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中测绘遥感技术的应用研究
潘晓鑫
江苏凯信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省泰州市 215300
伴随科技迅猛发展,测绘工程于城市建设、资源勘探、地理信息管理等多个领域的重要性愈发显现。测绘遥感技术属于现代测绘领域的关键,凭借它独特的技术优势与丰富的功能,慢慢变成测绘工程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传统测绘技术中,面对大面积、复杂地形测绘任务环节,常常表现为有效率低、精度差,难以满足当下测绘工程的多样需求。而测绘遥感技术则可以更好的突破这些局限,借助非接触测量方式,更快、更准地获取大批地理空间方面信息,给测绘工程予以更高效、精准的技术支撑,对推动测绘工程技术创新发展、提升测绘成果质量、减少测绘成本有重要现实意义。
1 测绘工程中的测绘遥感技术概述
测绘遥感技术指运用传感器对目标物体开展远距离探测与感知,凭借电磁波反射、辐射等特性,得到目标物体空间位置、形状、尺寸、属性等方面信息,对这些信息做处理、分析以及应用的综合技术,这技术融合物理学、地理学、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技术等好多学科知识,包含航空遥感、航天遥感、地面遥感等多样类别(图 1)。在测绘工程中,测绘遥感技术通过对不同类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做处理与分析,能生成高精度的地形图、专题地图等测绘成果产物,给城市规划、土地资源管理、交通建设等领域供给重要地理信息根基 [1]。
图1遥感技术基本构成

其中,航空遥感靠飞机等航空平台安装传感器,对地面目标做出观测,往往具有灵活、分辨率高的特性,适合小范围、高精度测绘任务;航天遥感靠卫星等航天平台,则可以达成全球范畴的覆盖性观测,有着观测范围广、数据更新周期短等多重优势,常被用作大范围地理信息获取以及宏观地理现象研究;地面遥感技术主要是借助地面设备探测近距离目标,可以作为航空跟航天遥感的补充,得到更详尽的局部讯息。
2 测绘工程中测绘遥感技术主要特点
2.1 测量范围广
测绘遥感技术依靠航空跟航天平台,可做到大面积地区的快速测绘,拿航天遥感卫星来说,有些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单次观测范围能到数千平方公里,如“高分二号”卫星的幅宽是45 公里,能在短时间里给大面积地方做覆盖观测。由此,针对一些地域宽广、地形繁杂的工程区域,若采取传统测绘技术会用到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而利用测绘遥感技术则能轻松做到对工程区域的整体观测,得到更周全的地理信息,包括涵盖山脉、河流、建筑物等种类要素消息,给工程测绘予以数据支撑。
2.2 测绘效率高
测绘工程中的遥感技术,关键在于突破了传统人工测绘的局限,大幅提升了测绘工程的实施效率。如在航空遥感测绘遥感技术应用中,一架带有先进传感器的测绘飞机,每一天都能做完数百平方公里影像数据采集,相较于传统人工测绘具备难以企及的优势,即在同等面积的区域当中人工测绘的时间将大幅延长,甚至需要数月时间才可能做完。同时,测绘遥感技术拿到的数据能够第一时间传至数据处理中心,借助计算机软件做自动化处理与分析,快速产出各类测绘成果[2]。例如,于城市规划中的地形测绘项目当中,可将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IS),在短时间里做好地形图绘制跟三维模型构建。
2.3 信息获取准
测绘遥感技术运用先进传感器以及数据处理算法,可以得到高精度地理信息,像商业遥感卫星 WorldView-4,它全色波段分辨率能到 0.31 米,可以清楚辨别地面上建筑物、道路、树木等物体。同时,遥感技术还能获取多光谱信息,借着不同波段反射光谱的差别,精准辨别地物类型跟属性。例如,在工程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里,多光谱遥感图像能依照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的光谱特性,以此来分辨耕地、林地、建设用地等各类土地使用类型,准确程度能到90% 以上。此外,测绘遥感技术还能保持与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惯性导航系统(INS)的衔接,达成针对目标物体的精准定位,获取更精准的三维坐标信息。
2.4 可动态监测
测绘遥感技术可以对地理环境做长期、连贯的动态监测,借助不同时段遥感影像对比剖析,能及时发觉地理要素的变动情形,像城市扩展、土地运用改变、植被覆盖改变、灾害发生及发展进程等[3]。比如,运用遥感技术给林业工程测绘做动态监测,定时取得森林区域的遥感影像,通过对比分析及时发现森林火灾、病虫害、非法砍伐等情形,给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给予适时的信息支撑。而在洪水灾害等生态工程监测里,遥感卫星同样能实时得到洪水淹没范围、水位变化等信息,给防洪决策供应重要凭据,大幅缩短数据更新的周期,有效捕捉地理环境动态变化,给地理环境监测及应急响应予以有力技术保障。
3 测绘工程中测绘遥感技术的应用策略
3.1 制图领域中的应用策略
空间分辨率是衡量图像中细节清晰程度的关键指标,直接影响图形作品的质量与精确度。它定义了图像中可分辨的最小单元大小,即图像上相邻两个可区分点或线间的最短距离。在测绘工程领域,高空间分辨率的图像对于准确反映地表特征至关重要。通过使用地球同步轨道或低轨道卫星搭载的高分辨率相机,以及无人机配备的高精度相机或激光雷达(LiDAR),可以获取地面高精度影像和三维点云数据,支持复杂地形和精细结构的图形制作。
目前,将测绘遥感技术应用于图形制作的流程,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数据采集: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卫星、无人机及传感器,并规划飞行路线以执行数据采集任务;(2)数据预处理:对原始数据进行辐射校正,减少传感器特性和大气条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然后进行几何校正,确保图像与地理坐标精准对应;(3)特征提取与分类: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经过预处理的数据进行边缘检测、纹理分析等操作以提取特征,并结合 GIS 系统进行地物分类,为图形制作提供基础信息;(4)图形生成与优化:基于特征提取和分类结果,利用ArcGIS、ENVI 等工具生成数字地形图、三维模型等图形产品;(5)质量控制与成果交付:对生成的图形产品进行空间位置和属性精度等方面的验证,确认无误后按项目规范整理并交付成果。
3.2 土地测绘领域中的应用策略
在地质测绘中的具体应用方面,遥感技术展现出高效与精准的优势。首先,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可以快速获取大范围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地层分布及岩性信息。结合多光谱和多时相影像分析,还能够有效监测滑坡、泥石流等潜在地质灾害区域,为灾害预警提供科学依据。那么,在具体的应用中可通过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通过分析雷达回波信号的相位差异,精确测量地表微小形变,并通过发射激光脉冲并接收其反射信号,生成高精度三维地形模型,用于识别地下洞穴、断层等地质构造,为工程测绘提供重要线索。其中,不同场景下的土地测绘遥感技术,如表1 所示。
表1遥感技术土地测绘应用场景分析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地质测绘的具体目标明确所需数据的类型、空间分辨率及覆盖范围等要求,并据此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技术方案。随后选择合适的遥感平台(如卫星、无人机或地面观测站)及相应传感器,按设定参数开展数据采集工作。采集到的原始数据需通过专业软件进行一系列预处理操作,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和图像增强等,以提升数据质量和可读性。
3.3 灾害监测与应急测绘中的应用
灾害监测跟应急测绘方面,测绘遥感技术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在灾害发生前凭借长时间的遥感监测,能对地质灾害隐患处、洪水易发生区域等做识别与预警。例如,借助卫星遥感影像监测工程区域,像山体裂缝、斜坡变形这类地形地貌的变改监测,预估滑坡、泥石流这类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在灾害发生时,航空遥感以及卫星遥感可迅速获得灾害现场影像信息,给应急救援供准确灾情数据,如在地震灾害发生以后,航空遥感飞机、无人机等技术装备能够快速抵达灾区,拿到地震灾区高分辨率影像,全方位展示建筑物倒塌情形、道路损毁情形等信息,给救援队伍规划救援路线、明确救援重点作依据。
4 结语
综上所述,测绘遥感技术凭借其测量范围广、测绘效率高、信息获取准、可动态监测等显著特点,在测绘工程的制图领域、土地测绘领域、灾害监测与应急测绘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由此,在提升测绘工程工作效率和成果精度的过程中,必须要利用测绘遥感技术适应数据处理的复杂性、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等,进一步加强测绘遥感技术的研究与创新,不断提高其性能和应用水平,拓展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 杨孟康 . 测绘工程中测绘遥感技术的应用 [J]. 科技资讯 ,2024,22(11):77-79.
[2] 陈小马 . 工程测绘中无人机遥感技术应用策略 [J]. 科学与信息化 ,2024(14):16-18.
[3] 杨娜 . 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J]. 世界有色金属 ,2021(11):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