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浅谈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

作者

朱飞凡 胡杰林

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422000

前言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辅导员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主力军,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心理健康辅导、职业规划指导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 一 )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学生在身心发育过程中,面临着学业、就业、人际交往等诸多压力与挑战,作为学生最亲密的教师和朋友,辅导员具有扎实的职业素养,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需要与困惑,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帮助,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他们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1]。

( 二) 维持校园安定

高职院校的学生多、人员多,确保学校的安全与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辅导员站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能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及行为进行了解,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间的矛盾与冲突,对各种突发事件进行防范与处理,维持学校的正常秩序与安全稳定,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应急处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 三) 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辅导员工作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其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就业能力,好的辅导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让他们能够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从而为高职院校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职业认同感

高职院校要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战略地位,深刻认识辅导员队伍在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辅导员既是学生日常管理的执行者,也是学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工作成效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学校要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避免因职责不清造成的工作混乱和低效率,使辅导员有一个明确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同时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办公环境,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办公设备和资源保障,以减轻员工的后顾之忧,生活上,学校要主动关心辅导员的生活,给予他们切实的帮助,在经济待遇方面,要建立合理的薪酬增长机制,使之与工作贡献相匹配,在职业发展方面,要畅通辅导员的晋升通道,为其提供培训和进修的机会,以促进其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发展,当辅导员感到学校对他们的尊重、肯定和支持时,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就自然而然地增强,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2]。

(二)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通过岗前培训,为新入职的辅导员搭建起一条通往工作岗位的桥梁,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心理学、管理学和沟通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的教学,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掌握学生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使他们从一个“新手”变成一个“合格工作者”。组织岗位培训更加有针对性和持续性,根据辅导员的实际需要和工作特征,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邀请专家学者为他们带来前沿理论,优秀的辅导员分享他们的实战经验,同时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实践活动,帮助辅导员在理论和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另外还需要指导辅导员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鼓励他们在空闲的时候,自己去学习,参加一些学术讨论会、网上课程等活动,让他们继续扩大自己的知识和眼界,跟上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更好地履行好辅导员的职责。

(三)完善职业能力培训体系

健全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提高辅导员队伍素质的关键,在优化训练内容时,要密切结合辅导员的职业能力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把重点放在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上,打好学生的思想基础,加强心理辅导训练,助力辅导员及时疏导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生涯规划辅导培训,指导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中去,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高职院校还要创新训练方法,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运用案例教学法,用真实的事例指导辅导员的思维,通过情景仿真和角色扮演,使辅导员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加强培训教师队伍建设,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优秀辅导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组成教师队伍,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培训效果评价机制,对培训各个环节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改进,使培训质量得到提高 [3]。

(四)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评估机制,对于促进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高,保证工作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是基础,要把辅导员的职业素质作为重点,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心理健康辅导、生涯规划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等重点内容进行全面覆盖,确保测评能够准确地反映辅导员工作的全貌和实际能力。标准化考评流程是关键,需要明确包括学生、同行和领导在内的多元主体参与考评,全面多角度的考评,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每日和年度考评相结合的方式,保证了考评过程的公开、公正和公平,使考评结果真实可靠,加强考评结果的运用,把考评结果同辅导员的薪酬待遇、职称评定和职业发展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对成绩突出的人给予表彰和奖励,起到示范作用,对不合格的给予诫勉,限期整改,调整岗位,形成一种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辅导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结语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关系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楚琼湘 . 论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 [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15(4):38-39.

[2] 袁华 , 皮菊云 . " 三全育人 " 理念下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思考 [J]. 现代职业教育 ,2021(43):105-107.

[3] 徐 冬 靖 . 试 论 高 职 院 校 辅 导 员 职 业 能 力 建 设 [J]. 职 业 时空 ,2014,10(2):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