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浅析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的实施策略

作者

李娟

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第二幼儿园 036700

引言

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和幼儿园的紧密合作与共同努力。家园共育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能够将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教育合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家园共育模式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因此,深入研究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的实施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的重要性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环境,幼儿园是幼儿接受系统教育的重要场所。家园共育能够将家庭中的亲情教育与幼儿园的专业教育相结合,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和生活体验。在家庭中,幼儿能够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呵护,培养安全感和归属感;在幼儿园里,幼儿可以与同伴互动交流,学习知识和技能,发展社会交往能力。通过家园共育,幼儿能够在身体、心理、认知、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2 当前幼儿园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沟通不畅

沟通是家园共育的基础,但目前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沟通渠道不够畅通,部分幼儿园仍然采用传统的家长会、家访等沟通方式,缺乏及时性和便捷性;另一方面,沟通内容不够深入,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往往停留在幼儿的学习成绩和日常表现上,对于幼儿的心理发展、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沟通较少。此外,部分教师和家长在沟通中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导致信息传递不准确,容易产生误解和矛盾。

2.2 沟通缺乏深度与针对性

当前幼儿园家园沟通虽形式多样,但普遍缺乏深度与针对性。在家长会这类常见沟通场景中,教师往往侧重于整体班级情况的介绍,如近期开展的活动、幼儿在园的普遍表现等,对每个幼儿个体的发展细节提及较少。即便有单独交流环节,时间也较为仓促,难以深入了解幼儿在家的具体状况和家长的真实困惑。日常交流中,教师与家长多通过短信、微信等渠道沟通,信息传递较为碎片化。教师可能只是简单告知家长幼儿当天在园吃了什么、睡了多久,对于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变化、社交互动等深层次信息涉及不多。

2.3 家长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

幼儿园拥有丰富的家长资源,但在实际共育中,对这些资源的利用并不充分。不同职业的家长具备各自独特的知识和技能,如医生家长可以传授健康知识,警察家长能开展安全教育,艺术家家长可进行艺术启蒙等。然而,幼儿园在组织活动时,较少主动邀请家长发挥专业优势参与教学。一方面,幼儿园可能没有充分意识到家长资源的重要性,缺乏主动挖掘和整合家长资源的意识与机制。另一方面,部分家长因工作繁忙或缺乏自信,不愿意主动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来。

3.1 搭建多元沟通桥梁,实现信息无缝对接

有效的沟通是家园共育的基石。幼儿园应构建多元化的沟通渠道,确保信息在家庭与幼儿园之间流畅传递。除了传统的家长会、家访,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线上沟通平台。例如,创建班级微信群或 QQ 群,教师能及时分享幼儿在园的精彩瞬间、日常表现,家长也可随时反馈幼儿在家的情况,实现实时互动。像阳光幼儿园,教师每天会在班级微信群分享幼儿在园吃饭、午睡、游戏等照片和视频,让家长直观了解孩子一天的生活。有次,一位家长看到孩子午睡时踢被子,及时提醒教师,教师便在午睡时多留意该幼儿,避免了其着凉,这就是信息无缝对接带来的积极效果。

3.2 挖掘家长资源优势,丰富教育教学内容

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背景、兴趣爱好和专业技能,这些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幼儿园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可以邀请医生家长来园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保护眼睛的技巧等;邀请警察家长进行安全教育,通过生动案例让幼儿了解交通安全、防拐骗等知识。对于有艺术特长的家长,如绘画、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可邀请他们参与幼儿园的艺术活动,为幼儿带来专业的指导和精彩的表演。比如,星星幼儿园邀请了一位做厨师的家长来园,给孩子们开展了一场“美食小课堂”活动。这位家长不仅教孩子们认识各种食材,还现场示范制作简单的水果沙拉,孩子们积极参与,吃得津津有味,同时也学到了生活小知识,丰富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内容。

3.3 开展亲子共育活动,增进亲子情感交流

亲子共育活动是促进亲子关系、加强家园联系的重要途径。幼儿园应精心设计多样化的亲子活动,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和家长的需求。例如,针对小班幼儿,可以开展亲子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纸飞机、小贺卡等,让幼儿和家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增进感情,同时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对于中班幼儿,组织亲子运动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设置一些有趣的运动项目,如亲子接力赛、两人三足等,让幼儿和家长在运动中相互配合、共同挑战,增强亲子之间的默契和团队合作精神。以月亮幼儿园为例,在端午节来临之际,该园组织了亲子包粽子活动。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将粽叶折成漏斗状,填入糯米和馅料,再用绳子捆扎好。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体验到了传统节日的氛围,还和家长有了更多的互动和交流,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对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当前家园共育中还存在沟通不畅、家长参与度不均衡、教育理念差异、共育活动形式单一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幼儿园应建立多元沟通机制,提升家长教育素养,开展多样化共育活动,构建共育评价体系。通过这些实施策略的有效落实,能够促进家庭和幼儿园的紧密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为幼儿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推动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双向互生 多维互动——幼儿社会情感教育的家园共育机制探索 . 林巧 . 生活教育 ,2024(32)

[2] 幼儿园家园共育的重要性、问题与实践策略探索 . 韩芝红 . 好家长 ,2025(33)

[3] 新建幼儿园做好家长工作的有效策略研究 . 白静 . 考试周刊 ,20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