精准、科学的指导[1]。
1 农业科研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价值
1.1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通过对历史档案资源的梳理与分析,了解过去农业科研的发展脉络,避免在创新过程中走弯路。同时,档案资源中的成功案例与经验教训也可以为当前的科研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此外,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还可以帮助预测未来农业科研的发展趋势与方向,为科研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1]。
1.2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通过深度挖掘农业科研档案资源中的价值与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先进、实用的技术与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助于推动我国农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1]。
1.3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
通过对农业科研档案资源的整理与发布,农业生产者与科技工作者了解并应用到这些先进的科技成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速度,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广泛应用与共享 [2]。同时,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者的科技素质与创新能力,为农业科技创新培养更多的后备力量 [2]。
2 大数据时代农业科研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开发利用现状
一是数字化存档与检索系统的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业科研机构开始将传统的纸质档案转化为数字档案,通过建立完善的数字化存档与检索系统,实现档案资源的高效管理和利用,提高档案查询和获取的效率,为科研人员提供便捷的服务。
二是数据挖掘与分析的应用。对海量档案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和价值,为农业科研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例如,通过对历史气象数据、土壤数据、作物生长数据等的挖掘分析,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更精准的决策支持。
三是档案资源的共享与开放。建立档案资源共享平台,不同科研机构之间实现资源的互通有无,避免重复研究和资源浪费。同时,对公众开放部分档案资源,有助于提高公众的农业科学素养,推动农业科技的普及和发展。
四是基于档案的科研成果转化。农业科研档案中蕴含丰富的科研成果和创新思路,通过大数据技术的挖掘和分析,这些成果可以得到更有效的转化和应用。例如,某些具有市场潜力的科研成果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等方式,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或服务,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发展。
2.2 存在的问题
一是数据整合与共享难题。由于历史原因和技术限制,农业科研档案往往分散在不同的机构和部门,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数据格式,导致在整合这些资源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数据清洗和格式转换。同时,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也阻碍数据的共享,使得档案资源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人才短缺的制约。大数据技术的运用需要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进行操作和管理,然而目前农业科研领域的大数据人才相对匮乏,导致在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难以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从而限制了档案资源价值的进一步提升。
三是法律法规不完善。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隐私和安全保护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关于农业科研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存在诸多空白和模糊地带,使得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难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合法性,增加潜在的风险和隐患。
3 大数据时代农业科研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路径
3.1 加强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一是建立完善的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制定明确的数字化档案管理标准和规范,确保档案数字化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建立数字化档案的安全保障机制,通过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和备份策略,确保数字化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二是提升数字化技术水平。利用高分辨率扫描仪、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等先进设备和技术,实现档案的高效、准确数字化。应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数字化档案进行深度挖掘和利用,为农业科研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此外,注重数字化档案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培养具备数字化档案管理技能的专业人才。
三是加强数字化档案资源的共享与利用。建立数字化档案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农业科研档案资源的跨地区、跨部门共享。对档案资源进行梳理和分类,了解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利用价值,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3.2 构建档案资源共享平台
一是建立完善的档案资源数据库。该数据库能够容纳各种类型、形式的农业科研档案,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的元数据描述,确保档案资源的可检索性和可利用性。同时,采用先进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技术,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是搭建高效的资源共享网络平台。该平台具备强大的数据传输和处理能力,以支持大量用户同时访问和下载档案资源。通过采用分布式架构和云计算技术,实现平台的高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此外,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和便捷的操作方式,降低用户的使用难度和学习成本。
三是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运营模式。制定明确的资源共享政策和规范,确保各参与方的权益得到保障;建立有效的资源更新和维护机制,确保平台资源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同时,探索多元化的运营模式,如引入市场机制、开展增值服务等,提高平台的盈利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3.3 拓展档案资源的应用领域
一是为农民提供更加科学的种植指导。通过分析档案中的历史数据和实验结果,制定出更加合理的种植计划,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例如,根据档案中记录的气候、土壤和病虫害等数据,预测出某种农作物在某个地区的最佳种植时间和防治方法,从而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种植。
二是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加便捷的研究资料。科研人员通过查阅档案中的实验数据、研究报告和文献资料,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思路,从而避免重复研究,提高研究效率。同时,档案中的丰富数据为科研人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推动农业科研的创新发展。
三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生动的教学材料。教师通过引用档案中的实际案例和实验数据,向学生讲解农业知识和技术,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同时,学生通过查阅档案中的资料,自主进行课外学习和拓展,提高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罗 广 华 开 发 农 业 科 研 档 案 的 一 些 看 法 档 案 天 地 2005CNKI:SUN:DATD.0.2005-S1-033
[2] 王佳琳 档案在农业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及几点建议 经济生活文摘( 下半月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