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儿童视角下幼儿园茶主题园本课程的建构路径与实践探索

作者

李平平

廉江市长山镇中心幼儿园 524458

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始于具体可感的事物,那些能引发他们好奇与探索的生活场景,往往是最好的教育资源。茶叶从一颗种子长成可采摘的嫩芽,从干燥的卷曲状态变为水中舒展的叶片,这一系列充满变化的过程,恰好契合了幼儿对“变化”“生长”等概念的探究需求。构建儿童视角下的茶主题园本课程,并非简单地传授茶叶知识,而是将教育目标融入幼儿的生活体验:在种植区的照料中培养责任感,在冲泡实验的观察中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在与茶叶相关的游戏中提升语言表达与合作能力。这种以幼儿兴趣为起点、以实践体验为核心的课程模式,既能弥补传统自然教育中“说教式”教学的不足,又能让幼儿在亲近自然与文化的过程中,形成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世界的好奇。

一、打造微型茶园种植区,让儿童亲历茶叶生长过程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其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和不可逆性,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是他们建构知识的核心方式。微型茶园种植区为幼儿提供了一个真实的“活教材”,符合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中“社会互动促进认知发展”的观点 —— 在照料茶叶的过程中,幼儿通过与同伴、教师的交流,将零散的经验整合为系统认知 [1]。同时,蒙台梭利的“有准备的环境”理念强调,自然环境能激发幼儿的内在驱动力,茶叶从播种到萌芽、展叶、成株的完整周期,能满足幼儿对生命成长的好奇,培养其责任感与观察力,这种沉浸式体验远比图片或视频更能促进幼儿的深度认知。

幼儿园在教学楼后的空地上开辟了一块 30 平方米的微型茶园,木栅栏圈起的区域挂着“我们的小茶园”标牌,成了孩子们亲近自然的乐园。经过集体投票,大家选定本地茶且适应性强的金萱茶种,种植活动里,孩子们分成“松土队”“播种队”“浇水队”各司其职:松土队用小铲子把板结的泥土翻得松软,播种队小心地将茶籽埋进 5 厘米深的土里,浇水队则拎着带刻度的小水壶,严格按“半壶水 / 每株”的标准浇灌。班级特意设了“茶园日记角”,摆着放大镜、彩色画笔和空白画册。每天观察后,孩子们用红色画太阳表示“今天茶叶晒太阳了”,蓝色波浪线代表“今天下雨了”,稚嫩的笔触记录着茶园的点滴变化。不久,部分茶苗冒出黄叶,老师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孩子们对比健康茶苗的生长环境。大家发现黄叶茶苗靠近墙壁,光照明显不足,便一起动手把它们移栽到阳光充足的地方。看着移栽后的茶苗渐渐恢复生机,孩子们在实践中直观明白了“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的科学道理,也体会到照顾生命的责任感。

二、开展茶叶冲泡小实验,让儿童感受茶叶在水中的奇妙变化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源于社会互动中的“最近发展区”,成人或能力更强的同伴通过引导性提问和示范,能帮助儿童跨越现有水平与潜在水平的差距。茶叶冲泡小实验正是为幼儿搭建了这样的互动平台—— 老师以“引导者”身份提出“茶叶泡在水里会变大吗”等问题,激发幼儿的探究欲。同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通过主动探索发现知识本质能获得更深刻的理解,茶叶在水中从蜷缩到舒展、从浮起到沉落的动态变化,为幼儿提供了可直接感知的“发现素材”,这种充满惊喜的探索过程能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温度”“溶解度”等抽象概念的具象表现 [2]。

在实践中,幼儿园活动室的科学角设置“茶叶变变变”实验区,摆放透明玻璃杯、带卡通图案的温度计、不同种类的茶叶(如卷曲的乌龙茶、扁平的龙井)和凉热两种水壶。老师先让孩子们触摸干茶叶,用“像小刺猬”“像小扇子”等比喻描述形态,再演示“30 秒观察法”:先倒入半杯 80C 热水,孩子们发现乌龙茶像“慢慢打开的小伞”,龙井则“像小鱼一样游了起来”;2 分钟后,老师引导孩子们对比 ——“绿茶泡出的水是浅绿色,红茶泡出的水是深褐色”。分组实验时,孩子们轮流担任“观察员”和“记录员”,用贴纸在记录表上标注“浮起来”(贴白云贴纸)、“沉下去”(贴石头贴纸),还会兴奋地分享:“我发现用热水泡的茶叶打开得更快!”实验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用泡过的茶叶制作“茶叶画”,让探索乐趣延伸到艺术创作中。

三、结语

茶主题园本课程的建构与实践,为幼儿打开了一扇通往自然与文化的小门。在微型茶园里,孩子们用画笔记录茶叶生长的点滴,不仅收获了植物生长的科学知识,更在照料生命的过程中懂得了责任与坚持;在茶叶冲泡实验中,他们为茶叶的沉浮变化欢呼,在观察与讨论中悄然提升了探究能力与表达能力。这些看似简单的活动,实则是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转化为生动教育实践的过程。课程的价值不仅在于让幼儿获得了关于茶的具体经验,更在于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索世界的态度 —— 当孩子们能从一片茶叶的变化中发现乐趣,从一次种植的过程中体验成长,这种源于生活的学习热情,终将成为他们认知发展与人格成长的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 唐军 .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主题园本课程开发路径探索 [J]. 新班主任 ,2024,(11):9-11.

[2] 邢敏 . 幼儿园劳动主题园本课程实践 [J]. 新班主任 ,2024,(11):60-62.

注 : 本文为湛江市中小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茶主题园本课程建构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24ZJYB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