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博物馆文物日常保护与管理策略研究
王伟霞
行唐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600
引言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文物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我们祖辈的智慧和情感。然而,文物的保护不仅仅是政府和专业机构的责任,更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使命。在这个过程中,基层博物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不仅是文物的保护者,更是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通过展览、讲座和互动活动,基层博物馆能够有效提高公众对文物保护的意识,激发人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此外,基层博物馆还能够促进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更多人们了解和珍视当前的文化遗产。
1 基层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与管理面临的挑战
基层博物馆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核心单元,然而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保护和管理受资源、技术以及人力等因素的影响,这对于促进基层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保护以及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有着负面影响。
1.1 经费因素
经费不足是影响基层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以及管理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由于基层财政的支持有限,导致文物的日常养护、环境调控以及修复等刚性需求的覆盖程度较低,难以为馆藏文物提供有效的保护,而部分未纳入财政预算的项目更难以推进,这也大大增加了馆藏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难度。
1.2 馆藏文物的保护环境不够完善
文物的保存环境不符合相关标准,部分库房出现漏水、返潮以及积灰等老化问题,还会出现空调以及除湿机等辅助设备年久失修的问题。这不仅无法满足文物对温度、湿度以及光线的要求,还严重影响了文物的安全性,这对于促进文化的传承以及基层博物馆的长远发展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
1.3 人为因素
由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能力参差不齐,因此会出现搬运不当或者记录缺失等操作失误。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对于历史文物的保护意识较为薄弱,也可能导致文物出现损坏等问题,这对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1.4 保护与利用失衡
部分文物未充分挖掘其社会和经济价值,从而导致了重保护轻利用的问题。尽管这大大提高了文物的保护力度,然而却忽略了文化的传承,这对于促进基层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2 基层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的针对性策略和建议
2.1 优化保存环境与设施建设
首先需要不断优化和升级库房条件,进而为馆藏文物的保护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对库房进行防水、防潮以及防尘等方面的改造,并积极利用恒温恒湿柜以及空气净化装置等较为专业的设备,不仅能够为文物提供较为稳定的环境,还能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大力支持。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引入智能监测系统,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的优势,不仅能够对库房的温湿度、光照强度以及空气质量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还能够通过预警系统,在及时发现异常状况的同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为馆藏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重要的保障。因此,对文物的保存环境以及基础设施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升级,是促进基层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手段。
2.2 提升人员专业素养与管理水平
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以及考核是提升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基础手段。基层博物馆可以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文物保护技术、数字化管理等相关培训,不仅能够帮助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文物的清洁以及修复技术,还能够使其增加三维扫描以及数据库录入等技能,在提高自身综合专业能力的同时,对于促进文物的保护以及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博物馆还可以建立文物保护员和基层网络员相结合的协同机制,以寿阳县经验为基础,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并进行合理的分工,从而能够有效实现文物安全的主动防控,这对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意义。
2.3 推进数字化保护与创意应用
在推进数字化应用期间,开展文物数字化采集是促进数字化保护和创新的重要手段。对于出土的珍贵文物,比如铜容器、车马器、金玉器等,可以利用三维激光扫描、高清影像采集等技术,通过构建高精度的三维模型和数字资源数据库,不仅能够达到文物的“永久性保存”,还能够有效实现无接触研究,这对于促进文物的保护工作有着重要作用,更为基层博物馆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除此之外,创新文物展示和传播方式是非常必要的。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充分发挥 VR、AR、全息投影等技术的优势,不仅能够成功打造沉浸式数字展厅,还能够使观众通过虚拟漫游以及互动深刻体验文物背景的历史故事以及其所蕴含的意义。基层博物馆还可以以汉服、昆虫为主题,通过开发汉服互动墙以及昆虫 CG 影片等创意项目,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工作的参与度,还能够有效激发群众对历史文物的兴趣,这对于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推进数字化保护与创意应用对于促进基层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有着重要作用。
2.4 深化文物保护与利用融合
推动文物的活化利用是文物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措施。将修复后的文物纳入展览体系,并与历史文化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以此为主题,规划合理的主题展览,这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文物的社会价值,还对促进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作用。开发文创产品是促进文物活化利用的重要措施,比如青铜器复制品、车马纹饰周边,不仅能够有效扩大文物的传播范围,还能够有效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这对于促进基层博物馆的长远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其次,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力度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文化遗产进校园”“故郡遗址公众活动”等形式,不仅能够有效扩大受教育群体,还能够向群众普及有关文物的保护知识,在激发群众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好奇心的同时,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增强公众对文物的保护意识,这对于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促进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有效融合,对于推进基层博物馆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博物馆文物在国内文物资源中占据重要地位,与此同时,博物馆文物更是有着促进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重要精神。因此,不断加大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措施。通过深化文物保护与利用融合、推进数字化保护与创意应用、提升人员专业素养与管理水平以及优化保存环境与设施建设等措施,不断加强文化建设,能够有效提高群众的文化自信。在做好基层博物馆文物保护以及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从而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参考文献:
[1] 王莹 . 基层博物馆玉器类文物数字保护探索 [J]. 收藏 ,2024(10):120-122.
[2] 白琳 . 基层博物馆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分析 [J]. 中国民族博览 ,2024(20):235-237.
[3] 黄颖 . 基层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探析——以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为例 [J]. 中国民族博览 ,2024(17):235-237.
[4] 魏翔 . 信息化时代基层博物馆陶瓷类文物的数字化保护研究 [J]. 佛山陶瓷 ,2024,34(01):75-77.
[5] 李婷 . 基层博物馆陶瓷类文物数字保护探讨 [J]. 收藏 ,2023(10):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