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

余文如

惠州市大亚湾金澳实验学校 516081

引言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计算能力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不仅关系到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影响着学生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良好的计算能力能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存在计算速度慢、准确率低等问题,这严重制约了他们数学成绩的提高和数学素养的提升。因此,深入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有效的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体系里,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占据着核心且关键的地位,其重要性体现在多个层面,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深远。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石。小学数学涵盖众多基础知识,从简单的数的认识,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再到后续的分数、小数运算等,每一步都离不开计算。扎实的计算能力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定理与公式,为后续更复杂的数学知识学习搭建稳固桥梁。若计算能力薄弱,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就会频繁出错,影响对知识的整体把握与学习信心。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对计算兴趣匮乏,学习动力不足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场景中,学生普遍表现出对计算兴趣的严重匮乏。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侧重于计算方法的机械传授以及大量习题的反复演练,课堂氛围枯燥单调。例如,在讲解多位数乘法计算时,教师可能只是单纯地在黑板上演示步骤,让学生不断抄写和模仿计算,缺乏生动有趣的引入和互动环节。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将计算视为一种繁重的任务,而非有趣的探索活动。

2.2 计算习惯不良,影响计算准确率

不良的计算习惯是阻碍小学生计算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学生在计算时存在书写不规范的问题,数字和符号书写潦草,容易造成混淆和误解。例如,将数字“6”写得像“0”,把加号“ + ”写成乘号“ ×: ”,在后续的检查和运算中就极易看错,导致计算错误。

2.3 算法理解不透,运用能力欠缺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对算法的理解不够透彻是一个突出问题。教师在讲解计算方法时,有时过于注重步骤的传授,而忽视了算理的讲解,导致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例如,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时,教师可能只是告诉学生按照特定的步骤进行计算,却没有解释为什么要这样计算,每个步骤所代表的数学意义是什么。学生只是机械地模仿计算过程,一旦遇到稍微变化的题目,就不知如何下手。

3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对策

3.1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计算兴趣

传统计算教学多依赖教师单向讲授与学生机械练习,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为激发兴趣,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是有效手段之一,例如开展“计算大闯关”游戏,将计算题目设置成不同关卡,学生每答对一题就闯过一关,获得相应奖励,如小贴纸、表扬信等。这种方式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参与计算,提高学习主动性。情境教学法也颇具成效。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如模拟超市购物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收银员,进行商品价格的计算与找零。

3.2 强化算理教学,筑牢计算根基

算理是计算的灵魂,理解算理才能灵活运用算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探究算理。以整数除法为例,在教学“42÷2”时,教师可借助小棒进行直观演示。先将4 捆小棒(每捆10 根)和2 根单独的小棒合起来表示42 根,然后让学生思考如何平均分成 2 份。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会先将 4 捆小棒平均分成 2 份,每份 2 捆即 20 根,再把剩下的 2 根小棒平均分成 2 份,每份 1 根,最后将两份的结果相加得到 21 根。通过这样的操作和引导,学生能直观地理解整数除法的算理。

3.3 培养良好习惯,提升计算品质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保障。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教导学生在计算前仔细阅读题目,看清数字、运算符号和运算顺序,明确题目要求。例如,对于“ 425+36÷4′′ 这样的题目,要让学生先确定运算顺序,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规范书写也是关键习惯之一。要求学生数字、符号书写工整、清晰,避免因书写潦草导致看错数字或符号而计算错误。

3.4 开展分层训练,满足个性需求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计算能力也参差不齐。因此,开展分层训练十分必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计算水平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设计分层练习。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计算练习,如整数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建立学习信心。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在巩固基础的同时,适当增加一些有难度的练习,如多位数乘除法、小数四则运算等,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思维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未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生计算兴趣不高、计算习惯不佳、计算方法掌握不牢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优化教学方法,加强针对性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路径探析 [J]. 刘玉存 . 甘肃教育研究 ,2024(15)

[2] 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J]. 郁晓潇 . 文理导航 ( 下旬 ),20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