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职业压力管理与劳动安全保障策略
李小良
鄂尔多斯达拉特经济开发区招商和科技人才服务中心 014300
引言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职业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职业压力和劳动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职业压力不仅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绩效,还可能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稳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而劳动安全保障则是员工的基本权益,关乎员工的生命健康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因此,加强职业压力管理与劳动安全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对职业压力管理和劳动安全保障策略进行浅析,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协同发展的途径。
1 劳动安全保障的重要性
劳动安全保障是关乎劳动者生命健康、企业稳定发展以及社会和谐进步的关键要素,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对劳动者而言,它是生命与健康的坚实防线。在劳动过程中,各类危险因素如机械伤害、化学物质侵害、火灾爆炸等时刻威胁着劳动者的安全。劳动安全保障措施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概率,让劳动者在安全的环境中工作,避免因工伤事故导致身体残疾甚至失去生命,保障其享有基本的生存权利和健康生活。于企业来说,良好的劳动安全保障是稳定运营的基石。一旦发生劳动安全事故,企业不仅要承担巨额的经济赔偿,还会面临生产中断、设备损坏等损失,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事故还会损害企业的声誉,降低客户信任度,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2 劳动安全保障面临的问题
2.1 企业安全投入不足
部分企业受短期利益驱使,将资金过度集中于生产扩张与市场拓展,对劳动安全保障的投入严重匮乏。在安全设施配备上,一些工厂的防护设备陈旧老化,却未及时更新换代。例如,化工企业中,防毒面具、防护手套等关键防护用品质量不达标或数量短缺,无法为工人提供有效保护。安全技术改造方面,企业缺乏资金引入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安全监测技术,导致潜在安全隐患难以被及时发现和消除。同时,安全培训投入也明显不足,培训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求。
2.2 监管执法存在漏洞
当前劳动安全监管执法体系虽已初步建立,但仍存在诸多漏洞。监管力量薄弱是突出问题,基层监管部门人员数量有限,面对众多企业和复杂的监管任务,往往力不从心,难以实现全面、细致的监管。监管手段也较为落后,部分地区仍依赖传统的人工检查方式,缺乏先进的信息化监管技术和设备,无法实时掌握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而且,监管标准不够统一明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对同一安全事项的规定存在差异,导致企业在执行过程中无所适从,也给监管执法带来困难。
2.3 劳动者安全意识淡薄
许多劳动者对劳动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一些劳动者文化程度较低,接受安全教育的能力有限,对安全培训内容理解不深,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操作中。部分劳动者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在工作中不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违规作业现象时有发生。例如,建筑工地上,一些工人为了图方便,不系安全带就进行高空作业;在工厂车间,工人操作机器时不佩戴防护眼镜等。
3 劳动安全保障策略
3.1 强化法规政策建设与执行
完善的法规政策是劳动安全保障的基石。政府应持续完善劳动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其涵盖各类行业和新兴工作模式,填补法律空白。例如,针对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共享经济、零工经济等领域,制定专门的安全规范和保障条款。同时,提高违法成本,对违反劳动安全法规的企业,加大罚款力度,情节严重的吊销其生产经营许可证,让企业不敢轻易触碰安全红线。在执行方面,要加强监管部门的执法力量和执法水平。
3.2 加大企业安全投入与管理
企业作为劳动安全的直接责任主体,应加大在安全方面的投入。一方面,要配备先进的安全设备和设施,及时更新老旧设备,确保其性能良好、运行稳定。例如,化工企业要安装先进的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系统;建筑企业要为工人配备高质量的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另一方面,要加强安全技术研发和创新,引入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
3.3 提升劳动者安全意识与技能
劳动者是劳动安全的直接参与者,提升其安全意识和技能至关重要。企业要加强对劳动者的安全培训,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培训内容不仅要包括安全法律法规、操作规程等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通过现场演示、模拟操作等方式,让劳动者熟练掌握安全操作方法。
3.4 完善应急救援体系与预案
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和预案是应对劳动安全事故的重要保障。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参与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整合各方资源,建立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如消防车、急救药品等,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是应急救援工作的关键。
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压力管理和劳动安全保障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方面,对于员工的身心健康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职业压力的来源、影响和管理策略,探讨了劳动安全保障的现状、问题和完善策略,并研究了二者的相互关系和协同发展途径。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职业压力管理和劳动安全保障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整合管理资源,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实现职业压力管理与劳动安全保障的协同发展,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 办公室从业人员职业压力及干预策略研究. 陆婧琳.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 中旬刊 ),2020(03)
[2] 有效管理职业压力 . 洪亮 . 中国集体经济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