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党建协同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宜蓉

湖南省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一、引言

在当前经济社会环境下,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其稳定发展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意义重大。党建是国企的“根”与“魂”,指明发展方向;思想政治工作是凝聚人心、激发动力的关键。国企改革深化对内部管理和思想引领提出更高要求,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党建协同发展成为必然。

从理论看,研究二者协同发展能丰富相关理论体系,阐释内在逻辑,提供新视角;从实践讲,可为国企实现有效协同提供思路,助力提升管理水平和竞争力,保障改革发展方向正确。

本文研究思路:先明确二者内涵及关联,再剖析协同发展问题,接着探索具体路径,最后提出保障机制。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相关文献奠定理论基础;运用逻辑分析法对研究对象系统分析推理,确保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党建的内涵及关联

(一)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国企实际,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价值观引导和精神激励。目的是统一员工思想,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调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国企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在国企运营中,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生产、管理等环节,把握员工思想动态,解决思想困惑,营造积极氛围。

(二)国企党建工作的内涵

国企党建工作是在国企开展的党的建设工作,包括党组织、党员队伍和制度建设等。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确保国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党组织健全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使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国企正确发展。

(三)二者的内在关联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紧密关联,体现在目标一致性、内容交融性和作用协同性三方面。

目标一致性上,二者都以促进国企健康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为目标,保障国企正确前行。党建引领发展方向,思政激发员工热情,最终推动国企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经济作贡献。

内容交融性方面,党建为思政提供政治方向和理论支撑,思政是党建在员工思想层面的延伸和落实,二者内容相互渗透、补充。党建的理论和政策是思政重要内容,思政将其转化为员工易理解的内容,使员工思想与党一致。

作用协同性方面,党建通过加强党组织和党员引领为思政提供组织保障,思政通过凝聚员工思想为党建奠定群众基础,二者相互配合、协同发力。坚强的党组织为思政提供后盾,员工思想统一为党建提供支持。

三、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党建协同发展的现存问题

(一)思想认识层面:部分国企对思想政治工作与党建协同发展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业务、轻思想”“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分离”观念,未将二者统筹规划,缺乏协同意识与主动性。一些领导过于关注经济效益,认为二者不能直接产生效益,重视不够。实际工作中,将二者视为独立任务,未认识到协同叠加效应。

(二)工作机制层面:工作机制不完善影响协同发展,主要表现为协同机制缺失和责任划分模糊。协同机制缺失方面,未建立有效沟通协调机制,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缺乏常态化交流合作,各自为政,工作易重复或遗漏。责任划分模糊方面,两部门职责界定不清,协同工作时易推诿或重复工作,影响效率与质量。

(三)工作方法层面:工作方法单一和融合程度不足制约协同发展。方法单一陈旧方面,部分国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仍用传统方法,缺乏创新与针对性,难以适应新时代需求,工作效果不佳。融合程度不深方面,二者融合多停留在表面,未实现理念、内容、载体等深度融合,协同效果不明显,多是简单叠加,未充分发挥协同作用。

四、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党建协同发展的路径

(一)强化思想引领,树立协同理念

强化思想引领是推动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党建协同发展首要任务,从加强理论学习和统一思想认识入手。加强理论学习,组织国企领导干部和员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开展专题学习、研讨等活动,增强协同意识,转变“重业务、轻思想”观念。统一思想认识,通过宣传教育,使国企形成“党建引领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党建”共识,利用宣传栏、网站等平台宣传协同发展重要性和经验,营造氛围。

(二)完善工作机制,搭建协同平台

完善的工作机制和协同平台是保障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党建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从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和搭建共享平台三方面开展。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部门联席会议,交流进展、协调问题,避免工作脱节。明确责任分工,合理划分两部门在协同工作中的职责,制定职责清单,提高效率。搭建共享平台,利用信息化技术搭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方便员工学习和部门协作。

(三)创新工作方法,深化融合实践

创新工作方法,深化融合实践是实现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党建协同发展的关键,需结合国企实际创新载体、注重个性化引导并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结合国企实际创新载体,将党建活动形式与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结合,如在主题党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注重个性化引导,针对不同岗位、层次员工特点和需求,采取差异化方法,融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将党建理念和思想政治工作要求融入国企文化,突出党建和思政元素,营造协同发展氛围。

五、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党建协同发展的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

成立由国企主要领导负责的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思想政治工作与党建协同发展工作,确保其有组织、有领导推进。领导小组要定期研究重大问题,制定规划和措施,督促工作落实。同时,加强党组织建设,提升其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协同发展提供组织支撑。通过加强自身建设,让党组织更好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引领协同发展工作开展。

(二)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协同发展规章制度,如协同工作考核、奖惩制度等,明确标准与要求,规范工作流程。考核制度将协同发展成效纳入国企绩效考核,对优秀部门和个人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者问责。通过制度约束,确保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部门按协同发展要求工作,保障其稳定性和持续性。

(三)队伍保障

加强党建工作队伍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高队伍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培养既懂党建又熟悉思想政治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培训内容应包括党的理论知识、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协同发展理念等方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同时,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协同发展提供人才支持。通过合理的薪酬待遇、晋升机制等,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工作队伍。

六、结语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党建协同发展是系统工程,对国企长远发展作用不可替代。当前二者协同发展存在问题,可通过强化思想引领、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等路径,推动深度融合、协同共进。未来,随着国企改革推进,国企应持续探索二者协同发展新方式、新路径,提升协同发展水平。只有发挥协同效应,才能为国企注入精神动力和组织保障,引领其在市场竞争中稳健前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赵阳阳 . 以党建引领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四个结合”[J]. 经济师 ,2024, (09): 280-282.

[2] 张伟 .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开展研究 [J]. 办公室业务 , 2024, (14): 133-135.

[3] 邓江. 国企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 现代企业文化, 2024,(05): 73-75.

[4] 宋林 . 关于国企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J]. 企业改革与管理 , 2017, (16): 151.

作者简介:李宜蓉(1995.12)女,瑶族,湖南邵阳,本科,助理政工师,从事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