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露天矿自卸车转向系统可靠性分析与结构改进建议

作者

薛蒙蒙

泰安英迪利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省泰安市 271000

一、引言

露天矿开采环境恶劣,自卸车需承受重载、颠簸、粉尘等多重考验,转向系统作为控制车辆行驶方向的关键部件,一旦出现故障,不仅会导致运输中断,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当前部分露天矿自卸车转向系统故障频发,严重影响开采进度,因此,深入分析其可靠性并提出结构改进建议,对提高露天矿生产效率、保障作业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露天矿自卸车转向系统分析

2.1 转向系统构成与工作原理

露天矿自卸车转向系统主要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传动机构、转向助力机构和转向器组成。转向操纵机构包括方向盘、转向柱等,驾驶员通过操作方向盘传递转向意图;转向传动机构由拉杆、球头销等部件构成,负责将转向器的动力传递至车轮;转向助力机构多采用液压助力方式,减轻驾驶员操作强度;转向器则是核心部件,将方向盘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实现车轮转向。工作时,驾驶员转动方向盘。

2.2 转向系统常见失效模式

露天矿自卸车转向系统常见失效模式主要有部件磨损、密封失效和连接松动。部件磨损方面,转向拉杆球头、转向器齿轮等部件在长期重载和频繁运动下,表面易出现磨损,导致间隙增大,转向精度下降,严重时会出现转向卡滞现象;密封失效多发生在液压助力系统中,密封圈因老化、磨损或受到粉尘侵蚀,导致液压油泄漏,助力效果减弱,甚至失去助力功能;连接松动则是由于自卸车在颠簸路面行驶时,转向系统各部件连接螺栓受振动影响逐渐松动,影响转向系统稳定性,增加故障风险。

2.3 转向系统可靠性影响因素

影响露天矿自卸车转向系统可靠性的因素主要包括工况条件、部件质量和维护水平。工况条件方面,露天矿路面崎岖不平,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剧烈振动会加剧转向系统部件的疲劳损伤,同时高粉尘环境易导致部件磨损和密封失效;部件质量上,部分厂家为降低成本,使用材质较差的转向部件,如劣质球头销、低强度拉杆等,这些部件的承载能力和耐磨性不足,易提前出现故障;维护水平也至关重要,若日常维护不及时,未能定期检查转向系统部件磨损情况、补充液压油和更换密封圈,会使小故障逐渐扩大,缩短转向系统使用寿命。

三、露天矿自卸车转向系统可靠性提升策略

3.1 优化转向系统结构设计

优化转向系统结构设计可从提高部件强度和优化传动路径入手。在部件强度方面,对转向拉杆、转向器壳体等关键部件采用高强度合金材料,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结构进行优化,增加关键部位的壁厚,减少应力集中,提高部件承载能力和抗疲劳性能;优化传动路径时,简化转向传动机构的结构,减少传动环节,降低部件之间的配合间隙,提高转向精度,同时合理布置转向助力机构,使助力力臂更合理,提升助力效率,减轻部件负荷。

3.2 升级转向系统部件材料

升级转向系统部件材料是提升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对于转向拉杆球头、转向器齿轮等易磨损部件,采用表面硬化处理技术,如渗碳淬火、氮化处理等,提高部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液压助力系统中的密封圈选用耐油、耐老化、抗粉尘的氟橡胶材质,该材质具有优异的密封性能和环境适应性,能有效防止液压油泄漏;转向柱、连接螺栓等部件采用高强度不锈钢材料,提高部件的抗腐蚀能力和强度,适应露天矿恶劣的工作环境。

3.3 加强转向系统防护设计

加强转向系统防护设计可减少恶劣环境对系统的影响。针对露天矿高粉尘环境,在转向系统关键部件如转向器、拉杆球头等部位安装防尘罩,防尘罩采用弹性好、耐用的橡胶材质,能有效阻挡粉尘进入部件内部,减少磨损;在液压助力系统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安装高精度过滤器,过滤液压油中的杂质,防止杂质进入转向器和助力泵,避免部件磨损;此外,在转向系统各部件连接部位设置防松装置,如采用防松螺母、弹簧垫圈等,防止螺栓因振动而松动,保证系统连接稳定。

四、结构改进建议的实施与效果验证

4.1 改进方案的实施步骤

结构改进建议的实施需遵循科学的步骤,首先对露天矿在用自卸车转向系统进行全面检测,了解现有系统的结构特点、失效情况和运行参数,为改进方案制定提供依据;然后根据检测结果和前文提出的改进建议,制定详细的改进方案,明确各改进环节的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时间节点;接下来选择部分自卸车进行改进试点,按照改进方案更换部件、优化结构和加装防护装置,在试点过程中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全程跟踪,记录改进过程中的数据和问题;最后对试点车辆的改进效果进行初步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改进方案,再逐步在所有自卸车上推广实施。

4.2 改进效果的检测方法

改进效果的检测可从性能检测和长期运行监测两方面进行。性能检测方面,在实验室和露天矿现场分别对改进后的转向系统进行测试,实验室测试通过转向性能测试台,检测转向精度、转向力、助力效果等参数,与改进前的数据进行对比;现场测试则安排驾驶员驾驶改进后的车辆在实际作业路面行驶,记录转向灵活性、稳定性和故障发生情况;长期运行监测需对改进后的车辆进行为期 6 - 12 个月的跟踪,定期检查转向系统部件磨损情况、液压油泄漏情况和连接稳定性,统计故障发生率和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评估改进方案的长期有效性。

4.3 改进效果的数据分析

对改进效果检测过程中收集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首先对比改进前后转向系统的性能参数,如转向精度误差由改进前的 5% 降低至 2% ,转向力减小30% ,助力效果提升明显,说明结构改进和材料升级有效提高了转向系统的性能;其次分析长期运行监测数据,改进后的转向系统故障发生率由每月 3 次降低至每月 0.5 次,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由原来的 200 小时延长至 500 小时,表明改进方案显著提升了转向系统的可靠性;同时,通过成本核算发现,虽然改进初期投入了一定的成本,但因故障减少带来的维修费用降低和作业效率提升,使车辆的综合运营成本下降 15% ,验证了改进方案的经济性。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露天矿自卸车转向系统的深入研究,明确了其构成、工作原理、常见失效模式及可靠性影响因素。从优化结构设计、升级部件材料和加强防护设计三方面提出的可靠性提升策略,经实施与效果验证,有效降低了转向系统故障发生率,提高了转向精度和稳定性,延长了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同时降低了车辆综合运营成本。该研究成果可为露天矿自卸车转向系统的设计、维护和改进提供科学参考,有助于推动露天矿运输设备可靠性的整体提升,保障露天矿开采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未来可进一步研究智能监测技术在转向系统中的应用,实现故障的提前预警和精准维护,进一步提升转向系统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邹学耀 . 露天矿无人驾驶自卸车横 - 纵向协同控制方法研究 [D]. 中国矿业大学 ,2022.

[2] 潘国宇 , 鲍久圣 , 胡德平 , 等 . 露天矿无人驾驶自卸车横 - 纵向协同控制研究 [J]. 工矿自动化 ,2024,50(10):68-79.

[3] 高小强 , 李程 , 张沙 . 露天矿大吨位自卸车无人驾驶系统及技术研究 [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23,45(11):14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