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助力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实践探究
陆融容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锦程中学 053000
引言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古人的智慧、情感与审美,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传承意识和民族自豪感。然而,当前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学生普遍对古诗词学习兴趣不高,理解困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将抽象的古诗词内容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古诗词的内涵。因此,探究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意义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从文化传承层面看,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智慧。通过教学,学生能深入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思想情感、价值观念,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与弘扬者。在语言学习方面,古诗词用词精妙、韵律和谐、意境深远。学习它能丰富学生的词汇储备,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感染力,培养学生的语感,为写作和口语表达奠定坚实基础,让学生拥有更优美的文字驾驭能力。
2 当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方法传统单一,课堂缺乏活力
当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不少教师仍秉持传统教学模式,以“填鸭式”讲授为主。课堂上,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逐字逐句翻译诗词,详细讲解字词含义、语法结构,将充满韵味的古诗词拆解得支离破碎。这种教学方式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机械地记录笔记,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机会。课堂气氛沉闷压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逐渐消磨殆尽。例如在讲解李白的《将进酒》时,教师若只是一味地分析诗句意思、介绍创作背景,而不引导学生去感受诗歌中豪放奔放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就很难真正领略到这首诗的精髓,学习效果自然不佳。
2.2 忽视文化背景,理解流于表面
古诗词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化和社会的产物,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忽视了古诗词的文化背景,没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诗人的生平经历以及相关的文化常识。学生只能孤立地理解诗词的字面意思,无法把握诗词的深层含义和情感基调。
2.3 评价体系片面,忽视综合素养
目前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评价体系较为片面,主要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依据。评价方式多为笔试,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字词的记忆、诗句的背诵和简单的诗词理解,而忽视了学生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审美能力、创新思维等综合素养的培养。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导致教师和学生都将重点放在了应对考试上,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大量做练习题;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死记硬背诗词和知识点,缺乏对古诗词的深入探究和感悟。
3 情境教学助力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具体策略
3.1 创设生活情境,拉近学生与古诗词的距离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将古诗词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生活情境,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拉近学生与古诗词的距离。例如,在教学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秋天山林中游玩的经历,让学生描述当时所看到的景色和感受到的氛围,然后再引入古诗,让学生对比自己的描述和诗人的描写,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和意境的优美。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与古诗词相关的生活实践活动,如举办古诗词朗诵比赛、古诗词创作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3.2 运用多媒体情境,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多媒体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等特点,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信息,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如播放古诗词朗诵音频、视频,展示与古诗词相关的图片、动画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3.3 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设计合理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古诗词学习中来。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要结合古诗词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启发性、针对性和趣味性的问题。
3.4 开展表演情境,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表演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通过开展表演情境,让学生扮演古诗词中的角色,亲身体验诗人的情感和生活,能够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在教学《木兰诗》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诗歌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节,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将诗歌中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结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为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方法,它能够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古诗词的内涵。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多媒体情境、问题情境、表演情境等多种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古诗词,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审美情趣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群文阅读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 舒少艳 . 语文新读写 ,2024(24)
[2] 文化自信视角下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实践 . 郑彩云 . 中学课程辅导 ,20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