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作业设计及实施研究

作者

江雪香

福建省泰宁县实验小学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如何有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同时提升教学质量,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小学数学作业作为巩固课堂知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其设计与实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作业的设计原则、策略及实施效果,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生活化作业;作业设计;实施效果

“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需更加注重质量而非数量,强调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生活化作业作为一种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作业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作业的设计原则

(一)立足生活,注重实践

生活化作业的设计应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和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应用数学知识。例如一年级学生在认识人民币的知识后,进行购物实践活动。我会布置购物小能手的作业。让学生在家长陪同下,用一定金额的钱(如20元)去超市购物,要求计算所购物品的总价,确保不超过给定的金额。学生可以记录购物清单,并尝试计算找回的零钱。

通过购物活动,帮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学生不仅巩固了对人民币的认识,还锻炼了计算能力和理财意识。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二)因材施教,注重层次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生活化作业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供学生选择。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基础性的、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作业;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需要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作业。例如六年级学生在学习完比例尺、百分数等数学知识后,进行制定旅游计划实践活动。我布置了这项作业:六年级厦门三日游计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厦门作为旅游目的地,制定一个为期三天的旅游计划。计划中需要包括交通方式、景点选择、食宿安排等内容,并考虑预算问题。学生需要运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用百分数计算折扣等。在完成这项作业时,要求小组长按学习组成员的能力分层布置任务。

通过制定旅游计划,学生不仅巩固了比例尺、百分数等数学知识,还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和规划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三)注重趣味,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活化作业的设计应注重趣味性,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二年级学生在学习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后,我布置了进行寻找生活中“克”与“千克”,比一比谁找得多。学生需要观察并记录家中或超市中各种物品的质量单位,了解哪些物品用“克”表示,哪些用“千克”表示。学生还可以动手称一称身边常见物品的重量,如水果、蔬菜、书本等,加深对质量单位的理解。

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更加直观地理解质量单位的概念。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生活应用意识和数学素养,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作业的设计策略

(一)结合生活情境,设计情境型作业

情境型作业能够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统计》这一单元时,可以设计让学生调查家庭一周内各类食品的消费情况,并绘制统计图表的作业。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够让学生巩固统计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动手操作,设计实践型作业

实践型作业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和魅力。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这一单元时,可以设计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绘制一些美丽的轴对称图案的作业。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够让学生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结合游戏元素,设计游戏型作业

游戏型作业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乘法口诀》这一单元时,可以设计让学生玩“对口令”游戏的作业。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够让学生巩固乘法口诀的知识,还能提高他们的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结合绘画元素,设计绘画型作业

绘画型作业能够让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巩固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时间》这一单元时,可以设计让学生画一画自己一天的作息安排的作业。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够让学生巩固时间的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规划能力。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作业的实施效果

(一)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生活化作业的设计注重质量而非数量,强调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和魅力,从而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生活化作业的设计注重趣味性和实践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应用能力。例如,通过设计情境型作业和实践型作业,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化作业的设计注重层次性和挑战性,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供学生选择,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通过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积极转变作业设计理念,注重作业的质量和针对性,设计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具有趣味性和层次性的作业。同时,我们还应关注作业的实施效果,不断调整和优化作业设计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的通知[Z]. 202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 任敏.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J]. 基础教育论坛,2021(3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