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智慧党建视域下企业思政政工优化策略

作者

温晓林

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100

引言

当下,数字化浪潮正在深入改变着经济社会结构,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碰上了新的机遇与难点,传统思政政工模式存在形式较为单一,效率低下,与业务关联不紧等问题,很难适应新时期企业治理和员工思想教育这两方面的需求,智慧党建被提出来,给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了新办法,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企业可以做到党员教育,组织运作和思想引导等方面的精准化,互动化和数据化转变,进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1 智慧党建对企业思政政工的优化作用

1.1 提升思政政工效率与精准性

智慧党建依靠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云计算等技术手段,促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从经验引领转为数据引领,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多凭借人工统计并依靠个人主观评判,其效率低下且迟缓,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情况,而智慧党建平台可以随时收集有关党员学习情况,思想波动以及活动参与等方面的资讯,并实施分析处理,从而创建起具有针对性的“思想特征图谱”,凭借这些数据加以分析,负责相关事务的部门就能够更为精确地规划教育内容及形式,防止采取千篇一律的方法,做到因人而异实施引导,该平台还具备智能推荐能力,能够按照员工的兴趣爱好及其自身需求来传递专门设计的学习资料,这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学习的指向性和参与的积极性。

1.2 构建多元化思政教育载体

智慧党建给企业思政教育带来了更多元化的载体选择,有效地冲破了传统宣讲形式单调,覆盖面狭窄的难题,企业可以凭借线上学习平台,移动端应用,VR 虚拟展厅以及直播课堂等多种形式,超越时空局限,扩充教育触及的范围,特别针对年轻的党员群体,可以用短视频,互动问答,沉浸式体验等方式提升吸引力和参与度,而且,智慧党建平台能够整合党委,工会,团委等的资源,促使信息相互沟通,内容得以共享,防止出现“信息孤岛”的情况。

1.3 优化思政工作决策与管理

智慧党建支撑之下,企业思政政工的决策及运作会由经验依赖转变成科学化与数据化,以往的思政工作大多靠人工判定,极易出现迟缓和主观偏误的情况,但是智慧党建平台可以凭借数据建模,舆情分析以及可视化看板,给经营层给予及时又全方位的决策依照。企业能够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来观测员工的思想动向,找出潜藏的风险之处,并预先展开思想引导和情绪调适,防止矛盾慢慢加剧,而且,该系统还能自动记载党员的学习情况,活动参与情形等,从而生成动态评价报告,做到考核的客观公正和公开透明,经由数据的推动,思政工作就能从“被动应对”变成“积极提示”,从而加强经营的前瞻性与适应能力。

2 智慧党建视域下企业思政政工优化策略

2.1 创新思政政工工作方式方法

智慧党建的推进促使企业思政政工要放弃传统那种灌输式的,单向度的工作模式,去探寻立体又互动的教育途径,其一,创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机制,线下不能再只是开开会讲讲话这种形式,而是要更多地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以及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方式,来提升思想教育的场景感和感染力,线上部分就依靠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去剖析员工的学习行为以及喜好倾向,从而精确地推送给他们各类定制化的课程,微视频,政策阐释等内容,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千人千面”的教育供应。 要拓展新技术的应用场景,全面发挥 VR,AR 等沉浸式手段的优势,营造党史学习,廉政教育等虚拟环境,促使员工在互动体验过程中加深思想认同感。重视社群化和游戏化的运作方式,搭建线上学习社区及互动平台,激发员工分享体会,提出疑问,政工人员应及时作出回应并加以引导,从而形成学习 - 讨论 - 反馈这样一种循环关系,经由举办知识竞赛,主题直播,短视频制作等各类活动,加强趣味性和参与积极性,慢慢考察元宇宙党建空间的实际应用情况,凭借数字化身份参与到虚拟组织活动当中以及参加党建论坛之中,以此来进一步优化沉浸感和代入感。

2.2 加强政工队伍建设

政工队伍是企业思政政工的关键力量,其专业素养与更新能力会直接左右工作的实际效果,在智慧党建这样的大背景下,要想巩固政工队伍,就要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改善队伍结构,二是改进人员能力,三是完备相关机制。在人员挑选的时候,不能局限于“安排型”的用人观念,要有公开透明的选聘流程,优先考虑那些具备思想政治教育,新闻流传,信息技术等复合背景的人才,从而组建起结构合适,长处可以互补的团队,就提升途径而言,应当开展分层分类的培训活动:对于经验丰富的政工人员来说,重点在于加强数字化工具,信息化平台的应用能力;而对于年轻干部来讲,则更多关注提升他们的党理论基础,政策分析以及讲解传达的能力。

2.3 促进思政政工与企业业务深度融合

在智慧党建的大背景之下,企业需积极促使思想政治工作同业务工作深入结合,营造出同频共振的发展态势,其一,要从组织架构层面创建协同机制,由党委引领,党群部门和业务部门一同参与,定时举办专题讨论会,遵照企业战略目标来规划思政工作计划,做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制度化对接。其二,要在业务操作过程中融入思想教育,按照各个部门的特性,把诚信文化,工匠精神,革新观念等思政内容注入到销售,研发,服务等环节当中,经由案例教学,主题活动以及情境模拟等形式,让员工在处理实际问题之时得到思想上的指引。要形成起双向考核体系,把思政工作对业务的推动效果以及业务成果给予党建的反哺情况归入到业绩评定当中,以此来巩固责任的执行情况,还要凭借党建品牌工程搭建“党员示范岗”“责任区”之类的操作平台,引领党员在业务前沿发挥带头作用,用实际成果去衡量党建的成果,经由机制共同创建,内容相互融合,考核一起推进,企业就能达成党建与业务的切实融合,把思政政工变成成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层动力。

结束语

智慧党建在新时代企业思政政工中的应用,是信息技术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的表现,也是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路径,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思政工作可打破传统经验驱动的限制,做到精准化,互动化和协同化。本文建议从教育方式更新,政工队伍塑造,机制改良这三个方面入手,促使智慧党建同业务发展产生良性循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秉持以思想引领为核心,以技术提升为方法,以组织保障为依靠,创建起党建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的工作局面,日后,伴随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这些新科技不断发展,企业思政政工要不断考察“党建 + 科技 + 文化”相融合的模式,让思政工作切实变成成推动改革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组织优势。

参考文献:

[1] 叶旭东 , 张海霞 . 融入中心的” 1+5,, 智慧党建管理体系构建 [J]. 企业管理 ,2019(S02):2.

[2] 张海燕 , 石志浩 , 冶艳 , 等 . 以”党建 + 营商环境”双向数据透视打造国企智慧化党建新样板[C]//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党建创新实践(2021).2022.

[3] 吴琦 .”互联网”时代国有企业智慧党建解析与建设途径探究 [J]. 环 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8(22):1.DOI:10.3969/j.issn.1005-4901.2018.22.073.