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初中班级文化建设中德育渗透的路径与方法

作者

林珠环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东方中学 362411

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快速发展、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德育在这一时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班级文化建设为德育渗透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探讨初中班级文化建设中德育渗透的路径与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班级文化的内涵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的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多个层面。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表层,主要指班级的环境布置、设施设备等;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包括班级价值观、班级精神、班级舆论等;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的保障,涉及班级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等;班级行为文化是班级文化的外在表现,涵盖班级成员的日常行为习惯、活动参与等。

2 存在的问题

2.1 德育渗透缺乏系统性

部分教师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进行德育渗透时,缺乏明确的规划和目标,德育内容随意性较大,没有形成系统的德育渗透体系,导致德育效果不理想。一方面,教师在制定班级文化建设计划时,未将德育目标细化到每个月、每周甚至每天的具体活动中。例如在规划班级主题活动时,没有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德育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涵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礼仪等多方面内容的活动,使得德育内容零散、无序。另一方面,各学科教师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德育渗透缺乏协同合作。

2.2 物质文化建设重形式轻内涵

一些班级在物质文化建设中,过于注重外观的华丽,而忽视了其背后的教育内涵。例如,教室布置虽然美观,但缺乏对学生品德教育的引导和启发。在教室墙壁装饰上,部分教师只是简单地张贴一些色彩鲜艳的卡通图片或风景照片,虽然能营造出活泼、美观的氛围,但无法传递积极的德育信息。对于班级图书角的建设,有些班级只是追求图书数量的增加,而没有对图书进行精心筛选和分类,导致图书内容良莠不齐,缺乏具有教育意义和思想深度的书籍,无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3 家校合作不够紧密

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德育渗透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但目前部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不够紧密,家长对班级文化建设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和参与方式了解不足,未能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一方面,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渠道不够畅通。虽然学校会定期召开家长会,但家长会的内容往往侧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对于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德育渗透工作涉及较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日常沟通也主要以学生的学习问题为主,很少涉及学生的品德教育和班级文化建设情况。另一方面,家长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和德育渗透的积极性不高。

3 初中班级文化建设中德育渗透的路径

3.1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的深度德育渗透

班级物质文化作为班级文化的直观呈现,是德育渗透的基础载体。在教室环境布置上,不应仅追求美观,更要赋予其深刻的教育内涵。比如在教室设置“英雄事迹墙”,定期更换不同时期英雄人物的介绍,涵盖革命先烈、时代楷模等,组织学生开展英雄事迹分享会,让他们深入了解英雄的奉献精神与高尚品格,激发内心的崇敬与学习之情。教室的图书角也要精心打造,除了丰富图书种类,还可设置“德育书架”,摆放关于品德修养、价值观培养的书籍,并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从书中汲取正能量。

3.2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的多元德育融合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为德育渗透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培育积极向上的班级价值观是关键,可通过组织班级大讨论,让学生共同参与班级价值观的制定,如“诚信、友善、拼搏、创新”等,并将其制作成醒目的标语张贴在教室,时刻提醒学生践行。塑造独特的班级精神,如举办班级口号征集活动,凝聚学生的智慧与力量,形成具有鼓舞性的班级口号,在每日的课前呼号中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奋斗精神。

3.3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中的民主德育实践

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有序运行的保障,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时,要充分发扬民主精神,让学生成为制度制定的参与者。组织班会,让学生分组讨论班级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制定的规则,然后各小组代表进行发言,共同商议制定出适合本班的规章制度,如考勤制度、卫生值日制度、奖惩制度等。

3.4 班级行为文化建设中的实践德育拓展

班级行为文化是班级文化的外在表现,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实现有效的德育渗透。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是常见且有效的方式,例如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分享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为父母制作感恩卡片,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洗碗、扫地等,将感恩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德育渗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通过优化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培育班级精神文化、完善班级制度文化和丰富班级行为文化等路径,以及采用主题活动法、榜样示范法、情感熏陶法、实践锻炼法和自我教育法等方法,能够将德育有机地融入到班级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谈德育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J]. 李国红 . 中学教学参考 ,2021(03)

[2] 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的探索 [J]. 郑伟秋 .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