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培育背景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研究
欧阳妮婧
衡阳铁路运输职业学院 421001
前言
随着世界经济转型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变革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工匠精神”作为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课程改革,其强调的是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素质,注重学生的不断学习。目前,我国的语文教学中,主要是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创新等方面的发展,这种情况与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是极不相符的。因此,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进行“工匠精神”的渗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工匠精神对传统教学理念的革新意义
工匠精神,强调“团队合作”,对工作充满激情,细致到每个小细节,深刻地影响着传统教学理念。首先,工匠精神推动着教师由简单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指导者”的角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向学生灌输“单向”的教育方式,更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二,“匠人”的“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推动了“匠人”教育的内容改革,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和问题的解决,使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兴趣。与此同时,“匠人”们注重道德、责任,他们不仅要注重学业,还要注重自身的修养,还要承担社会责任,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全面高素质的人才。而高职教育的转型,使高职教育更贴近市场需求,更有利于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升人才的竞争力 [2]。
二、“工匠精神”渗透高职语文教学工作的必要性
“工匠精神”体现了新时代的优良文化内涵,已经成为各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准则和精神方向。随着经济的转型和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高职教育的任务逐渐转变为为国家培养既有技能又有良好专业素质的高素质人才。“工匠精神”渗透到高职教育中,既是国家经济制度的变革,也是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也是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高职汉语教学中,“工匠精神”的渗透是必须要重视和加强,这样,在传授基础语文知识的同时,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专业素养,提升他们的工作水平,帮助他们建立起一条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道路 [3]。
三、“工匠精神”培养背景下高职语文教学策略
(一)以匠人精神为基础,转换传统语文教学观念
在高职教育中,不仅要注重语言的传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实际教育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模式,把对书本知识的讲解转变为学生工作需要的实际运用等,并结合随后的工作实践,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探究意识,从而具备应有的终身学习能力。在实践的语言教育过程中,还要指导学生打破对学科的局限,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自身的专业紧密地联系起来,根据企业或企业的用工需要,探究并阐明每一门课程中所包含的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放宽眼界,扩大语文的教育领域,以适应学生的内心需要。
(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将匠人精神融入课堂
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厚,在职业学校的教学过程中,选取既有优美、又有时代特色的内容,能够给学生带来恰当的指导,在实践中,我们要让“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让同学们体会到了什么是“中国人的创造力”。学习庄子“庖丁解牛”,使学生体会到精益求精,热爱工作的态度。中国汉字,每个字都蕴含着丰富的含义,在实践中,对字词、语句、语段进行推敲思考,把握其精髓,这是一种细致入微地表达。在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过程中,要将传统文化进行渗透,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转化成自己的精神诉求,自己的学习动机。
(三)充分利用语言专业特点,加强课堂的学习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挑选出能反映工匠精神的作品,开展引导式、启发式的教学,引导他们诵读精彩片段,摘录精彩的内容,剖析理解,加强理解,提炼出文章的精神精髓,使他们在研究这些优秀的内容时,产生自己的思想共振,在感悟执着拼搏、敬业诚信等精神内涵的过程中,使他们的思维得到提升,得到启发。在课外作业中,老师还可以自觉地安排一些适合于工匠精神的作文课,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使其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的目的。在实践的过程中,要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进行发掘,将培养工匠精神和做好文化的工作结合起来,既要丰富中华的教育资源,又要强化对学生的工匠精神的培养,彰显出他们的文化自信,让他们对高职院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加强烈。
结语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要把“工匠精神”融入到教学中,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向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从而提升他们的创造力,用“工匠”这个核心理念来激励学生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还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改革,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样的变化,可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需求,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高云 .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以福州地区为例 [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4):25-30.
[2] 杜芬 . 浅谈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工匠精神的培养 [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10):159-160.
[3] 林海波,林斌,褚辉远 .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 [J]. 经济研究导刊,2018(21):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