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创新探索

作者

刘雪

太和县颍南小学 236600

一、引言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关注点。语文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涵盖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阶段。然而,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教学设计上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满足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因此,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创新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定位模糊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不够深入,教学目标设定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教学目标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如字词的掌握、课文内容的理解等,而忽视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这种模糊的教学目标定位,使得课堂教学难以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展开,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受到限制。

(二)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大多局限于教材中的文本,缺乏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学生难以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导致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同时,教学内容的单一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无法满足核心素养培养对教学内容多元化的要求。

(三)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上,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和实践探索的机会,难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创新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一)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创新,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创新教学设计,能够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推动小学语文教学与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相契合,提高教学质量。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创新,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开展课堂教学设计创新,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念,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要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这一过程有助于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创新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凸显核心素养导向基于核心素养分解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深入理解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将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进行细化,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将其分解为可操作、可评价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除了设定知识目标(如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外,还应设定语言建构与运用目标(如学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景物)、思维发展与提升目标(如通过分析课文结构,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目标(如欣赏桂林山水的美,培养审美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目标(如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增强民族自豪感)。

注重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和整体性

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具有层次性,从低到高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要注重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将各个方面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整合教学内容,增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展教学内容,丰富课程资源

教师应突破教材的局限,积极拓展教学内容,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读物、影视作品、新闻事件等,丰富学生的学习素材。例如,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诗词朗诵视频、介绍诗词创作的背景故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内涵和文化价值。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真实情境

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口语交际《商量》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如向同学借文具、与家人商量周末活动等,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商量的语言技巧,提高语言交际能

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采用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教学内容开展讨论、交流和合作探究活动。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探究式学习法

探究式学习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收集资料、验证假设,通过自主探究来获取知识。例如,在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以及雷达的工作原理,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五、结论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创新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改革教学评价等创新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实践,积极创新课堂教学设计,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为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J]. 中国教育学刊,2016 (10) :1-3.

[3] 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5] 李吉林。情境教育的诗篇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6] 崔允漷。基于标准的教学:让教学“回家”[J]. 人民教育,2012 (11) :28-31.

[7] 陈佑清。活动教学论 [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8] 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 —— 核心素养研究的构图 [J].中国教育学刊,2016 (03) :1-3.

[9] 周子房。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