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中段美术教学设计意识的培养

作者

翟婧姝

元宝山区实验小学 024076

引言

在当今社会,设计无处不在,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创造力。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承担着培养学生设计意识的重要使命。小学中段(三、四年级)是学生美术学习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对美术学习充满兴趣。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 小学中段美术教学设计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在小学中段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设计意识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从创新能力提升角度看,设计意识强调突破常规、大胆创新。小学中段学生好奇心旺盛、想象力丰富,此时培养设计意识,能引导他们将天马行空的想象转化为具体设计,鼓励尝试新方法、新材料,打破传统思维束缚,在美术创作中展现独特创意,为未来创新能力发展筑牢根基。在审美素养塑造方面,设计涉及色彩搭配、造型构思、比例协调等美学要素。

2 小学中段美术教学现状

2.1 教学目标侧重技能技巧,忽视设计思维培育

当前小学中段美术教学里,不少教师将教学目标聚焦于绘画技能与手工技巧的传授。在课堂上,着重讲解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以及手工制作的步骤,要求学生精准临摹或按照既定流程完成作品。例如在绘画课中,教师详细示范如何画出逼真的人物形象,学生只需依葫芦画瓢。这种教学方式虽能让学生掌握一定技能,却严重忽视了设计思维的培养。设计思维涵盖观察、分析、联想、创新等多个环节,是美术创作的核心驱动力。缺乏设计思维培育,学生创作出的作品往往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创意。

2.2 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整合,设计元素渗透不足

小学中段美术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缺乏系统性和整合性。各单元、各课程之间联系松散,没有形成有机整体。例如,绘画课、手工课、欣赏课各自为政,缺乏内在逻辑串联。而且,教学内容中设计元素的渗透严重不足。设计元素如形状、纹理、空间等是构成美术作品的重要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简单提及,没有深入讲解其运用方法和设计意图。比如在学习图案设计时,教师可能只是让学生照着课本上的图案进行模仿,而没有引导学生分析图案中形状的组合、色彩的搭配以及所传达的寓意,导致学生无法理解设计元素的精髓,更难以在创作中自主运用设计元素进行创新设计,使得美术作品缺乏设计感和艺术感染力。

2.3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抑制学生设计主动性

在小学中段美术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问题较为突出。许多教师仍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课堂氛围沉闷压抑。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机会。例如在手工制作课上,教师一步一步地示范制作过程,学生只需按照步骤操作,无需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还可以怎样做。这种教学方式严重抑制了学生的设计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逐渐失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他们习惯于依赖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不敢大胆尝试新的设计方法和材料,难以培养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设计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3 小学中段美术教学设计意识的培养策略

3.1 融入生活情境,激发设计灵感

小学中段学生对生活充满好奇,将美术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能有效激发他们的设计意识。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常见场景,如校园活动、家庭聚会、节日庆典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场景中的物品、装饰和色彩搭配。例如,在教授色彩搭配知识时,以校园运动会为例,让学生分析运动员服装、场地布置、宣传海报等所运用的色彩,思考这些色彩搭配所营造的氛围和传达的情感。之后,鼓励学生为下一次校园活动设计色彩方案,从主题确定、色彩选择到搭配组合,让学生全程参与。

3.2 开展项目式学习,培养综合设计能力

项目式学习为小学中段学生提供了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进行设计实践的平台。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学生兴趣和认知水平相符的项目,如“设计我的理想书包”“为班级设计文化墙”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从调研、设计到制作的全过程。以“设计我的理想书包”项目为例,学生首先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同学们对书包的需求和期望;然后根据调研结果进行创意设计,绘制设计草图,考虑书包的外观、功能、材质等方面;最后利用废旧材料或手工工具制作出书包模型。

3.3 引入多元文化,拓宽设计视野

世界文化丰富多彩,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设计理念。在小学中段美术教学中引入多元文化,能拓宽学生的设计视野,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教师可以介绍中国传统的剪纸、刺绣、陶瓷等民间艺术,让学生了解其中蕴含的设计元素和文化内涵;也可以展示西方现代艺术流派的作品,如印象派、立体派等,引导学生分析其设计特点和表现手法。

3.4 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设计表现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其应用于小学中段美术教学,能为学生的设计表现提供更多可能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优秀的设计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设计的魅力和多样性;也可以运用绘画软件、设计软件等工具,让学生进行数字化设计创作。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中段是培养学生设计意识的重要时期。通过分析小学中段学生的特点和美术教学现状,明确了培养设计意识的重要性。在教学目标设定上,要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要结合生活实际、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开展跨学科教学;在教学方法运用上,要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在教学评价实施上,要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式多样化。

参考文献:

[1]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设计·应用”能力的必要性 [J]. 李春梅 . 内蒙古教育 ,2017(16)

[2] 浅析中小学美术教育中设计意识的培养 [J]. 周姣 . 艺术科技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